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标语(生态保护这些伟光正)

假如

今早起来打开窗户

看到这样情景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标语(生态保护这些伟光正)(1)

对面楼上的漂亮小姐姐都看不见了

悲痛欲绝啊喂~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标语(生态保护这些伟光正)(2)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膨胀,环境问题成了一个越来越令人头痛的副产品,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正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灭“四害”不宜赶尽杀绝

“不杀野生动物”这句话同样有问题。政府一直号召灭“四害”,不用问,这些动物肯定不会是家养的,市场上各种灭蚊、灭蟑药成了百姓家庭的必备物品。

有趣的是,科学研究报告表明,如果蚊子、蟑螂、老鼠真的被人类全部消灭光了,对科研、医学将是一个重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只要将我们生活场所周边的“四害”消灭就行了,不要赶尽杀绝。

为了建设美丽江苏,近年来全江苏省各地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涌现出一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干净卫生跟生态环境好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有时会有很大差别的,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会对实际工作产生误导。

众所皆知,新加坡是一个以干净、优美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而非洲肯尼亚有着保存完好未经开发的原生态环境,是世界闻名的野生动物乐园,各种野生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链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论干净卫生,新加坡堪称一尘不染,毫无疑问该打高分。而肯尼亚大草原上,到处是各种动物粪便和尸体,蚊蝇成群,尘土飞扬,脏乱不堪,疫病流行。但若论生态环境,打分很可能要反过来。

有的地方的领导干部虽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但实际工作中,更加看重的是干净卫生,而不是生态环境,甚至为了干净,不惜损坏生态环境

这样的做法比比皆是。

有的城市为了河道美观,不惜巨资用块石护坡。看起来好看了,但河道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河坡上长不了草,透不了水,变成了一条不能呼吸、没有生命、丧失自净功能的下水道。

为了改善市民休闲和健身活动环境,城市周边的天然林地、草地被铲掉,改造成整齐美观但生态价值不大的草坪。为了养护娇气难活的草皮,不惜花大价钱不停地浇水、喷农药治虫、施肥、修剪。

还有很多的市民广场,被浇上水泥地、铺上大理石。干净是干净了,但上面寸草不长,生态价值是0。

人类的眼泪,不会是地球最后一滴水

节水也是生态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淡水越来越成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人预言,以前,石油是战争的导火索,今后,世界各国将为争夺淡水资源而战。

有一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生态保护宣传名言:“不要让人类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提倡的一个做法,但对这句常见的生态保护公益广告用语,人们往往并不了解其真正的含义。

人类生产、生活用过的水,排到下水道,排到河里,汇入大海,经蒸发后变成水气升到高空,再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完成一次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不管我们如何利用,它的总量基本上是恒定的,既不会因为浪费而减少,也不会因为节约而增加,只不过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

因此,由于人类没有节约用水,导致水资源减少直至用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当然,具体到某地,还是会存在水量上的缺乏,尤其是“可用之水”的缺乏。

以江苏为例,地处水乡,河网密布,滔滔长江水穿越而过,奔腾不息流入大海。因此,江苏省水资源方面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源型的缺水,而是水质型缺水,也就是水污染。因此,江苏节水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避免再次出现地处水乡没水喝的尴尬。

欢迎留言、评论。头条号关注“新华经济369”,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