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书画大师郑板桥曾在瞻仰一幅明朝古人的作品时,曾感叹道: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青藤者,徐谓也!意思是:如果我能拜在青藤先生的门下,给他当一条,我也心满意足。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1)

徐谓,浙江绍兴人,更多人知道他另外一个名字徐文长,明朝三大才子,整个明朝得到公认的大才子也只有解缙、杨慎、徐谓三人而已!

徐谓,明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谓还给自己的这些才能排名,但是他的能力顺序经常搞错,因为他能力最突出的不是绘画、不是书法、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兵法。

生得比前两位晚,虽排名不如前两位,但是他却是名声最大,传说最多的人物。都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吧!那时候他是军师,抗倭大计大多出自他手,俞大猷、戚继光这些将领率军执行而已!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2)

少年成名

出名要趁早,徐谓出名的时候年仅10岁,确实够早的了,因为他通读了著名文学家杨雄的名文《解嘲》,最后还改写了文章自己命名《释毁》。

二十岁的时候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吏部的薛蕙来到浙江,听说他的才学出众,叫他过来聊聊天,这一聊,顿时惊为天人,连连称赞他是最杰出的人才。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3)

筹谋东南

徐谓参加科举,怎么都考不中,虽然他很有才华,虽然那时候他已经名扬天下,但是就是考不中。

成为胡宗宪幕僚军师:

虽然考不中,但是大家对于他的才能还是认可的,比如抗倭总督胡宗宪就比较认可他。胡宗宪是一个自负奇才,天资聪明的人,但是随着抗倭事态的反展,他发现自己的精力和智商已经不足以应对繁重而复杂的事态变化,所以他决定找一个军师。

而胡宗宪对于他这么军师有点像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让人去请被骂了回来,亲自跑去请一位举人都考不上的秀才,让很多人想不通。因为很多人觉得徐谓只是一个能写点文章,会画些画的书生而已,当军师,肯定是纸上谈兵。但是,胡宗宪相信他的感觉,认为不会错的。

是啊,胡总督怎么可能干亏本的买卖,而后来的事情证明,和徐谓做出的贡献相比,胡大人给这位穷秀才下跪他都会毫不犹豫的,胡宗宪赚大了。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4)

智擒二人,谋定而后动:

刚开始抗倭的时候,倭寇的战斗力相当强悍,胡宗宪每次打仗几乎都是败多胜少,而且到处都是倭寇,这些倭寇经常都是小股零星部队,数量少了,他们的机动性很强,不好打,打不着,数量多了,政府军又打不赢,很是让他头皮发麻。徐谓一到,就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徐谓说了一句:“先定大局,谋定而后动”。

胡宗宪马上开窍了,对的,先搞定徐海和汪直两个人就好办了。

倭寇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大明抢劫了,他们战斗力强,不怕死,但是往往只知道冲,没有头脑,而且基本上都是几个人约好一起干,所以他们不成气候,跟平时的土匪强盗差不多,经常也会被官府逮捕。直到两个人的出现才造成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

这两个人都是汉人,要说他们是汉奸这话不一定正确。因为倭寇是给他们打工的,他们才是老板,那些头脑简单,不怕死的倭寇怎么可能造成这么大的祸乱。我们来简单的来说一下这两人。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5)

1、汪直,也很多记载叫王直,我们都叫他汪直吧!

汪直自幼聪明,他可不想当官,只想发财,在明朝可是禁海的,所以汪直断定出海一定可以赚到钱,因为利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嘛!这一行没有多少人,那肯定是暴利。汪直找到了一个土匪出生的同伴徐惟学开始了他们的走私生意。

拿上一些大明独特的货物启航了,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的国家,他判断很准确,的确很暴利,生意越做越大,船队越来越大,手下越来越多。后来日本国内经常打仗,他觉得此时在日本干军火生意肯定更加暴力,又被他猜中了,赚得盆满钵满。钱多了肯定会有人打起他的主意,他的商船有一次被抢劫了,这让他觉得应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所以,当汪老板要招募私人武装的时候,那些干抢劫的倭寇和下海走私的大明汉人们纷纷来参加应聘。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私人武装也越来越大。明朝政府不让他们干走私,有这些军队就可以强行干走私,汪直就这么起家的。

汪老板在日本可是很吃香的人物,走到哪儿都被人捧为座上宾,日本国内各个将军相互打仗,但是汪老板走到哪位将军的地盘上,他们都要客客气气的好生招待。因为他干的可是军火,哪个得罪了哪个倒霉,给你断货,或者是资助你的对手。其次汪老板手下众多,装备先进,想打也打不赢。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6)

2、徐海,他跟汪直不同,他没有汪直那样的商业头脑,但是他确是一个军事天才。徐海本来是个和尚,当年他叔叔和汪老板一起下海经商,生意做亏了(主要是被政府军打劫了)。他叔叔既然把他抵押给了日本人,来换本钱继续干,没想到回到大明之后被政府军给干掉了。而在日本人准备杀徐海泄愤之时,徐海淡淡的说道,留下我,我跟你们去抢。日本人一听也不错,杀了他也没用,倒不如留着他还能抢点。徐海是军事天才,每次出去抢劫都给倭寇建议该怎么怎么的,慢慢大家愿意听他指挥,他也是越抢部队越多,实力越大,徐海就成了倭寇的第二号人物。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7)

就这么两位传奇人物,在徐谓和胡宗宪的筹谋之下,徐海被迫投降,部下被杀尽,对于徐海他确实死有余辜,引倭寇上岸抢劫,危害国家。但是第二个人确实不该死,汪直。

汪直因为是个生意人,发达了肯定是想回家光宗耀祖,徐谓和胡宗宪正是发觉这点之后,引诱他上岸,让他归降。汪直也答应了,上岸后,胡宗宪让他去杭州玩玩散散心,他和徐谓正好赶紧和朝廷商量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但是浙江的一位官员王本固那个白痴,认为这是个立功的好机会,将汪直给抓了,还上报朝廷要求杀了汪直,对胡宗宪也是倒打一耙,说他和倭寇也勾结,最后汪直被杀了。

汪直死前对儿子说:

“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我死之后,此地必定大乱十年!”

