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

“我认为一定不是自然迁徙,肯定是得罪什么人了,百分百是别人投放的。”--孙先生

放在以前可能看见一条“蛇”爬在路上并不稀奇,

但随着当今生活的迅速发展,高楼大厦层层盖起,

原本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只能被迫“搬家”,

正因如此,我们才渐渐看不到“蛇”的身影,

不仅是在城市,就算是在农村“蛇”也变得非常少见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

可是,青岛孙先生的家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蛇,

家中大大小小的角落都存在着“蛇”的踪迹。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农村房被“蛇”霸占。

孙先生的家为什么遍布“蛇”呢?房子为何被“蛇”霸占呢?

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故事,了解其中的原委。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

家中突现“蛇群”!

这里是山东青岛古庙村,眼前这个男人姓孙,

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孙先生遭遇的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惊恐万分,

那天,孙先生忙碌了一天倍感疲惫,

回到家中之后孙先生急需休息。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

简单地洗漱一下后,孙先生连饭都没有吃就上床睡觉了,

闭上眼之后,孙先生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好像就差那一秒孙先生就睡着了,

孙先生的耳边突然就响起了自家小狗的狂吠声,

本以为是外面有人路过惊到了小狗,小狗才会狂吠,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小狗的叫声会愈来愈大并持续这么久呢?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4)

而且平日里,孙先生的小狗十分的乖巧可爱,

“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不是家里进小偷了?”

孙先生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惺忪的睡眼下床查看,

为了保险起见,孙先生叫醒睡梦中的儿子一起出门查看,

看了一圈,院里一个人影都没有。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5)

但是看到孙先生出来之后,小狗的情绪却十分激动,

那只小狗使出全身力量去狂吠,

孙先生拿着手电准备向小狗叫的地方看去,

电筒还没打开孙先生就隐隐看到,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扭动,

孙先生还没来得及查看,就被儿子的惊叫声吸引过去。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6)

儿子在南屋查看,孙先生顺着声音一路小跑过去,

“爸,咱家进“蛇”了!”

准备去找工具将这些蛇先抓起来,明天再妥善处理,

惊魂未定的父子俩看到屋外的情景,更大吃一惊,

用孙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当时把我俩都吓懵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7)

只见院子的空地上已经爬了10几条蛇,

孙先生在古庙村已经生活了20多年,

活了小半辈子的孙先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让他如此恐慌的事情,

看着那满院子肆意游走的蛇,

孙先生叫醒了全家成员,会捕蛇的捕蛇,

不会捕蛇的靠边站,避免被这不知道是否有毒的蛇咬到。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8)

此时,孙先生的儿子拿来了铁锹、铁钳子和一个大红桶,

没有捕蛇经验的父子,可想而知在空地上捉蛇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这些蛇的身体细长,体表光滑,活动灵活,

父子俩稍不留神就会让蛇挣脱铁钳。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9)

有的蛇十分灵活,会顺着铁钳缠绕上来进攻父子俩,

所以他们要防住这些蛇的突然袭击,

还要防住脚底骚乱的群蛇,随时发动攻击。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0)

“人蛇大战”一触即发,

孙先生和儿子配合默契,并未受到这些蛇一分一毫的伤害,

1小时后,捕蛇任务终于接近尾声,

那个装蛇的大红桶已然变得沉甸甸的。

此时疲惫的孙先生昏昏欲睡,

“先回房间休息吧,这些蛇明天再处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1)

可是刚一踏进客厅,

孙先生那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原来蛇不止10几条,竟然还有几条钻进了客厅。

粗略一照就发现4条蛇肆意游走在卧室,

那藏进犄角旮旯的蛇还有几只呢?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2)

孙先生知道,今晚这觉算是睡不好了,

正当此时,一条受惊的蛇迅速扑过来缠住孙先生的腿,

孙先生的儿子看到后,立马用钳子夹住蛇头,将它拽进了红桶里,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3)

有了刚刚捕蛇经验的父子俩,迅速将客厅的蛇抓进红桶里,

不能睡觉的孙先生跟儿子就这样拿着手电筒,

仔细地搜找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4)

找了好一会后,孙先生和儿子并未再发现一条蛇,

他们刚放下钳子准备歇会儿,

屁股还没坐热,钳子把手还有余温,

屋外的小狗又开始狂吠起来,

孙先生立马拿着工具外出查看,

“小狗冲哪个地方叫,往哪个地方闻,哪个地方就有蛇。”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5)

