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

“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边”,这句话明显前后矛盾,是对舅舅和外甥关系的调侃,还是说外甥不懂礼数?其实句子中反映了社会场合中的实际情况,同时在我国某些地域也存在的一种奇葩风俗。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1)

“舅舅大似天”,这句话很容易懂,娘亲舅大,这是我国民间的普遍说法,人们对些没有任何异议。“外甥坐上边”这句就让人有点莫名其妙了。如果按字面上理解, 就是说舅舅地位再尊贵,可外甥与舅舅同时在的场合之中,不论是酒席也好,平时待客也好,按理说舅舅都要坐在外甥座位的上边。然而这句话则说,外甥坐在了舅舅的上边,也就是外甥坐在舅舅的上座。这确实让人有点想不通了,这是不是违背了我国民间传统的礼制呢?

然而,在社会现实中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罢了。而且这种情况并不违背传统礼制,不能说外甥不讲礼法,不懂规矩,恰恰相反,外甥的这种做法就是传统礼制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现实和生活的秩序的安排,不得不让外甥坐在舅舅的上边。

1、外甥坐上边是舅舅的骄傲

在一场特定的场合,外甥能够名正言顺地坐在上边,说来还是舅舅的骄傲,说明自家的外甥有出息,能出人头地,地位比自己高,青出于蓝而甚于蓝。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2)

什么情况在外甥坐在舅舅的上边呢?在旧时,外甥做了皇帝,或者做了朝廷的官员,在朝堂之上,或者在公堂之上,外甥当然要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朝堂有朝堂的规矩,官衙有官衙的规矩。这些地方不是家庭的聚会,国法大于家法,庙堂的规矩要大于家庭的规矩。

比如说,古代朝廷官员,如果外甥是二品官员,舅舅是六品官员,在公务场合与出席官僚之间的聚会上,外甥肯定是要排在舅舅的前面,座位也肯定是坐在舅舅的上边。只有回到了家宴之中,舅舅才能坐在外甥的上边。

再比如说现在的农村,如果舅舅与外甥为同一个村的人,舅舅是普通村民,外甥是村委会负责人,村里开会设有主席台,外甥肯定要上主席台讲话,舅舅只能坐在主席台下。主席台就是“上边”,这也正是“外甥坐上边”的意思。谁又说这种场合,舅舅与外甥之间的座位安排,不符合传统礼制呢?再说,在这种场合之中,哪个舅舅又不希望自家的外甥坐在自己的上边呢?

2、农村外甥坐上边的奇葩风俗

在人们的印象中,舅舅到了外甥家,一般都是坐上席。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节点,外甥家的上席必定是舅舅坐,谁也不敢与舅舅争,也不好意思去争,这就是农村的传统礼数。比如说,外甥的婚礼宴席,外甥女的出嫁酒席,还有父母百年之事的答谢酒席等。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3)

就是没有红白喜事的酒宴,平时舅舅来到家里,同样也是坐上席,即便有些舅舅不想坐,他们的座位也都在外甥之上,而不是“外甥坐上边”,这是民间最起码的礼节。

那么外甥到了舅舅家的情形又如何呢?在人们通常的思维意识中,舅舅肯定是坐在外甥的上边,难道外甥还能坐到舅舅的上边,这也说明外甥太不讲礼貌了。我国可是一个礼仪之邦,这点规矩还是要讲的。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国一些农村,比如湖南西部、贵州等地的一些地方(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就有一种奇葩习俗,其他少数地方也同样有这种讲究,外甥正月到舅舅家拜年时,外甥要坐酒席的上席位置。外甥不能推脱,一定要坐到上席上面去,否则就是对舅舅的蔑视,看不起舅舅。这种规矩,不仅只是在舅舅面前,在外公外婆面前也是一样的,外孙坐上席,外公外婆只能坐次席。如果不是正月的话,倒没有这种讲究。

一般来说,这种地方风俗,首先应该溯源到女婿的酒席座位安排。女婿结婚的三年内,被称为“新郎官”或者“新贵人”,既然是“官”或“贵人”,招待的规格就不能与普通客人相比。正月给岳父拜年时,就要安排在上席主客的位置。如果家里女儿多,女婿也自然多,那就看哪个女婿最“新”(结婚迟一些),最新结婚的女婿“官”最大,位置最正,其他按结婚时间早晚,从新到旧依次排位。这里的说法主要是为了表现岳父家很看重女婿,也说明女婿在岳父家的重要地位。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4)

当外甥出生并稍长大以后,女婿坐上席的位置就要让给儿女了。外甥外甥女到外公家拜年时,上席的座位就归他们坐了。这些地方在正月,还称拜年的外甥为“外甥大爷”,尤其是正月初二更是如此。据说,这种说法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下的圣旨,定的规矩。至于朱元璋有没有下过这样的圣旨,或者说他有没有说过这种话,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有的地方则说,外甥外甥女正月给舅舅拜年时,坐上席的风俗,据说是舅舅家想以此来表示,对外嫁姑娘的尊重和疼爱。不过,这里也也有关于神话故事中的传说,讲起来很有意思,下节就讲讲这个故事。

