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

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实行封制,主要对功臣和王族分封。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作为周王朝建立的重要功臣,姜尚(就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第一个被分封,封于营丘,名字叫齐。姜尚作为齐国开国之君,因地制宜,通工商、便鱼盐,使齐国成为大国,这个大国是与周王朝同时开始运作的,是周王朝时期资格最老的诸侯国之一。姜尚死后,这个老资格的齐国在历代国君传承过程中发生过八次内乱,限于篇幅原因,本文介绍下前四次内乱,之后的文章介绍下后四次内乱。(本文是《齐太公世家》的第二篇文章。)

一、姜尚死后,姜氏齐国的国君传承谱系

根据《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尚非常长寿,他活了一百多岁才死,这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很长寿了。姜尚死后,儿子丁公继位,然后,齐国的国君就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了,姜氏齐国国君的传承谱系见下图。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1)

姜氏齐国谱系

从上面的谱系看,从姜尚开始算起,姜氏齐国的国君有谥号的,一共有28位,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时,田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甚至在齐康公还活着的时候,田氏的田和被周天子封为了诸侯,这时的齐国早已名存实亡,齐康公死后姜氏齐国的祭祀断绝,姜氏齐国灭亡。

这28位国君绝大部分处于春秋时期,与春秋时期的其他诸侯国相比,齐国的内乱算是比较多的,统计之后发现,齐国国君更替过程中发生的内乱多达8次。下面分别介绍下前四次内乱的前因后果。

二、姜氏齐国国君更替八次内乱中的前四次内乱第一次乱:周天子烹齐哀公引发的国君更替

齐国第5位国君齐哀公在位时期,有个小诸侯国纪国,纪国的国君跑到周天子(当时在位的可能是周王朝第9位天子周夷王)那里诋毁齐哀公,结果,周天子就把齐哀公给煮了。

齐哀公死后,周天子册封齐哀公的弟弟姜静为齐国国君,也就是第6位国君齐胡公。齐胡公继位后不久,就把都城由营丘迁到了薄姑。

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山怨恨齐胡公,就联合自己的部下率领老都城营丘的人袭击并杀死了齐胡公,公子山自立为齐国国君,他就是第7位国君齐献公。齐献公刚继位,就把齐胡公的儿子们全部赶出了齐国。另外,还把都城由薄姑迁到了临淄(有的《史记》版本写为临菑),关于临淄和营丘的关系,很多人说营丘就是临淄,只不过是齐献公把营丘改名叫临淄。后来,临淄一直是齐国的都城,包括之后的田氏齐国。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2)

齐国都城

第一次内乱的结果是,齐国定都临淄,暂时进入稳定期。

第二次乱:齐厉公暴虐,齐胡公之子趁机想复位

第一次乱和第二次乱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齐献公的孙子齐厉公在位时,齐厉公暴虐,是个昏君。国人怨望,这个时候,第一次乱时被齐献公赶出齐国的齐胡公之子趁机跑回齐国,齐国人因为齐厉公太混蛋,就想让齐胡公之子当国君,于是,齐胡公之子和齐国人一起攻打齐厉公,并杀死了齐厉公。

结果有点意外,在杀死齐厉公的战斗中,齐胡公的儿子也战死了,这可好了,打了半天,就为了推翻齐厉公,立齐胡公之子,结果主角死了,这出戏白唱了。没有办法,之后把齐厉公的儿子公子赤立为国君,公子赤就是齐国的第10位国君齐文公。

第二次内乱的结果是,第7位国君齐献公的直系子孙坐稳了齐国国君之位。

第三次乱:齐釐公宠爱侄子公孙无知,后公孙无知杀堂兄齐襄公自立,引发诸公子争立

第13位国君齐釐公在位时,齐釐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夷仲年死的早,公子夷仲年有个儿子叫公孙无知。齐釐公就非常疼爱这个侄子公孙无知,甚至赐予公孙无知和太子同等俸禄和礼服。这里有必要说下,公孙无知不是姓公孙,而是叫姜无知,因为他的爷爷是国君,国君尊称公,作为国家孙子的姜无知就被叫为公孙(也就是国君孙子的意思)。如果姜无知的爹是国君的话,那么就会被叫作公子无知。

1.齐襄公私通妹妹,杀死妹夫鲁桓公

齐釐公死后,太子诸儿继位,也就是齐襄公,这个齐襄公可不是什么好鸟。齐襄公这个人,荒淫无道,居然和自己的妹妹(有人说这个妹妹叫文姜)相爱了。当齐襄公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妹妹经常做羞羞之事。后来齐襄公的老爹齐釐公把妹妹联姻给了鲁桓公。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3)

齐襄公剧照

当齐襄公继位第四年的时候,鲁桓公带着夫人(也就是齐襄公的妹妹)来齐国。结果,齐襄公和妹妹又找机会重叙旧情。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鲁桓公知道自己被绿了,非常生气,对夫人发了脾气。鲁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齐襄公,齐襄公这个人比较小心眼,可能还有点傻。他竟然找鲁桓公喝酒,把鲁桓公给灌醉了。