果不其然,在屋外大门上赫然挂着一条蛇,

这条蛇气势汹汹,看起来十分愤怒,

它凝视着眼前的孙先生,淡定地吐着蛇信子,

孙先生也略带防备地盯着它,看它下一步的攻击,

说时迟那时快在蛇发起进攻的那一刹那,

孙先生毫不留情拿钳子夹住那蛇的头,拽进了红桶之中。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6)

后来,孙先生的儿子陆续在厕所、厨房等地方角落发现蛇的踪迹。

忙碌了一宿的孙先生也是有所成就的,

这些冷血的不速之客已经被抓得差不多了,

此时的天已经蒙蒙亮了,

孙先生和儿子简单地用冷水擦了擦脸。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7)

然后静静地坐在院子里,

他们回想着昨晚发生的惊心动魄的经历,

父子俩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天大亮时,群蛇入侵孙家的消息,很快就在古庙村里传开了,

大家纷纷来到孙先生家查看。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8)

其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自信地开始点评,

“你看这蛇是红花的上面还有点黑头,长1米半左右,有大拇指盖那么粗,哎呀,这蛇毒性很大啊!千万不要碰到,碰到后两个小时就可以死亡,我是临沂的这是我们家乡蛇。”

这话可把孙先生吓坏了,

惊魂未定的孙先生,此时觉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整个人都快要吓昏过去。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19)

古庙村的邻居们看到孙先生家发生的怪事感到十分惊讶,

与此同时,他们更很关心孙先生的安全,

“这要真是毒蛇咬到他们了该怎么办?假如家里没小狗怎么办?”

不得不说孙先生一家算是“si里逃生”,在鬼门关的边缘转了一圈。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0)

村民们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谈论着自己看法,

“之前都没发生这种事,突然出个这事,可不觉得害怕嘛。”

“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蛇。”

“我认为一定不是自然迁徙,肯定是得罪什么人了,百分百是别人投放的。”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寻求警方的帮助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1)

寻找“蛇群”突访原因!

“古庙村居民家中发现蛇群,你快去处理一下。”

“好的,明白。”

办案民警立马赶往孙先生家,到那里只见一桶的蛇映入眼帘,

办案民警数了数,那桶里竟然装了整整有17条蛇,

听了孙先生的猜测:“百分百是人为投放的!”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2)

民警立马在孙家展开地毯式的搜索,

一番搜索过后,民警并未发现有任何人为放蛇的痕迹,

“会不会是周围养殖场的蛇偷偷跑出来了?”

可是查边了村周围,根本没有一户人家是养蛇的,

为了谜团早日得到破解,民警将养蛇馆也进行了查看。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3)

在青岛市养蛇的单位只有青岛市动物园两栖馆,

两栖馆内养殖了各种蛇类数百条,

饲养员很坚定告诉我们:“蛇是绝对不可能跑出去的。”

因为在两栖馆内,蛇全部是采用封闭式饲养的方式,

用大玻璃封闭,前面后面都被工作人员搞的十分严实,

就是害怕出现这样的事,引发公民恐慌。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4)

听完饲养员的讲解,

警方综合观察和思考后最终排除了养殖场逃跑的可能,

一时间,查明“群蛇”拜访原因的工作陷入了僵局。

城阳区动物报站的矫科长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很多年了,

他曾经处理过一些蛇类入侵民宅的相关事件,

但是,普通人家的家里都是出现1、2条。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5)

得知孙先生家一夜之间,

先后出现17条入侵的蛇这般“奇闻”之后,

矫科长决定主动为孙先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矫科长根据蛇的形状、形态、花纹等特征,

确定了这种蛇叫做“赤练蛇”。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6)

“赤练蛇属于广布性蛇类,这种蛇毒液中含有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素,但是因为赤链蛇的毒牙并不发达,所以被赤练蛇咬伤后症状非常微弱。”

就目前而言,被赤练蛇咬后还没有人员中毒的案例,

更有专家将赤练蛇称为“无毒蛇”。

听到专家讲解后,孙先生的心总算能放心放到肚子里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7)

矫科长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了赤练蛇的特点:

“赤练蛇遇到危险时,会先将头部深深的埋于体下当做警告,如警告无效,赤练蛇会将身体弯成S型发起攻击,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蛇有群居的特征,有时一个蛇窝里可容纳十几二十几条蛇。”

既然赤练蛇有这种习性,

那么这次孙先生家中同时出现的17条蛇,

会不会是孙先生家本来就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暗藏蛇窝呢?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8)

矫科长决定亲自前往孙先生家查看,

经过长时间的奔波,矫科长终于来到孙先生家,

简单的沟通之后,矫科长开始观望起孙先生的家,

“孙先生家的房子是水泥地,房子里面全部铺了地面砖,房外也是水泥地搭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暗藏蛇窝是不大可能的。”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29)

这些怀疑一一被排除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孙先生家,一夜之间出现这么多赤练蛇呢?

