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1)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

■春回大地来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 全环节自动化数字化

高标准农田增智提质“地力”更强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余康庭 通讯员陈锦 杨伟 林云桥)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武汉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指出,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春耕生产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据介绍,2022年,我市开工新建高标准农田13.57万亩,总计投入资金4.83亿元,目前项目总体工程进度已接近50%,预计今年6月底之前可全面建设完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7万亩,耕地质量明显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武汉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多个建设项目,进行探访。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2)

农民在高标准农田中劳作。

蔡甸区

高标准农田自动排灌道路畅通

夫妻俩轻松种了40多亩蔬菜

3月7日,天气晴好。在蔡甸区消泗乡九沟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铲车正在进行土地堆填,旋耕机一边翻耕一边撒下肥料。“目前我们项目进度很快,平整好、修复好的地块马上就翻耕、撒肥。”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啸告诉记者。

消泗乡九沟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模5500亩,去年11月动工,预计今年6月可以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农田间的道路已经拓宽,沟渠已经联通。沟渠的改造不再是全硬化,而是在坡面贴上有孔洞的花砖,孔洞里种上小草。“纯硬化的沟渠,不利于小动物的生存。在沟渠上装上这种花砖,保证有一定的土和草,小青蛙、小鱼、小虾可以更好地在沟渠里生存,整个农田的生态循环会更好。”张啸说。

在离消泗乡不远的蔡甸区侏儒山街道什渔湖村,蔬菜种植户在忙着播苗、打药、排灌,春天的农田欣欣向荣。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3)

工作人员准备利用农机对高标准农田中的作物喷洒农药。

什渔湖村的2200亩高标准农田2021年建成,由武汉十字河瓜果合作社流转。“我们合作社由村支部引领,集中了农户土地,实行产销一条龙。”什渔湖村党支部书记、十字河瓜果合作社负责人杨学再说。

杨书记介绍,刚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时候,不少村民心里犯嘀咕。毕竟建设项目要推平所有的田埂,各家各户的地之间不再有明显的标记。好在村合作社是整体流转村里的土地,让村民当股东,而且村民对村“两委”比较信任,经过一番解释,他们表示可以“试着搞,看效果”。没想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不久,就遭遇了去年夏天的高温干旱天气。村里泵站很快从湖里抽到了水,畅通的沟渠保证水很快到达田里。看到沟渠里源源不断的水,村民们的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合作社粗略统计了一下,去年水稻亩产约1200斤,比周边没有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地块收成多20%左右。今年如果风调雨顺,稻田有望冲击亩产新高”。

什渔湖村主要种植莲藕、水稻、蔬菜、瓜。38岁的村民田勇和爱人一共种了40多亩地的蔬菜。“以前两个人把田里的活都干下来,很累,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后,有自动的排灌,车可以一路畅通到田里的每个角落,我们发现地里的活轻松多了,种出来的东西品质却更好了”。对于现在的生活,田勇很满意,“我们两个人一年的收入有16万元左右。在村里生活成本低,攒下来的钱不比在外打工少,还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4)

农机正在高标准农田中进行翻耕。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江夏区

在改造好的地块上春耕

秋天应该有更丰厚回报

在江夏区郑店街道崇岭村,恒丰晟高科生物有限公司流转了300亩高标准农田。负责人胡学渊看着灭虫灯里的小虫子说:“你看这个灯,真的能抓到不少虫子,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完成后,对我们做生态农业的公司来说有很大的助益。”

2014年,胡学渊在崇岭村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种植蔬菜。“农业投资大、收效慢,我第一次就投了800多万元。流转土地后,我也想对农田进行一定的改造,但苦于没有资金。”胡学渊说。

幸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崇岭村。田间沟渠改好了,土地平整好了,田间道路拓宽、刷黑了,胡学渊的生态农业也越做越红火。胡学渊说,因为做生态农业,这么多年以来,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喜欢到村里玩,“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路修整好了之后,来玩的朋友更多了”。

在江夏区安山街道青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面积有6900亩,项目从2021年10月开始建设,现在已经全部完工,正在等待验收。

武汉青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这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同时也是流转方。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长期在青春村进行农业种植,了解村里的情况,和村民关系良好,所以在建设上很顺利。“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田地的收益会更高,所以我们就积极参与了项目的招投标。今年的春种就是在改造好的地块上进行,秋天应该会有更丰厚的回报”。

黄陂区

种植全环节自动化数字化

高标准农田地力好效益大

3月2日,正是春耕好时节,在黄陂区港湾永旺农机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00后”农机手陶哲正驾驶着拖拉机进行农田翻整作业。通过新引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拖拉机精准地按照程序设置进行着田间作业。