然后,齐襄公派了一个叫彭生的大力士,把喝醉了的鲁桓公抱上车,彭生把烂醉如泥的鲁桓公给拉杀了,这个拉杀是《史记》的原文记载,我猜可能是彭生力气大,把鲁桓公像拉绳子一样给拉死了。当鲁桓公下车时,被发现死了。

这下鲁国不干了,好家伙,来你齐国出个差,探个亲,把人绿了不说,还把人给杀了,这还了得。迫于外交压力,齐襄公就只好杀死彭生,向鲁国谢罪。估计着肯定说,是彭生杀死鲁桓公的,跟我没有关系。

2.公孙无知联合怨恨齐襄公的大臣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国君

前面说了,第13位国君齐釐公宠爱侄子公孙无知。当齐襄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曾与堂弟公孙无知有过争斗,等到齐襄公即位后,便降低了公孙无知的俸禄待遇,公孙无知十分怨恨堂兄齐襄公。

齐襄公曾经派遣连称和管至父这两位大臣去防守葵丘这座城池,并且约定好了到了第二年就派别人去替换这两位大臣,饥国,齐襄公没有派人去替换他们。接着,有其他大臣向齐襄公自告奋勇的提出请求,想要去防守葵丘,接替连称和管至父回都城,结果,齐襄公没有答应。就这样,连称和管至父非常愤怒,他们也怨恨齐襄公。

于是,公孙无知就联合了连称和管至父,一起密谋叛乱。机会总是有的,连称有个堂妹是类似嫔妃之类的人物,她不受齐襄公的宠幸,所以,堂兄连称就让她监视、打听齐襄公的动向,并许诺她说,事成之后,封你为新国君公孙无知的夫人。

有一次,齐襄公出去打猎,看到一头野猪,这个时候,手下有个随从居然说,这头猪是彭生,彭生就是前面提到的,被齐襄公派去杀死妹夫鲁桓公,又被齐襄公杀死向鲁国谢罪的人。

齐襄公听了之后,非常愤怒,就用弓箭去射这头野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头野猪居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并且开始嚎叫啼哭。齐襄公一看就害怕了,从马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腿,还把鞋丢了。回到宫中之后,把名字叫茀的管鞋下人打了三百鞭子。

这个茀出宫之后,正好碰上了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率人来杀齐襄公,因为他们听说齐襄公受伤后,就一起来了。这个管鞋的下人茀说,先不要进宫,不用惊动守卫的部队。公孙无知一开始不相信茀,茀给无知他们看了自己被打的伤口后才相信他。就这样,茀先进入宫中,告知齐襄公有人要杀他,让齐襄公藏在了门后面。这个茀真是个以德报怨的忠臣啊。

过了很长时间,无知、连称和管至父等人没有见到茀回信,就害怕了,马上发动攻击,冲击宫中,这个时候,茀和宫中的卫士一起抵抗公孙无知的队伍,但可惜没有抵挡住,全部被杀死。公孙无知闯入宫中,到处找不到齐襄公。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有个人发现了大门下面的脚,找到齐襄公后就把他杀了。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4)

公孙无知剧照

3.公孙无知被杀,诸公子回国争立

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后,有一次去雍林这个地方游玩,雍林这个地方有人怨恨公孙无知,就把公孙无知给杀死了。然后,对齐国的大臣们说,无知杀害齐襄公大逆不道,我们已经把无知正法了,希望诸位大臣在众多的公子中重新挑选继承人立为国君,我们一定听从新国君的命令。

在这之前,齐襄公杀死鲁桓公的时候,齐襄公的弟弟们很多都逃离了齐国,躲避可能出现的灾祸。当公孙无知被杀后,身在齐国之外的公子们都想回国当国君。其中有两位最具有竞争力的公子,一位是鲁国宗室女所生的公子纠,另一位就是卫国宗室女所生的公子小白,这两人听说消息后,都往齐国赶,公子纠因为有鲁国军队的护送,所以半路派遣管仲带鲁军拦截公子小白,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时,小白假装死了,公子纠这边就开始慢慢地向齐国前进,公子小白骗过管仲的军队后,快马加鞭的赶到齐国,借助与自己交好的齐国贵族高氏,顺利继位为国君,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第三次内乱的最终结果就是,齐桓公继位,姜氏齐国迎来空前强盛期。

第四次乱:一代雄主齐桓公死后,儿子们争立,齐国陷入持续内乱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也是挺可怜的,死后尸体都烂掉了,还没有人埋葬,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我个人瞎总结的,欢迎指正。)

1.重用奸臣易牙、开方、竖刁

第15位国君齐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一年,名相管仲快死了,齐桓公焦急地去问管仲,你死之后,谁可以当丞相?管仲说,知臣莫如君。

齐桓公就说,易牙怎么样?管仲说,易牙杀死自己的孩子来服侍君主,不符合人情,不能用。(传说齐桓公吃腻了各种美食,易牙把自己的孩子杀死做成菜给齐桓公吃,受到赏识。)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5)

易牙献子

齐桓公又说,开方怎么样?管仲说,开方这个人,背弃亲人,不符合人情,不能用。(传说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嫡长子,原本可以继承国君的,但是开方却跑到齐国服侍齐桓公,而且服侍了15年,老爹死时也不回去看一眼。)

