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的金桃解读(撒马尔罕的金桃里的中西)

《撒马尔罕的金桃》里的中西“类同”(二)

不怕火的火浣布(火鼠毛)

  火浣(huan)布,也是石棉布的古称,指用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由于其具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中国早期史书中常称之为“火浣布”或“火烷布”。

石棉是什么?石棉,又写作石绵,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状非金属矿物质,具有高度的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那当然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

石棉矿也许很多人都未见过,但用它制成的产品却随处可见,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六七十年代,城市居民生活还使用蜂窝煤,那时的蜂窝煤炉风门很大,炉子需要闭火时,蜂窝煤的十二个孔都得堵上,那塞子就是用石棉做的。早先大街小巷都常见一种残疾小贩,出售的就是桐油石灰、蜂窝煤奏奏。这是曾经最常见的石棉制品。

此外,用于隔热防火的石棉瓦、石棉砖、石棉布、石棉绳等等都不难看到,消防员的防火衣是石棉做的,若在工矿区,那输送蒸气的管道,外面保温的材料也是石棉做的……石棉制品从生活到工业生产可谓无处不在。

防火衣是传说中(包括正史中的记载)的一种不怕火烧的衣服,而且如果衣服上染上了污渍,然后把它放在火里一烧的话,它还会像一般的衣服在水里清洗过一样干净靓丽。现在一般认为其就是火浣布制成的。

  关于“火浣布”可以投入火中去污垢的说法,很早就有了。

  我国古籍《山海经》上已有相关记载。《列子》:“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博物志·卷二》云:“《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脂。”原来西戎与西周毗邻且交往频繁,于是他们就把火浣布拿来送给周王以求交好。

到了汉代,也有大量文字对火浣布进行了记载。

《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这个入水不湿的吉光裘,即是火浣布加工做成。

到了东汉时期,火浣布不仅产自西域,还产自西南夷。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又其火毣(即火浣布)驯禽封兽之赋,軨积于内府。”

《三国志·三少帝纪第四》:“西域重译献火浣布,诏大将军、太尉临试以示百寮。”

《晋书·张轨列传》记载,“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诸珍异二百余品。”

《晋书·苻坚列传》中载:“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天竺献火浣布。”

根据中国古代神话的说法。火浣布也说成是来自于神仙西王母的神异之物。

《列异传》载,一个叫刘卓的人在病中梦见一人,以白越单衫与之,言曰“汝著衫污,火烧便洁也”,醒来一看果然有火浣布衫在旁,则成了神仙降授火浣布衣衫的故事。

《拾遗记·卷十》记载,“燕昭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灯以火浣布为缠。”

还有一种是植物织成的“火浣布”:

《玄中记》云:“南方有炎火山焉,山从四月而生火,十二月火灭。正月二月三月火不燃,山上但出云气,而草木生叶枝条,至四月火燃,草木落叶,如中国寒时草木落叶也。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下,取柴以为薪,燃之无尽时,取其皮绩之,以为火浣布。”

《抱朴子》这本书上记载说,“南海之中,萧丘之中,有自生之火,常以春起而秋灭。丘方千里,当火起时,此丘上纯生一种木,火起正着此木,木虽为火所着,人或以为薪者,如常薪,但不成炭,炊熟则灌灭之。后复更用,如此无穷。夷人取木华绩以为火浣布,木皮亦剥,以灰煮为布,但不及华细好耳。”这种说法,则是说有火浣布乃是取自于植物。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取自动物毛皮即“火鼠毛”织的,也有人说是火山上的树木皮织成的。

《海内十洲记》、《异物志》、《傅子》、《神异经》等均有记载。火鼠,中国传说中住在南海尽头的火山里的一种奇鼠。

《神异经》云:南方有火山,长四十里,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然。……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取其毛,织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烧之,即清洁也。此鼠又名火光兽,其毛为布又曰火烷布……

《神异经》上说:“南方有火山,生不烬之木,昼夜火燃,得烈风不猛,暴雨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细如丝,恒居火中,时时出外,而色白,以水逐沃之即死。绩其毛,织以作布,用之若污,以火烧之,则清洁也。”

据此书记载,火鼠生于南方火山,恒居火中,白毛细如丝,长二尺余,绩其毛织布,脏污则火浣。

昆仑山共有九重,在它的周围又环绕着炎火的大山,大火中生长着一种比牛还大的老鼠,千斤重,两尺长,毛细的像蚕丝。这老鼠住在火种便浑身通红,一出到外面就变成雪白,等它一离开火,赶紧拿水泼。一泼水就死,把它的毛织布做成衣服,永远不用洗涤,若是脏了,在火里面烧一烧,就跟新的一样洁白,人们就叫它火浣布 。

