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柑橘溃疡病防治要牢记)

小暑至,高温多雨的季节来临,广西、广东、云南等多地进入暴雨模式,此时期正值柑橘一种常见病害--溃疡病的高发期,一旦发生溃疡病,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如何科学进行防治?

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柑橘溃疡病防治要牢记)(1)

柑桔溃疡病是由地毯黄单胞杆菌引起的、发生在柑桔上的一种病害,是我国柑桔种植区重要的病害之一。柑橘溃疡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果实和萼片,柑橘植株受害后会落叶、落果,树势也会衰落,树梢干枯,果实表面有疮疤,商品性极差。受害严重的植株叶片落光,整株干枯死亡。发病果园损失率一般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在25-30℃条件下,雨量与发病成正相关。每次新梢生长都有一个发病高峰,尤以夏梢最为严重。

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柑橘溃疡病防治要牢记)(2)

柑橘溃疡病气候等条件:

病害入侵:通过虫害等伤口、气孔和皮孔入侵植株组织,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很大,温度在25-30℃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溃疡病可在病斑中繁殖生存;通过雨水浸泡溢出;借风力扩散到其它果树叶片或果实的伤口、气孔和皮孔进行定殖,重复感染能力很强和重复感染机率很大(若温湿度合适),是病害爆发的真正原因。

不科学合理的施肥,偏施氮肥,营养生长过旺,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摘除夏梢控制秋梢生长的果园,溃疡病显著减少,而留夏梢的果园,溃疡病发生常较严重。再一个就是有潜叶蛾、恶性叶虫、凤蝶等害虫严重的果园,由于虫害造成大量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溃疡病常发生较严重。

柑橘溃疡病潜伏期:

●春梢萌芽后30-50天有可能会表现出症状,此时期的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小,此时期不容易感染;

●夏梢萌芽后15-20天表现出症状,温度高,降水大,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容易感染发病;

●秋梢萌芽后20-25天表现出症状,如果此时期高温多雨,会加快感染发病;

●幼果期谢花后20天表现症状,沃柑在果径20-30毫米就已发现症状,5、6、7月是幼果感病高峰期。

防治措施:

柑橘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防治多以铜制剂使用较多。常用无机铜有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氧氯化铜(王铜等)等,见效快,但持效期短,容易产生抗性,混配性不好,多为碱性,与其他药剂混配易发生药害,并能诱发红蜘蛛。

有机铜类杀菌剂:络氨铜、柠檬酸铜、噻菌铜、喹啉铜、噻森铜等;因为无机铜制剂混配性等受限制,建议选择有机铜制剂。相对来说,有机铜制剂混配性好,可以与其他农药肥料一起使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使用范围广,幼果期也可以使用,持效期相对于无机铜制剂要长一些。再一点就是其有机铜含铜量低,不会引起红蜘蛛的繁殖。因为有机铜制剂综合性能有优势,其应用成本相对较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