“去年,在高标准农田项目支持下,我们基地打造了全省首家无人智慧农场,实现水稻种植‘耕、种、管、收’全环节自动化、数字化,农田作业质量高、精度高,又省时省力省工。”陶哲介绍,受益于地大平整,新农机“跑”起来通达畅快,更多“慧种田”智能装备得到更好利用。陶哲举例说,在水稻生长期巡查水稻田时发现,稻子孕穗需增加灌溉水,只需要在手机APP上发出指令,便可开启沟渠闸门,让汩汩如泉的水流入稻田,田间管理效率效能大大提升。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5)

无人机在给高标准农田中的冬小麦喷洒农药。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没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些新技术就很难推广,种粮效益就很难提高。”合作社负责人胡丹说,“现在地力好、产量高、效益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在黄陂区横店街道同兴村,高标准农田让种田更轻松,引得当地村民纷纷称赞。“有了高标准农田,大家田事管理更轻松,也更愿意种田了。现在我们村没有一亩荒地,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与节水措施、田间机耕道路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等建设后,有限的农田质量显著提升。”

谈起高标准农田的效益,该村卫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谌卫国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农事生产,收割完水稻,又可接茬种油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村里原本都是高低不平的碎田,既不好灌溉、也不好排水,根本没办法种油菜。现在土地平整了,排水与节水设施都建好了,实现‘水稻 油菜’接茬轮作,让‘冬闲田’变为‘增收田’,不仅水稻产量提高,油菜收益跟以前比更是纯赚的。看到高标准农田效益这么好,我们合作社又继续流转了400亩土地进行种植。”

据悉,黄陂区横店街道2022年度获批的38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目前正在火热建设中。

“近年来,黄陂区委、区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融合智能农机、节水灌溉、高产高效、田园综合体等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质增效,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洲区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

农户春耕生产有底气

农田里翻新的泥土层层堆叠,新修的机耕道向外延伸;远处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畦畦新修的农田初具雏形……正值春耕备耕阶段,在新洲区仓埠街道林埠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曾经低效散乱的土地,通过“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正逐渐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高效农田。

“太好了,低效田开垦成了整齐划一、沟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我相信今年一定会是个丰收年!”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林埠村党支部书记林云桥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据介绍,眼前改造的耕地,以前农作物产量低,周围的灌溉水渠、抗旱水池等设施不齐全,种地收粮十分不便。现在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对春耕生产更有底气。

林云桥介绍:“目前全村正平整土地800多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将实现粮食连片种植,水稻粮食亩产可由以往的1000斤提升到1200斤以上,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林埠村这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利工程建设、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为了保证农户能够及时春耕,施工方正抢抓工期,加紧对田型、田埂进行改造。

“整修工程安排大型挖机17台、中型挖机2台、小型挖机3台,分成4个班组施工,确保不耽误农时。”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预计3月底所有工程将收尾。

据悉,新洲区仓埠街道此次推进的罗院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块整治面积达3132.26亩,总投资1872万元,涉及林埠村、方院村、罗院村3个村。项目实施后,农田灌溉状况将有效改善,项目区土地肥力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得到加强。

藜蒿还能吃个把月 莲藕正值味道巅峰

武汉人爱吃的两款时令菜降价了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周小平)

进入3月,武汉春暖花开。虽然市场上蔬菜处于春天换茬的常规“春淡”期,但是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还是有不少蔬菜价格亲民又好吃。

藜蒿是武汉人喜欢的特色蔬菜,过年的时候价格高达二十多元一斤。记者在汉阳七里庙集贸市场蔬菜专卖区看到,藜蒿价格下跌明显,白藜蒿和绿藜蒿的价格分别为每斤8元、6.5元,如果买已经择好的,则分别是10元、8.5元。来买藜蒿的房太婆喜滋滋地说:“这个过年的时候要28元一斤,现在只要8元,买来炒腊肉或者清炒,全家人都喜欢吃。”

蔡甸区金鸡村号称“楚天藜蒿第一村”,一栋栋钢架大棚一眼望不到边,绿油油的藜蒿长势喜人。村民周师傅介绍,现在的藜蒿又嫩又脆又香,是经过了近二十年、前后4次品种改良的成果。最初藜蒿的亩产只有4000斤,现在的藜蒿可以从8月采到次年4月,采收期长达八个月,可以收四茬。周师傅家有10亩地,种植藜蒿和西甜瓜,每年收益可达20万元左右。“三四月的气温适宜,藜蒿生长速度快,基本上一个月就能收一茬,口感也是最脆嫩的时候。目前上市的藜蒿,有的已经是第四茬,有的还是第三茬,总之还能吃个把月。”