《十洲记》载:(炎洲)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火照人,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名曰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用兵一时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净。唯火烧此衣服,布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

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记载,“回纥野马川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彼处妇女取根制帽,入火不焚,如火鼠布云。”  

相比火树皮和火鼠毛两种说法的火浣布,一般认为火鼠毛所织之布柔软平顺,质地更胜于树皮所织。

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降临人间的女仙经常携带火浣布。陶弘景《真诰·卷一》记载了一则仙女赠送火浣布手巾的一个故事,“愕绿华者……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自此往来一月之中,辄六过来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火浣布手巾一牧。”

两汉魏晋至隋唐,火浣布还有一层神秘文化色彩。

《铁围山丛谈》详细记载,“国朝西北有二敌,南有交趾,故八夷九蛮,罕有通道。太宗时,灵武受围,因如西域若大食诸使,是后可繇海道来。及哲宗朝,始得火浣布七寸,大以为异。政和初,进火浣布者已将半仞矣。其后盈筐而至,大抵若今之木棉者,投之火中则洁白,非鼠毛也。御府使人自纺绩,为巾褥裙袍之属,多至不足贵。”这记载的是,大宋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大食国进献火浣布的事情。仅仅20年后的政和年间,火浣布已经到处都是,而且已经不是特别珍贵了。

  

  说明这不仅仅是唐朝才有的说法,东汉中后期西域所献火浣布,相传曾为专权的外戚大将军梁冀所得。

《傅子》曰:“长老说汉桓时,梁冀作火浣布单衣,会宾客,行酒公卿朝臣前,佯争酒失杯而污之,冀伪怒,解衣而烧之,布得火,烨然如炽,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如水澣。”也就是梁冀在宴会上故意表演火烧单衣的把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多年以后仍在长老中间传说。

据说在汉桓帝时,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人故意将自己的火浣袍掷进火里,结果拿出来鲜亮如初。内容如下:

  相传在汉桓帝的时候,梁冀大将军用石棉盛产的火浣布缝制了一件独特的衣服。梁冀为了在人前炫耀他的这件宝衣,以此显示他是一个有着神秘特异功能和不平凡的人,于是在家中大摆宴席,宴请满朝的文武百官。

  宴会上,所有的文武百官酒兴正酣时,梁冀大将军穿着他的“宝衣”行走于来宾之间,并且满面春风地频频向来宾敬酒。当所有客人都喝得半醉半醒的时候,梁冀大将军借敬酒的间隙,故作不小心地将酒洒在了自己的“宝衣”上。

  这时的梁冀将军,故装很恼怒的样子,并且当着众人的面索性脱下衣服,毫无顾忌地扔进了火坑。众人为梁冀的举动感到惊奇,并且委婉地说,这么一件完好的衣服就那样被火烧了,实在是太可惜。话语之间,火燃烧过后,众人发现火坑里的衣服却完好无损,并且先前的酒迹也不见了,衣服像重新被水洗过一般。满座的来宾为之惊叹不已。此后,梁冀因“宝衣”事件名声在外,外界都传言大将军梁冀是一个非凡的人物。

  但是,这个故事也出现在“罗马”,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就用石棉当成桌布,在一次在宴会后,也故意将桌布扔进火炉中烧,令众人称奇。还说“罗马”非常熟悉石棉这种物质。

阿波罗纽斯·底斯科路斯对石棉餐布描述如下:

  当这些餐布被弄脏时,清楚污垢的办法不是放进水中洗涤,而是点燃树枝,将脏餐布放在火上,这样餐布上的污垢就会被清除,而从火里取出的餐巾布就会变得鲜亮而纯净。

——摘自《撒马尔罕的金桃》

  【只不过在《撒马尔罕的金桃》里的描述,倒显得中国抄袭“罗马”似的,因为看起来发生类似的故事嘛!所以,到底谁抄袭谁,显而易见的事情!

  这个故事,应该不少人都知道才对啊,记得《犬夜叉》里,犬夜叉穿的就是火鼠皮制作的衣服哦,就是这种火浣布呢!

  图 《犬夜叉》穿火鼠裘的犬夜叉

撒马尔罕的金桃解读(撒马尔罕的金桃里的中西)(1)

图 《犬夜叉》里桔梗也披过的辟火的神器“火鼠皮”

撒马尔罕的金桃解读(撒马尔罕的金桃里的中西)(2)

  火鼠裘:犬夜叉的衣服,火红色,胳膊和手臂的连接口曾被奈落射伤(他变成了桔梗)防御能力比一般的盔甲要高很多,犬夜叉也曾经说过:“这火鼠裘比一般的烂盔甲要强得多了!”并且能够防御火,同时有自我恢复能力!

要是不懂点文化,连动画片也要看不懂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