汪直说对了,徐谓和胡宗宪多年筹谋毁于一旦。如果汪直投降了,他可以节制他的部下,他若死了,他的义子毛文峰会发动疯狂的报复 ,结果他死了,毛文峰引倭寇上岸,肆意横行,为祸东南。

“开战,不相信我中国无人!”

徐谓和胡宗宪在敏锐的找到两个人才,俞大猷、戚继光,通过这两位出色的将领,加之他们的运筹帷幄,倭寇之乱终于荡平。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8)

教出一高徒,差点影响历史

荡平倭寇之乱的徐谓和胡宗宪没有得到好下场,被抓后的胡宗宪在狱中自杀。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奇人就是奇,连自杀都异于常人。

1、他用斧头砍自己的头,头破血流的他没有死成。

2、用钉子钉如入自己的脑袋,鲜血直流,但是还是没死。

3、用锤子锤自己的肚子,内脏出血,他口吐鲜血,最后还是没死。

由于自杀过猛,他老婆劝阻之下,失手将他的老婆杀死了,悲愤和悔恨下,他被抓进监狱关了七年。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9)

七年出狱后,看淡一切,无欲无求的他开始游历全国,来到蓟州的时候,听说戚继光在蓟州当总兵。

戚继光见到多年前的战友和军师,看到他才五十多却比七十多还老,百感交集之下赶紧安排酒宴招待这位好友。徐谓自负奇才,为人孤傲,看得起的人不多,却对戚继光另眼相看,将之引为知己。落魄见知己,话就聊得多了一些,戚继光希望他留下来,在他军中效力,但是徐谓只是笑而不答,戚继光识趣不再提了。当他们聊到将领的时候,徐谓说:

“在我看来,自嘉靖元年至今,堪称武将杰出者不过三人,你戚继光、俞大猷、谭纶”。

戚继光同意了他的看法,但是戚继光却说,在我看来还有一人:“辽东李成梁”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10)

第二天,徐谓就离开了,他想去辽东看看连戚继光都如此推崇的李成梁。来到辽东后,刚好听说李成梁要招教书先生,徐谓觉得刚好利用这个机会前去应聘,看看李成梁。来到李成梁府上,李成梁差点没让人打发点饭让他走掉。出于礼貌,李成梁问了句:“你有什么专长,能教什么?”

“兵法”

这个声音一出,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李成梁想憋都憋不住,因为他在辽东每年都打仗,每仗都能打赢,年年升官,风头压过戚继光,当时红得发紫的武将,连蒙古人听到他的名字都要打哆嗦的人,这样的一员猛将,既然有人在他面前说要教兵法。

而且徐谓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们,任由他们嘲笑。这时李成梁突然想起,前几天戚继光快马来信,说他有朋友来辽东,希望他照顾一下。而信中对此人的描述跟眼前之人差不多,李成梁赶紧让众人闭嘴,呵斥他们,亲自走下堂前。

“阁下是从孟诸(戚继光字孟诸)那里来的?”

徐谓点点头!

“阁下姓徐?”

徐谓还是点点头,李成梁确定他是徐谓时,不敢怠慢,赶紧请座,并且让长子李如松和次子李如柏拜他为师。而徐谓想不到的是自己来应聘教书先生,刚好被李成梁将了一军。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11)

众人很是惊讶,为何李成梁如此对待这位落魄老人,他们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谁,但是李成梁知道,当李成梁还是个落魄秀才时,这位老人就已经筹谋东南了。

徐谓调教出的弟子叫李如松,他跟他老爹一样生猛,甚至赶超其父,是一位军事奇才,平定过宁夏叛乱和抗日援朝,仅凭四万兵力打得举全国之力进攻朝鲜的丰臣秀吉落花流水。而李如松不知道的是,他在朝鲜被人问到取胜之道,他还骄傲的说,他老师曾教过他。他面对西方缅怀他的老师时,徐谓卖掉了所有的字画,一代才子凄惨死去。

李如松不仅学到了徐谓的兵法奇谋,也学到了徐谓的自负奇才和狂傲,这样的人容易得罪人,后来被人出卖,致使李如松深陷埋伏,力战而亡。如果李如松晚死几年,他老爹李成梁扶持努尔哈赤的做法肯定会被其灭掉。

李如松比他老爹早死了十二年,李成梁放弃辽东,扶持努尔哈赤,如果李如松在,这一做法不可能会实行,即使努尔哈赤真的统一了女真,以李如松的战力和当时的国力肯定又会打得努尔哈赤的满清变为女真部落。

郑板桥的主要经历(愿为青藤门下走狗)(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