3月是赏花游的旺季,不管是武汉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赏完花走进餐馆,都喜欢点一份排骨藕汤。对外地人来说,是品尝特色;对武汉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武汉的莲藕,现在不仅价格低,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味道也达到巅峰。

在后湖一家生鲜市场,不少摊位上有莲藕售卖,按照大、中、小分成三个等级,价格基本在每斤3.5元、2.5元、1.5元,相比上月便宜1元左右。“冬天挖藕难,所以藕贵一点。天气暖和了,工人手脚快,所以价格便宜点。”摊主谢师傅这样解释降价原因。

在新洲涨渡湖武汉市楚荷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莲藕。合作社理事长熊任权介绍,合作社主要种植汉产新品种莲藕“大白胖”,“这个品种产量高,亩产达4000斤”。合作社莲藕种植规模有3000亩,去年大丰收,现在每天采挖量在3—5万斤不等,高峰时达10万斤,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广东、河南、山东、浙江等地。“3月要种新藕了,我们要加紧采挖完。挖完这批藕,再吃新鲜藕,就要等到5月底6月初了。不过现在莲藕品种好、耐储存,莲藕保鲜技术也在提高,所以在四五月也能有藕吃。”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专家介绍,莲藕、藜蒿都是武汉特色蔬菜,在春季产量高,不仅丰富了春季菜篮子,还让市民的菜篮子更便宜。武汉在六个新城区都有莲藕种植基地,武汉市农科院源源不断研发优良品种,种植效益稳步增加,其中,江夏、蔡甸、新洲三个区连片集中种植面积最大。藜蒿则九成以上产自蔡甸,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余亩,按每亩收入1.2万元计算,能创造3.6亿元的价值,成为富民强村大产业。

新洲对全区农资市场抽检

确保春耕用种用肥用药安全

(长江日报记者贾蓓 通讯员孙卫国 蔡先进)

“一年好景看春耕,不务农时不误春。”正值春耕,农资销售逐步进入旺季。近日,新洲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进行“2023年度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对全区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整顿、抽检,从源头上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群众春耕生产用种、用肥、用药安全,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在新洲区邾城街农资大市场,执法人员对武汉市普春农资有限公司、武汉市农友种业有限公司、武汉市鼎丰种业有限公司、武汉市保田农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农资产品购销台账、产品合格证和审定编号等检查,现场对杂交水稻、玉米、肥料等品种进行了质量抽检,并指导督促经营者守法合规经营。

据悉,新洲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进一步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抽检力度,确保农资产品应抽尽抽、应检尽检;扩大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抽检覆盖率;推进农资规范化经营,全力保障农资商品供应充足,确保老百姓播下放心种、施下放心肥、用上放心药。

■每周一景

无土草莓

武汉促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第069期)(6)

位于蔡甸区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内的景秀现代农业科普园,采用先进的无土化栽培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展示农业生产的高效、科技与智慧。特别是科普园中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草莓,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肖晓 摄

“每周一景”面向公众征集反映武汉乡村新变化、新成就及乡村生活的美图,投稿邮箱3362994750@qq.com,邮件请注明“每周一景”,写明图片的拍摄时间、地点、简单介绍,以及拍摄者姓名、电话。

■农博士

黑芝麻酱比白芝麻酱好?专家:味道香浓就好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武汉人爱吃热干面,芝麻酱是不可或缺的调料。近日,市民陈先生在“乡村振兴留言板”咨询:有的商家说自己是黑芝麻酱,比白芝麻酱好,是不是这样?黑、白芝麻除了颜色有区别,还有什么区别?

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黑芝麻的批发价约10元一斤,白芝麻的批发价约8元一斤。专家介绍,在用途上,白芝麻多用于榨油,而黑芝麻多用于食品加工,如芝麻糊、芝麻丸以及糕点上的配料。从营养成分上看,黑芝麻蛋白质含量稍高,而且因为颜色原因,比白芝麻多了抗氧化的作用。《本草纲目》上说,芝麻有保健作用,也指的是黑芝麻。从种植面积上来看,黑芝麻的面积也比白芝麻少,所以黑芝麻的价格要比白芝麻高。

专家同时解释说,市场上的黑芝麻酱,一般也不是纯黑芝麻磨成的。因为纯黑芝麻磨出的黑色酱料不大好看,所以一般黑芝麻酱里也添加了白芝麻酱或者花生酱。总的来说,不管白芝麻酱还是黑芝麻酱,只要味道香浓就好。

留言方式:

1.将您的留言或建议发送至邮箱3362994750@qq.com,邮件请注明“乡村振兴留言板”。

【编辑:邹卓然】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