3、“外甥坐上边”的风俗与姜子牙封神有关

在一些农村地区,正月外甥来拜年的时候,酒席上舅舅让他们坐上席,而自己甘愿坐下座的风俗,据说与姜子牙的当年封神有很大的关系。

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一口气封了很多神,就是绝口不提玉皇大帝这个位置谁来坐,这让很多人感到很是疑惑,到底姜子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这些人对姜子牙深信不疑,认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不会有什么私心,也就只好等待最后的结果揭晓。

这一回,人们想法都错了。姜子牙确实有那么一点私心,就是要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到最后,由自己来坐。姜子牙有一个外甥,名叫张友仁,平时没有什么本事,就只好跟着姜子牙混饭吃,做了他的书僮。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5)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又说知父莫如子,说明父子的所思所想,他们之间是最了解的。张友仁跟舅舅姜子牙时间长了,本来两人就有血缘关系,形同如亲父子一般。也就是因为姜子牙对自己的外甥太了解了,认为张友仁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成不了大器。而张友仁也知道舅舅迟迟没有封玉皇大帝,就是要把这个神位留给自己。

那些在作战中死了的人,还活着的人,自己阵容的人,还有那些敌方阵容的人,都封了神。连当初姜子牙七十二岁那年娶的老黄花女马氏,因与姜子牙与她结婚后,什么事都不顺,认为他是一个做不成事的人,是个“背时货”,便弃他而去,并改嫁他人。姜子牙曾尽力挽救这段婚姻,可还是失败了,当时可把他气得不得了。

马氏听说姜子牙正在封神,哭哭啼啼找姜子牙要个神位,姜子牙因厌恶她,随口她骂了一声“扫帚星”。没想到,马氏虽然脸上有羞愧之色,但还是应声去了。结果马氏做了天上的星宿,就是民间所称的“扫帚星”,按现在的天文学来说叫慧星。虽然 “扫帚星”这个名字难听一点,但毕竟是天上的一个星宿,在天上的地位并不低,也是能排的上号的星座,比起一些小神来说,地位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看到极不贤惠的前舅妈都做了星宿之神,张友仁也要找舅舅姜子牙索要一个神位。姜子牙压根就没有打算给马氏封神,结果让她给钻了空子,他也没有打算给外甥张友仁封神,以显示他封神公正无私,不优亲厚友。

刚刚因自己说错了话,让令他讨厌的马氏占了一个大便宜,无意中让她做了天上的星宿,姜子牙内心正烦躁。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6)

张友仁开口向舅舅要一个神位时,姜子牙很不耐烦地说:“没有神位了!”张友仁指着玉皇大帝的宝座说:“那里不是空着位置不没有封吗?”姜子牙心想,你小子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连小神小仙都不打算给你,这位置是你坐的吗?是留给你舅舅我自己的。因此,随口就说:“有人了”。张友仁一听,平时养成的小聪明起了很大的作用,让他脑子来了个急转弯。他立马就坐到玉皇大家的宝座上去了,说了一声“谢舅舅大人!”。姜子牙对外甥呵斥道:“这位置是你能坐的吗?”张友仁笑着说:“舅舅不是说这个位置是“友仁”(有人)的吗?大家可都听得清清楚楚,是你老家亲口封的。”

姜子牙后悔不迭,看来马氏真是“扫帚星”,她一出现,自己就倒霉,一不小心又在阴沟里翻了船,让外甥张有仁这小子捡了一个比天还大的便宜。就这样姜子牙的外甥张友仁就做了玉皇大帝。

后来,姜子牙翻遍了封神册子,实在找不到神位了,剩下一个牛栏土地神的位子,没办法只得委屈地做了一个牛栏土地。记得二十年多年前,农村家家户户养牛耕田的时候,每年的春节或者农历四月初八牛生日(有的地方为谷雨牛神生日),人们就到牛栏前祭祀姜子牙,如有猪瘟流行时,人们就是猪栏上贴上“姜太公在此”,驱除瘟疫。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外甥张友仁赚得了玉皇大帝的神位后,姜子牙已无神可封,气得爬上房顶,坐在屋脊正中大声喊道:“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从此,姜子牙就成了民间住宅的守护者。在传统古民居建筑之中,凡盖有青瓦的屋脊正中央,有的人家放三块“品”字开的青砖,或者三又叠青瓦,有的则在屋脊正中做成各种雕塑,这些东西都是“姜子牙”,象征“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舅舅外甥有什么俗语(农村俗语舅舅大似天)(7)

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一种风俗,外甥到舅舅家拜年时,让他们坐上席主宾的位置,如果外甥多的话,就按从大到小,依顺序排下来,最后才是舅舅坐的位置。这就是“外甥坐上边”的来历。

至于这其中的说法,农村有俗语说:“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就走!”民间认为,外甥是喂不熟的狗,但好歹与自己姐妹的骨肉,又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外甥坐上边”,就是从小让外甥懂得一个道理,小时候舅舅让外甥坐了上席的位置,长大以后,就不要像张友仁那样耍小聪明,来抢舅舅的位置,让舅舅无处容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