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的主要流派(现代教育学流派)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现代教育学流派考察频率逐渐增加,主要考察识记类的客观题,本节我们针对实验教育学派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进行详细阐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教育学原理课程的主要流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学原理课程的主要流派(现代教育学流派)

教育学原理课程的主要流派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现代教育学流派考察频率逐渐增加,主要考察识记类的客观题,本节我们针对实验教育学派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教育学派

(一)代表人物及著作:

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二)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将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三个阶段;

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的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五,认为教育实验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三)补充知识:

【德】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第一,主张利用当时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来推动教育的科学化。第二,强调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方法,来探求教育和教学的途径。第三,主张实验教育学的研究人员应该主要是受过训练的实验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场所是心理学家实验室,研究内容是包含在教育过程中的项目。第四,不赞成课堂教学实验法,认为只有在心理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可靠的。

【德】拉伊的主要观点:第一,将实验教育学看作旧教育学的扩充与严密化,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学。第二,主张将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区分开来,并在正常的学校环境(即教室)中进行。第三,重视学校、教室在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主张教师参与心理学家、医生和人类学家的共同研究。第四,强调在重视实验研究新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旧教育的教育史和辅助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

(四)基本评价:

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第二,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二、实用主义教育学

(一)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杜威);《设计教学法》(克伯屈)

(二)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非为将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即生长(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所谓“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由此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存在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教育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历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第二,学校即社会(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学习现实社会中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及态度);

第三,从做中学(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第四,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生活组织应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教师也只是儿童成长的帮助者、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第五,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三)基本评价:

第一,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习题演练

1.20世纪初,创立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是( )。

A.鲍尔斯和金蒂斯 B.斯普朗格

C.梅伊曼和拉伊 D.克伯屈

1.【答案】C。解析: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创立了实验教育学,他们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

2.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2.【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包括: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