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而治与事必躬亲的故事(精公无私而赏罚信)

“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处理孩子的事是这样,做事业也是这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垂手而治与事必躬亲的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垂手而治与事必躬亲的故事(精公无私而赏罚信)

垂手而治与事必躬亲的故事

“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处理孩子的事是这样,做事业也是这样。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而生法度者,不可乳也”,男孩就不要穿女孩的衣服,也不要起女孩的名字,女孩也同样如此。有的大人随心所欲,给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或者给女孩起个男孩的名字,这种行为在无形中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们将来的性格倾向。这一点,一般的成年人不知道,实际上里面就有“无所逃亓神”的奥秘,而且等于给孩子体内的“神”定了性质,具有这些微妙的作用,所以应当注意法度不可乱。“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处理孩子的事是这样,做事业也是这样。

在确立了无私的忠信以后,在智识上面首先就要开始归正。什么样的意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智识是符合道法的,意识、智识的善、正、真至为关键,要首先把它规定好,并且严格地依照“精公无私而赏罚信”去做,才能够“治”,并且无所不治。

实际上,抓住了这几点,治理并不难。有的学者东找找,西找找,想找到一个最佳的治理办法,就是找不到。办法到底在哪里呢?实际上就在道德根文化里面,在黄老学说里面。万物都是道生德养,每个生命的基因中都具备着与天地相同的属性、无为而治以及自趋德道的属性,但这需要人类少私而寡欲才能重新激活。有为而治的方法中,有一个至简至易的方法,就是“定形名”。治理的规矩度数之下有形名。法度定下来以后,不随意地乱动,制定法度者本身也不要乱动,并且保持着“精公无私而赏罚信”,就能够达到“治”。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治理学,几个字就可以把它概括起来。但是,人们不同形质的阴意识却是将治理和管理弄得极其复杂、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令人感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