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安全先锋(百年先锋移动听)

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积极响应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配合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缅怀先烈活动,党建网微平台今天推出刘胡兰和董存瑞事迹的音频,欢迎收听,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移动安全先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移动安全先锋(百年先锋移动听)

移动安全先锋

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积极响应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配合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缅怀先烈活动,党建网微平台今天推出刘胡兰和董存瑞事迹的音频,欢迎收听!

山西省文水县是革命烈士刘胡兰的家乡。在距县城不远的刘胡兰纪念馆前,一座宏伟的纪念碑静静矗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晋大地燃起战火。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在山西高潮迭起,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顽强斗争。在此期间,云周西村也成立了党支部,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这里逐渐成为附近村庄抗日活动的中心,并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身边一幕幕感人的抗日救亡场景深深扎根在小刘胡兰心中,她在耳濡目染之下也积极参加儿童团的活动,帮忙站岗放哨、传递情报。

1945年,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文水县委开办起妇女干部训练班,以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刘胡兰年纪虽小,却热切盼望参加学习。受训期间,她参加了当地反霸清算斗争,并鼓励乡亲们勇敢站出来:“那些吸血鬼们,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现在要叫他们吐出来。我们有共产党撑腰作主,不要怕他们!”她的工作受到抗联同志的表扬。

返村后,刘胡兰任村妇救会秘书,后又到县五区抗联工作。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参加斗争,参与硝烟弥漫的支前工作,到区委投身土改运动……在繁忙的工作中,她的革命觉悟不断提高。

1946年6月,刘胡兰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她的誓言掷地有声:“我入党后,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坚决革命到底!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屈服!”同年,全面内战爆发。9月间,国民党军突袭文水县城,当地县委紧急作出部署,组织武工队积极备战,同时开始把部分同志向山上转移。刘胡兰接到区委的撤离通知后,明确提出:“我要求上级把我留在平川坚持斗争,我人熟地熟,能够坚持。”经过慎重考虑,上级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

当时,斗争形势已经十分险恶,留下的同志随时可能被敌人发现,但刘胡兰和其他同志从不畏惧困难和威胁,仍然坚持工作:张贴宣传标语,发放传单,密切关注敌人的动态……在刘胡兰的配合下,由敌人派来的作恶多端的村长被当地党组织和武工队铲除,然而,这一举动也进一步招致了敌人的仇视。

1947年1月,敌军突袭云周西村,搜捕共产党人,刘胡兰的危险处境得到上级组织的关注。11日夜,上级通知刘胡兰迅速转移,第二天接她上山。但是,次日拂晓,云周西村便被敌军封锁包围,由于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捕。面对威逼利诱,她英勇不屈:“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敌人听后十分生气,恼羞成怒道:“你小小的年纪嘴好硬呵!你不怕死?”刘胡兰昂首挺胸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在她面前杀害了同时被捕的其他革命同志,妄图以此让她屈服,但她始终面不改色,最后从容走向铡刀,慷慨就义。

1947年3月,毛泽东在陕北转战途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入党时的誓言,她用青春的热血应答。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北郊,有一座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他出身贫苦农家,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灵活果决,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

1948年3月,董存瑞所在连队被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六连,董存瑞被任命为六班班长。随后,部队开展了为期50天的大练兵运动,因为训练成绩突出,六班被授予“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称号。

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刚刚结束,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纵队奉命以迅速果敢的行动,消灭国民党十三军,解放全热河,以此割断东北敌军与华北的联系。

隆化是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国民党军在此修筑碉堡群,构筑防御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地形相结合,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而隆化中学又是国民党军防守隆化的核心工事。要拿下隆化,必须拔掉这颗“钉子”。

攻打隆化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起进攻隆化中学的任务,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开始后,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作战之前上级交付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却突然遭到来自敌军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压制。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连续两次对暗堡的爆破行动也均以失败告终。

此时,距离发起总攻仅剩15分钟!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同意后,他便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但仍然顽强地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就在后续部队准备发起强攻之际,为保护战友、帮队伍杀出一条血路,董存瑞从容镇定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毫不犹豫地拉燃了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在弥漫的硝烟中,暗堡被炸毁,后续部队成功突击,董存瑞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19岁……

董存瑞牺牲后,十一纵队追认他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冀热察行政公署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英雄壮举,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树立了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正如朱德总司令的那句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来源:党建网)

“百年先锋”移动听|叶挺和关向应的事迹

“百年先锋”移动听丨冼星海和王若飞的事迹

“百年先锋”移动听 | 张思德和彭雪枫的事迹

“百年先锋”移动听 | 马本斋和邹韬奋的事迹

“百年先锋”移动听|左权和毛泽民的事迹

监制/李小标 责编/刘文韬 编辑/白梦洁 制作/白梦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