找出“群蛇”拜访的原因!

2003年,安徽庞岗村一位村民的家中,

也“有幸”被赤练蛇拜访过,

那时正是气温很高的时候,村里刚巧又停电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0)

这位村民和家人都在院子里吃饭、纳凉,

聊天的时候这户人家的老太太感觉很热,

想起来有把扇子落在床上,她便起身去拿,

老太太打着快没电的手电筒,摸索着走到卧室,

进到卧室后,老太太拿手电筒往床上一照。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1)

扇子没看到,却看到一条红蛇带黑点的赤练蛇,

正盘成一团赫然卧在床上乘凉。

“拜访孙先生家的这10几条赤练蛇,是不是也因为天气炎热,去孙先生家避暑纳凉了呢?”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2)

“蛇感受温度主要是靠七寸的地方,感受之后它就会把蛇信子吐出来探路,前方有什么障碍物全靠蛇信子来判断,我估计蛇跑到居民房里面也是莽撞,对于蛇来说这是很少见的事。”

记得有新闻报道过,

江苏宜兴曾发生过赤练蛇追捕鳝人的故事。

41岁的胡某,晚上拿手电筒去田野附近捕捉鳝鱼,

在照明灯的照明下,胡某忽然发现池塘的草丛边,

潜伏着一条赤练蛇。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3)

惊慌失措下胡某转身就跑,令他没想到的是赤练蛇紧随其后,

他跑的越快、蛇便游的越快。

这就让村民提问道:“孙先生家遭遇“群蛇入侵”,是不是因为灯光而吸引了蛇群呢?”

很遗憾,这个猜想也被矫科长排除了。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4)

“这种情况非常少的,蛇的视觉普遍很差,他们看东西就像是模模糊糊的,胡某应该是灯光刚好照射到了赤练蛇的视觉上,让赤练蛇受到了惊吓才会被追击。”

可以说,什么方法都用了,提问排疑的方式也做了,

可过了这么久我们还是没能找到,“群蛇”拜访孙家的真正原因,

工作人员保护好现场后,撤离孙家,回去研究。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5)

始终找不到原因让孙先生极其家人倍感恐慌,

此时此刻只有那种“有家不能归”的人,才能跟孙先生感同身受,

自从出来这样的事,

孙先生就倍感压力,没睡过一个好觉,

每次睡觉的时候一闭眼就是“群蛇”出没的场景,

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快要让孙先生崩溃。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6)

孙先生忽然想到一件事,

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孙先生不小心看别人打si过一条蛇,

难道看到si蛇也会遭到报fu吗?

但是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要报fu早报fu了怎么几十年后才来?

孙先生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原因。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7)

“群蛇”拜访,水落石出!

当调查人员再次来到孙家寻找原因的时候,

猛然发现,在孙家门外有一大片拆迁地,

经过调查得知,

拆迁与孙家发现“群蛇”拜访的时间,

正好是拆迁工程开始后不久。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8)

矫科长的预感很强烈,他与调查人员一起展开调查,

“孙家屋外正在搞拆迁,那么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出现蛇洞、蛇穴受到影响。”

“这个拆迁的环境不太好,他们也有可能因此,从那个地方跑出来。”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39)

“赤练蛇就是这样的,一窝蛇不管是有10条还是有8条,总是有1条蛇出动了,那么其他的蛇一定会跟着走。”

这下终于可以确定“蛇群”光临孙先生家的真正原因了,

“蛇对地面传来的震动特别敏感,孙家房外的拆迁工程动静过大,惊扰了这一窝蛇,所以他们才会来到孙家寻找新的栖息地。”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40)

虽然赤练蛇的突然拜访惊扰了孙先生一家,

但是专家表示这件事情,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却是一件好事,

“有些蛇也吃益虫青蛙,可是在蛇长期的演化过程中,蛇不但不会导致危害,还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动态平衡的关系。”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41)

得知了“蛇群”拜访的真正原因,

孙先生心头的那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但是,在回想起那一夜的“午夜惊魂”,孙先生还是倍感恐惧。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42)

好在自那之后,

孙先生的家再也没有“群蛇”拜访过。

结尾

最后,孙可其将捕捉的赤练蛇也送回了大自然。

两男子深夜进入蛇窝(青岛古庙村村民熟睡遭)(43)

那群闹了乌龙的“小家伙”将会在大自然中寻求新的栖息地,开始新的生活。

谨以此文,希望大家一起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