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什么东西(意识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现在没有确切的答案。

我们只知道,意识并不属于大脑的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由大脑不同的区域共同作用而产生。

研究意识的问题,一条可行的思路是,循着摸清到底大脑的哪些区域参与了作用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来展开。另外借助人工智能构建出一个高度仿真的模拟大脑,也可能有所裨益。

除了这些科学实验外,我们对意识仅从认识上是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的,以便我们清晰自己的基本概念。

意识是什么东西(意识是个什么东西)(1)

1.

对意识概念定义的澄清。

物质的对立物是精神,意识不是与物质对立的概念,这一点我们往往混淆。

所谓意识是指一种主体能够对自己、自己的认知以及自己所认知的对象进行反思并产生出主观的觉察和体验,认识的主体能够进入一种“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境界,这个过程叫做意识,或者更精确的说法是意识过程,意识到。

  • 把意识作为名词来用,认为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或者是物质之外的另一种精神性存在,例如我们常常见到的“物质与意识”,我是比较反对这么来说的,原因在第一点上说明了。

  • 还有一些哲学家及科学家认为,意识是一种十分宽泛的现象,他们认为人脑中所有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意识,例如:“意识是人类大脑反映和把握现实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诸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推理、理论、假说、想象、动机、欲望、态度、目的、计划、观念、理想、情绪、情感、意志、体验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 脑科学家或神经科学家则认为,意识是“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一种主观的觉察和体验,不管它是对内、外环境的感觉体验,或是感情和思想的主观体验,或只是觉察到我们存在的自身和这个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

  • 虽然模糊,但基本都是围绕着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展开的,有些也已经约定成俗了,何况我们一般也不深究,也就成了客观现实了。这就是意识带给我们的副产品吧,谁叫我们用意识去解释意识呢?如果不是为了深究概念以理清思路,又有谁去关心呢,用意识这样模糊的字眼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3.

    意识的核心是对自己的明悟。

    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主体对自我的“悟”,就是主体对自我的那种“觉察和体验”,这一点是判断意识与非意识的试金石或分水岭。

    举个例子:猴子水中捞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们也知道猴子不能足够觉察和体验自我,所以才发生捞月事情。当然这不过是个寓言故事,但却正好说明了意识的根本问题。

    猴子在湖面看到了自己的镜像,也许会奇怪吧。网上有这样的视频,动物们照镜子和婴幼儿照镜子起先都会害怕,然后动物会叫两声逃走,而我们人类会哭后去砸镜子,然后会左右摇动不断探视。。。这是意识的萌芽。

    想象一下,一只猴子知道镜子里的镜像是自己并梳妆打扮,这是什么情况?然后,一只猴子看到另一只猴子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然后一只猴子看到一只猴子在看一只猴子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

    有一定知识的人们知道,这不就是我们大脑抽象的思维过程吗。对,据说人类能够抽象6次,也许更多,记不清了。这不就是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复杂表达句吗,即使先前不知道的我们也会理解这个抽象过程。那么意识是什么也许不清楚,但意识的发展过程似乎就比较明了了。

    所以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理念如此让我们感知正确确实是有道理的了。一只猴子只要能看到并意识到另一只猴子是在照镜子梳妆打扮,那么这三个抽象就可以说意识诞生了。

    4.

    从反例说明一下意识的要求。

    假若主体不能对自我产生“觉察和体验”,假若主体不能“悟”到自我,那么主体就有可能丧失意识,就有可能进入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下面是我从网上搜到的案例,认为可信。

    20世纪70年代,我曾接诊过一位癫痫病人,他给我详细讲述了自己的一次奇特旅行。这位病人是一位煤矿工人,家住市郊的农村,有一次他领完工资准备乘火车回家的时候,癫痫病突然发作了,他鬼使神差般地买了一张去新疆乌鲁木齐的车票,开始了一次奇特的旅行。那时火车的车速还很慢,从他居住的城市到乌鲁木齐需要三个昼夜,在这三个昼夜里,这位病人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与人交谈、买饭、吃饭、休息、去卫生间,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与其他人一模一样的正常人。经过漫长的旅行,火车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市,这位病人也同其他旅客一样验票、出站,可是当他走到乌鲁木齐市的大街上的时候,他感到很奇怪:我怎么会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呢?原来,当癫痫病发作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意识,在从家乡到乌鲁木齐这一段漫长的旅程中,他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度过的,虽然他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与人交谈、买饭、吃饭、休息、验票、出站,但是他却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去往新疆乌鲁木齐,意识不到是自己在进行这些活动,也就是说他失去了主体对自我的那种“主观的觉察和体验”,失去了主体对自我的“悟”。这位病人的症状在医学上叫作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这种发作往往会影响到病人的精神活动,具体到这位病人就是意识的丧失。

