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

来源:钱江晚报

即使做好准备,挑选好了最合适的时间出发,国庆回家或者从老家返程的你是不是依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堵车。

高速这么堵,为什么还要坚持回老家?

钱江晚报小时小店群里一位群主的回答,一下子让人破防:“只有回家,才能安心。再回杭州,就会有拼搏的动力。”

国庆长假还剩最后两天,此刻的你回杭州了吗?回过老家见过父母了吗?又带回了什么?

7个半小时开到家

深夜11点,婆婆留着灯和门

43岁的梅香莲是小时小店群的一位店主。

她是丽水松阳人,每逢有假期,一家四口人都会开车从杭州出发,一路向南。她有一手厉害的编织手艺,在杭州开店近20年,专门做羊绒的高端定制,还能给宾利补敞篷车软顶。

今年国庆假期第一天下午,装着一车的伴手礼,梅姐和丈夫、一对儿女出发了。

“真的是一路堵车。平时三个半小时的车程,这次开了七个半小时。”到家的时候已是深夜11点。

公公婆婆家留了门,亮着灯。梅姐说,那一刻,一路上的堵车都觉得值得了。

老人睡得早,但惦记着在路上的他们,睡得也浅。

一家子到家的时候,婆婆起了床,看到安全到家的孩子,脸上笑开了花。“我们回家,最开心的是老人。”

这几天的行程,各种聚会,挺热闹。梅姐兄妹四人,丈夫也有四兄妹,两家人都聚在一起。“大伯家的孩子,当兵三年,第一次回家探亲,大家聚在一起,聊聊以前,挺开心。”每天,她都会更新朋友圈,都是老家的人和景,百年老屋、延庆寺塔、绿水青山……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1)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2)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3)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4)

相聚一回可以解很久很久的乡愁

再回杭州,就有继续拼搏的动力

梅姐还带着妈妈和公公婆婆一起去海边,玩沙子、拍照。“丽水的天空湛蓝湛蓝,水也很清澈,心中有海,哪里都是马尔代夫。相聚一回,可以解很久很久的相思愁,再回杭州,就会有拼搏的动力。”

梅姐说,每次回家,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瞬间让自己安静下来。“你看,同一片夜空,大城市里能看到那么多星星吗?还跟小时候一样,几十年不变。”她忍不住对比,在喧嚣的城市里奔波一天天一年年,房子是租的,拥挤的街头,不宽裕的床头,休息天的寂寞,无处安放的灵魂,只有回家,才能安心。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5)

千金难买家乡味

每个人回到家里,就会变成某个人的小孩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回家的路。走得再快,也忘不了家乡的美味。无论几岁,每个人回到家,就变成了某个人的小孩。"

这是施先生分享在小时新闻后台“社区那些事”的留言。

在用户马女士眼里,邻居家红彤彤的柿子也像一树树的乡愁。

“老家浦江,错峰回家,吃到了浦江洋芋麦饼。都是最新鲜的食材,烫出来的浦江麦饼,只有浦江人懂,浦江洋芋麦饼,是浦江的叫法,它里面的馅儿是土豆豆腐韭菜肉。”

马女士发的帖子是这么写的——

“爸妈自己种的青菜、玉米、新母鸡生的新鸡蛋。弟弟钓来的野生鲫鱼,一直养到我们回去这天才下锅。表哥侄子聚在一起,看到91岁的奶奶还能喝下一两杨梅烧……邻居家的柿子树挂满了红灯笼,就像一树树的乡愁。有一个还能回得去的老家,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回去一次,似乎就对得起在城里打拼的日子,而接下来,又可以满血复活,继续努力了。”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6)

唐小姐是江苏南通人,假期在老家待了几天,每天的生活不是吃就是睡。

她说,自己只是换了个地方,做着在杭州同样能完成的项目。但是,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次到家,都晚上10点半了。我妈就等在小区门口,那盏路灯下,就她一个人。”

唐小姐眼睛红红。其实,爸妈之前在杭州住了一个月,离开仅仅一周时间,而且唐小姐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可妈妈还是那句话:“我不放心呀。”

爸爸每天都会问一句:“明天想吃什么?”虽然手艺不好,总想着法儿做些好吃的。

对唐小姐来说,这次回家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这碗扁豆饭吧。

国庆34天去哪里好玩(3.5小时车程开了7.5小时)(7)

扁豆、芋艿、肉丁焖的饭,油滋滋、香喷喷。“好多年好多年没有吃这口了,我平时都不吃扁豆、芋艿,唯独就吃扁豆饭。小时候奶奶经常做,后来她过世了,就没怎么吃过了。”

我和我的父辈

父亲在老去,他比想象中更需要我

20多岁的小谢是广西人,从杭州回一趟家不容易,趁着国庆放假,思前想后还是回了一趟家。

她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爸爸。

“八点就醒了,九点爸爸开始敲门,试图抓住我赖床,还不忘说: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我心想:屁,你根本不知道我小时候怎么样。

见面的三天,爸爸一直沉浸在得知我抽烟的震惊中。他叹气了好几次:你怎么大学压力就那么大,也不跟家里说。我心想:我跟家里说了,只是没跟你说。

如坐针毡,早上匆忙要离开老家了。

爸爸说给我一个礼物,是一套触控笔 本子,写在纸上可以实时传到电子设备上,结果他突然发现自己把电子设备弄丢了。

爸爸又强迫我看他敲代码,说要让我知道“云”到底是什么,弄了一会他发现自己又忘了ip。

实在受不了他笨拙的挽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看得出,小谢和父亲的关系并不亲密。

小谢说,小时候的自己就是留守儿童,爸爸很少回家。长大后,她和爸爸的联系并不多。“估计有两年没见面了,这次趁着长假期,跟他见面,他挺高兴,说要来接我,特意穿着鲜艳的绿色衣服,可惜我还是差点没认出他,老了好多……”

直到工作,父亲会和她诉说自己的不顺。只是电话里短短的几句话,双方无言。

“这次相处的三天,他很努力地在做父亲,准备了礼物,虽然没有准备好;难得地做了早餐,虽然我并不喜欢。场面一度很尴尬,他在试着学会怎么和我相处,挺笨拙的,但是用心。”

小谢说,她也在思考,逐渐年迈的父亲,比想象中需要她。“我也在试着接受他的表达,以后可能会回来得多一点吧。”

回家的意义,有时候也是亲情的修补吧。

你呢?你回家了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