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基本功(知识春眠不觉晓)

春眠不觉晓基本功(知识春眠不觉晓)(1)

度过了这么多个春天,对于春天你有了解多少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指春天。在古代,春天还有许多雅致的别称。接下来就跟飞芒君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古代将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称为春。一年四季在于春。在古代春天还有各种各样的雅称,这些雅称从不同角度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记载了春天的文化意义。

三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

九春

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称“九春”。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

青春

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为“青春”。杜甫赞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阳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此春又有“青阳”之美称。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正是此意。

阳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李白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妙句。唐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艳阳

艳阳桃李节,皎洁下成妍

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芳春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天端

苍芷溪烟晻霭山,翛然城角起天端

因为“春为四时之始”,春天被前人称作“天端”,意义是一年天时的初步。《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徐彦疏:“天瑞,即春也。”

青帝

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青帝为东方之神,又称春神,故借指春。《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苍天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苍,青色。春天万物转青,故称。《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发生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钱起《春郊》诗:“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春天草木萌发、滋长,故有此称。

此外,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将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将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其他称谓如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

本文转载:飞芒翻书

春眠不觉晓基本功(知识春眠不觉晓)(2)

春眠不觉晓基本功(知识春眠不觉晓)(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