    2007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宣布,所有处方类安眠药都有可能导致服用者出现“梦驾”,即人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驾车上路。例如有不少美国人在服用了常用安眠药“安必恩”后会出现类似梦游的症状,服用者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驾车、打电话、吃食物等,但他却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知并且毫无记忆。

    另据报纸报道,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村有一位村民童某,劳累了一天的他,晚上早早便进入了梦乡,但他在睡梦中却突然感到浑身发冷,当他用手去抓被子时却抓到了水,睡梦中的他睁开眼一看,发现自己竟跳在海水之中。原来童某发生了梦游,在睡梦中的他竟离家出走十多公里,走进了宋营墟里的浅海中,险些被海浪吞没。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将童某的行为称之为“潜意识行为”。

    第一个例子是由疾病所导致的意识丧失,第二个例子是由药物所导致的意识丧失,第三个例子是由睡眠所导致的意识丧失,通过这三个例子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意识与非意识(无意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5.

    对意识的进一步理解。

    • 意识是一种涌现现象。即使怎么研究水分子的特性也无法解释抽水马桶的水形成漩涡的原因,这是水分子之间在某种情境下的群体活动现象;一粒沙子的元素分析无法解释沙堆的活动规律;空气分子和组成也无法解释风的形成。对了,这就是我们将意识作为一种同一层次的“物质”固化思维导致了我们对意识的难以理解。再 比如波粒二象性,量子现象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甚至是意识自身的陷阱造成的呢。我想即使不是,也是极为有关的。

    • 意识的出现是进化中的必然。意识存在的目的,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生存。对于感官获得的外界信息,大脑并非简单地做出反应,而是通过整合、筛选、加工外来的信息,为人们甄别当下的现实,想象绚烂的未来提供生存支持。这个过程如上面所说有六个层次呢。如此,我们也可以试着解释下艺术和人类的审美现象了,因为层次模糊的感知,但这种感知我们却感知到是真实的,美于是产生。当某个事物的层次比较精确起来,美感就被冷冰冰的现实认知代替了,月亮就不再容易成为我们歌咏的对象了。这是意识的智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 人的意识首先是为生存服务的。既然是进化,那么当下有感觉才是生物,才是有生命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从哲学层面回答意识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哲学架在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一种物质的思维概念模式,一种生存本能的思维习惯。六层抽象过程才是是意识,你在时间当下的维度内感知不到其他的层次,只能是最后结果的那一个“一”。所以意识才让人迷, 也许4维生灵能解释我们的意识吧。

    • 意识本身就是矛盾物,无法抓取“一”个。一切哲学和思维的矛盾点就在此,而没有这个矛盾就不会有意识。这从我们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显而易见,我们常歌咏草木植物、甚至生物行为的一贯性,因为它们只有一,一种生存的本能,而我们有了二,对立的二。伊甸园的传说,上帝,老天爷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吧,人类有了自我意识后被赶出了上帝的乐园。意识是主体对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与觉悟,这是不能被允许的“量子”现象。

    那么从以上分析出发,当我们能够创造出可以完全审视自己意识的东西,如同从研究水分子到研究漩涡形成的原理,我们可感知到自己“灵魂”的存在以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矛盾。这样人类还真就永生了,而对记忆的内容,记忆的经历就不再重要了,何必要输入计算机呢,我们只要意识到自己的意识这个新的层面就够了。当然也许我们必然要先走这一步,才能发现意识的规则,真的存在那么一个理性世界,“灵魂”世界。至少,“灵魂”这个概念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意识是什么东西(意识是个什么东西)(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