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的经典语句(申论范文共性与个性的交相辉映)

申论写作的经典语句(申论范文共性与个性的交相辉映)(1)

(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2020年北京市考区级】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标准化与个性化”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正确,分析深入、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丨思路提纲丨成公原创

总论点: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

分论点一:实现标准化,握紧金标尺。

分论点二:发挥个性化,用好调味品。

分论点三:既要标准化,也要个性化。

丨原创范文丨成公原创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交相辉映

成公申论 木昜

何谓标准化?何谓个性化?很多人提到两者,往往将其对立,我不敢苟同。北京地铁一票通行,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标准化里的中国特色;中国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又让世界看到国际标准化中的中国方案。一言以蔽之: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标准化蕴藏在个性化之中。而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国家治理,标准化和个性化都必须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实现标准化,握紧金标尺。孟子有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什么意思?圆规是画圆的工具,矩尺是画方的工具,没有规矩,就画不成方圆。同样的,标准化就是企业发展步入正轨的新工具,也是国家发展擘画蓝图的新工具。这是一把金标尺,(从古至今,屡试不爽。秦朝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结束了漫长的战国混乱局面,开启了相对稳定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这就是一次标准化的胜利。到了近现代,西方的工业体系、科学研究,其标准化走在了前面,我们奋起直追,从企业标准到行业标准,从城市治理到国家治理,标准化的金标尺也开始在中国闪闪发光。)国家治理领域的标准化,让我们的改革探索价值产生裂变效应,由独立的“盆景”变成成片的“风景”;民生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让民生改革更加精细化,让老百姓更公平、更普遍地享受改革的红利……北京市在这方面可谓政绩突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污染防治标准,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贯彻;大大提质增效的居家养老等服务标准,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可见,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牢牢把握标准化这把金标尺。

发挥个性化,用好调味品。孟子还说过一句话:“万物皆备于我矣。”我以为,理解了这句话,就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个性化”。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并没有让这个社会一团糟,也没有让这个世界乱如麻,反而让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地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这,就是个性化的魅力和伟力。只要用好了个性化这款调味品,就好像点燃了一捆烟花,你将迎来一片火树银花。所以,互联网企业为每个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方案,推送个性化的信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也迎来个性化的狂欢。只要看看各种百科、微博、短视频平台,就能明白一个个的用户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怎样的风景,个性化给这个时代增添了多少道风味。其实,说到底,个性化的宗旨或说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标准化下的数字,需要用个性化的政策来关怀,用个性化的服务来呵护。因此,不仅企业的产品需要个性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同样需要个性化。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还需要精心处理个性化这道调味品。

既要标准化,也要个性化。标准化和个性化是相反相成、和谐统一的,二者不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所谓硬币的两面,也就是互相成就,不可分离。其实,从各个地方、各个领域的不同标准相继出台,也能看出,标准和标准也有不同,都有各自的“个性”,没有任何一套标准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举一个最实在不过的例子,北京的簋街美名远扬,其美食文化个性化十足,然而,环境和服务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是标准化缺失,反而导致了个性化的受损。反观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国际餐饮公司,虽然味道相对中国人的口味来说稍有逊色,但标准化却遥遥领先,于是风靡全球。所以,北京市颁布实施《簋街地区餐饮服务质量标准》才显得如此及时——它用标准化给个性化加上了一层保护罩。我认为,真正的标准化,不但不会损害个性化,反而能保障合理的个性化;而适度的个性化,不但不会破坏标准化,反而能滋养科学的标准化。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朵花中见天堂。”这句中西合璧的格言,可以用来形象地解释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我相信,只要以民生为旨归,中国的发展必然既有国际的标准,也有中国的个性;必然既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频共振,也有每个中国人的呼吸与命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