齐桓公接着又说,竖刁怎么样?管仲说,竖刁自宫服侍国君,不符合人情,不能用。(说到这里,想起了明朝时期的名人王振和魏忠贤都是自宫服侍皇室,果然是靠不住啊,管仲说的对。)

上面的对话之后,管仲死了,可惜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关于齐桓公重用三个奸臣的评述,北宋的苏洵在他的《管仲论》中提到,认为管仲没有向齐桓公推荐合适的丞相人选,而只是一味地否定上面这三个人不可用,也是造成齐桓公死后内乱的直接原因。

齐桓公重用这三个奸臣后,这三人几乎独揽了齐国的大权。

2.齐桓公好内,多内宠,乱承诺改立公子无诡

《史记》记载,齐桓公好内,可能是精力太旺盛需要经常发泄,宠爱多个妃子,按照当时的礼节风俗,诸侯有个正妻类的配偶,叫夫人,但是,齐桓公宠爱的众多妃子中,像夫人一样对待的有六个,见下图。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6)

齐桓公妃子及儿子

太子昭曾经被齐桓公和管仲托付给宋襄公,齐桓公算是有了太子了。但是,后来,雍巫(有人认为雍巫就是易牙,雍巫字易牙)和长卫姬关系很好,他就和竖刁一起,向齐桓公进献贵重贡品,受到齐桓公的宠幸,因此,齐桓公答应雍巫和竖刁,要立长卫姬所生的公子无诡为继承人。不久之后,管仲死了,五位公子都谋求成为太子,因此都拉帮结派各树党羽,齐桓公病危时,争立更加激烈。齐桓公刚死,争立的公子们互相攻击,搞得宫中空空如也,没有人敢去给齐桓公收尸,齐桓公的尸体就这么在床上放了67天,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

后来,易牙和竖刁的势力杀死了一大批反对易牙他们的大臣,拥立公子无诡为新国君,才为齐桓公收尸并举行入殓等丧礼,但并没有下葬。同时,太子昭逃跑到了宋国。

3.连续内乱,齐国更替四位国君

被齐桓公和管仲托付过的宋襄公联合了几个诸侯,一起护送太子昭回国继位,就在宋襄公的护送队伍浩浩荡荡前往齐国的途中,齐国人害怕了,他们杀死了在位仅三个月的国君无诡,想要迎接太子昭做国君,迎接太子昭进入都城。

齐国哪位国君最厉害(齐国发生过八次国君更替内乱)(7)

宋襄公

就在这个时候,其他四位公子的势力一起攻击太子昭,太子昭又逃到了宋国。之后,宋国派出军队和齐国四公子的军队交战,结果,宋军打败了齐四公子军,成功拥立太子昭为国君,太子昭就是齐国第16位国君齐孝公。因为齐桓公死后,政局一直动荡,所以一直到齐孝公继位后,才下葬了齐桓公,这时离齐桓公被装入棺材已经过去五个月了。齐孝公继位后,政局暂时稳定下来了。

齐孝公在位十年后去世,传位儿子。但这个时候,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通过开方的帮助,杀死了齐孝公的儿子自立为国君,公子潘就是第17位国君齐昭公。

齐昭公在位十九年后去世,儿子公子舍继位,但是,齐国人因为公子舍的母亲不受宠爱,不待见继位的国君舍。当年齐桓公死时参与争位的公子商人,在争位失败后,结交贤能之士,关爱百姓,受到百姓的拥戴。公子商人率领部下在国君舍去给齐昭公扫墓的时候,杀死了国君舍。公子商人自立为国君,他就是第18位国君齐懿公。

当初,齐懿公还是公子的时候,和一个叫丙戎的人的父亲争抢猎物没有获胜,记恨在心。等到齐懿公继位后,就砍断了丙戎父亲的脚。还有一个叫庸职的人,庸职的妻子长得漂亮,被齐懿公收到后宫去了,但是齐懿公让庸职来给他赶车。

有一次,丙戎和庸职一起洗澡互相开玩笑,庸职说丙戎是断脚人之子,丙戎回击庸职是被抢了老婆之人。这两人都非常不愿意听这样的话,他们想到事情的源头都是齐懿公,就怨恨齐懿公。他们俩商量了一个复仇计划,把鼓捣齐懿公去竹林玩,到了竹林,他们一起在车上杀死了齐懿公,然后丢下尸体逃跑了。

别看齐懿公继位前收买人心,受到百姓拥戴,但是,他继位后却十分骄横,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因此,齐国百姓都不拥戴齐懿公,所以,齐国人废掉齐懿公的儿子,去卫国迎回了齐桓公之子公子元,公子元之前也参与争立国君,失败后逃到卫国。公子元被迎接回齐国后,继位为新一代国君,他就是第19位国君齐惠公。齐惠公继位之后,齐国的政权算是稳定下来了。

好了,齐国国君更替过程产生的八次内乱中的前四次就介绍到这里了,下一篇文章继续介绍下后四次的内乱。我是午夜墨水,也叫灼热双刃,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