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壳工艺品(让小椰壳带领万宁残疾人走向致富之路)

海南日报记者李磊实习生马浩男走进万宁市大茂镇的小椰壳工艺品厂车间,围坐在机器旁工作的还有部分残疾人,他们虽然行走不便但双手灵活,在相互配合下,将手中坚硬的椰壳经过选料、切割、打磨……42道精雕细琢工序后,椰壳成了餐桌上古朴而优美的餐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海南椰壳工艺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海南椰壳工艺品(让小椰壳带领万宁残疾人走向致富之路)

海南椰壳工艺品

海南日报记者李磊实习生马浩男

走进万宁市大茂镇的小椰壳工艺品厂车间,围坐在机器旁工作的还有部分残疾人,他们虽然行走不便但双手灵活,在相互配合下,将手中坚硬的椰壳经过选料、切割、打磨……42道精雕细琢工序后,椰壳成了餐桌上古朴而优美的餐具。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叫符冬波,十多年来,他痴迷于椰雕艺术品。2005年,符冬波下岗后决心走自主创业的道路,他把目光瞄准了海南遍地都是的椰壳——自唐代以来,就有用椰壳制做餐具的传统。

为把想法变成现实,符冬波开始研究古代椰壳餐具的制作方法,并没日没夜地在工厂里打磨着椰壳,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摸索出生产优质椰壳餐具的整套工艺流程,并申请了专利。

2014年6月,符冬波在万宁市大茂镇大园村的厨具厂开始投产,从最初的几个工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名工人,全部都是符冬波招来的下岗工人,其中还有50多名残疾人。

今年1月,“小椰壳餐具”项目夺得2016年海南省创业大赛冠军。符冬波对此次创业大赛感触良多,他说:“通过这次的大赛,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开发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在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优势,通过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如今,符冬波的椰壳餐具充满海南独特的风情,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现已收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商家的合作意向。

符冬波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介绍,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残疾人基金会的支持下,他将推进残疾人“家庭委托加工”模式,工人收件后在家使用工厂提供的专业设备对椰壳初加工,由工厂回收再加工为成品。这一模式,将有望实现残疾人、特困人员就地就业、就地脱贫,并走向富裕之路。

(本报万城11月21日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