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


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1)

文|天山雪莲

有段时间朋友圈特别流行立所谓的flag,打开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大家写的2019年要实现的目标,我点开了看了一下,看完觉得大家新一年的目标都特别好,比如什么多读书,陪家人出去旅行,健身等等,每个人的目标都很美好,但事实是最后实现的好像很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人们在定目标的时候都充满信心,最后却都半途而废呢?真的只是因为自制力不够吗?人们做成功一件事真的只是因为聪明吗?还是说我们其实对目标背后的动机不够清晰。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的这本《成功,动机与目标》帮我解答了疑惑。

这本书对传统成功学提出了质疑,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要想做到成功,你就必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要制定合理的目标然后行动起来,这些话听着好像都没问题,但问题是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2)

霍尔沃森在这本书将为我们解答为什么道理都懂,结果还是没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通过大量的心理实验,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动机的基本理论。不论什么时候,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还真的必须要找到背后所隐藏的动机,也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原因。

1、如何设置一个好的目标?

在实现想要的目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设置一个好的目标。很多人可能会说,制定目标谁还不会,还别说很多人都不会。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都说我要减肥,然后就把减肥当成一个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没问题,不过你不觉得比起“我要减肥”这个目标,“我要减5斤”是不是来的更清晰和具体,你执行起来是不是也更容易。

  • 目标设置第一准则,目标具体化。

因为具体的目标能让你清晰的知道成功的样子。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总希望制定的目标越完美越好,但其实完美是个陷阱,在目标跟前,完美是个没有办法去衡量的东西,是你不能直观感受和看到的东西。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第一步就是避免“做到最好”这种模糊的目标,他们对你实现目标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可以回看一下当初没有实现的目标是不是因为都太模糊,比如把我要读书改成我要读50本书,心里是不是就更有底了。

  • 目标设置第二准则,让目标困难化。

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能制定太低的目标,否则激发不出自己的动力。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太高,太高的目标容易导致自信心受挫。所以合适的目标就是需要你踮起脚跟才能够着的目标。

  • 学会用“是什么”和“为什么”思维去考虑目标

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中讲到,当你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思维,就能使你更有动力,更专注于能得到的回报,同时能增强你的自制力。

当你对目标采取“是什么”式的思维时,在你做困难的事情时将会非常有用。因为它会让你专注于细节操作,从而完成任务。


“为什么”式思维考虑的更多是长远的价值和回报,而“是什么”则是聚焦于近期眼前的问题。比如我经常在写作遇到沮丧的时候就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我想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那写作是怎么回事呢,写作就是表达你对某件事某个现象的看法,也就是说我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在这之前我就必须先给自己输入足够的想法,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多看书多和人交流碰撞。

你看梳理完之后发现这个目标变的就很清晰,也更具操作性。

所以在碰到难以实现的目标时,试着用这两种思维去分解你的困惑。

  • 运用心理对照法制定目标

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在他的《撞上快乐》一书中写到,我们有时想象黑暗的未来就是为了把自己吓得屁滚尿流,我们这样做因为值得。

所谓心里对照就是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感受行动的必要性。

运用心理对照制定目标的步骤:

1、写下一个最近要实现的目标或者愿望

2、想想实现之后的美好愿景

3、列出目前存在的障碍

4、实现之后的好处

试试看,真的很管用。

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3)

2、正确认识你的目标

你追求的目标决定了你的视野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给自己设置很多不同的目标,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同一个目标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反应。比如很多新生父母在帮家里小孩学走路时,面对共同的目标,但是双方是完全利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个目标的。

对于爸爸来说,他觉得这是帮助孩子获得一种新的技能,而对妈妈来说,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安全,害怕孩子摔倒,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妈妈充满了警惕性,非常谨慎。

爸爸妈妈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反应,其实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目标方式,每个人对事情的不同反应都是因为大家有不同的目标期遇,妈妈们在这件事上选择的是防御型目标,爸爸们选择的是进取型目标。

霍尔沃森在书中指出,所谓进取型目标,由成就角度思考形成,追求收益最大化,避免错失机会。而防御型目标,以衡量安全角度出发,考虑自身所要履行的责任,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当我们追求进取型目标时,乐观精神可以祝我们一臂之力,当我们追求防御型目标时,自信乐观会削弱我们的动力和警惕性。进取型人喜欢创新,思维活跃,点子多,防御型则偏爱谨慎,相对比较保守,更少尝试新鲜事物。

其实进取型目标和防御性目标,代表的就是失去和得到两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你得学会分辨自己主要是通过得到还是失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以及对待目标的。你会看到你的选择,感受以及追求目标的方式是如何因此而被塑造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一句话,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其实这句话折射出了目标的另外一个类型叫进步型目标。与进步型目标相对应的是表现型目标,如果是针对简单的目标任务我们可以设置表现型目标,因为表现型目标可快速实现,能让你更容易获得外界的快速认可,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信心。


但是对于复杂长期的目标,我们可设置进步型目标,进步型目标更聚焦于自我成长,不会过多关注外界认可。如果把目标聚焦到自己身上,我们更容易享受实现目标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满足感,同时也能更好的抵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比如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很多人在一开始总是期望快速获得写作能力提升,希望能靠写作实现月入过万的目标,但实践一段时间发现,靠写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于是就会开始各种怀疑和放弃,觉得自己不适合写作,觉得写作是一个实现不了的目标。

这种心态的出现就是因为太过关注表现,如果说我们把目标设置成进步型目标,那么对于写作这件事你就没有那么急于求成,也没有那么焦虑。因为只要你抱着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就行,这样长时间积累下来,等到有一天你回头看时就会猛然间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写了这么多,原来自己比过去进步了那么多,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当初给自己定的写作目标好像不知不觉就已经完成了。

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4)

3、 如何去行动实现所定目标
  • 了解目标破坏者

目标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碍和挫折,如果我们能在一开始就预想会出现的阻碍因素,就能提前做出预防措施,比如在一开始就预想到自己会因为干扰、诱惑、情绪、自制力等因素中途放弃目标,我们就可以提前给自己制定各种应对方法。

遇到干扰时,调动自己的意志力,

碰到诱惑时,想想放弃后的后果。

情绪不佳时,允许自己放松休息会。

自制力丧失时,想想实现目标后的美好画面。

  • 想象成功的具体步骤而非画面

虽然说想象成功的美好画面,可以激励人们更好的坚持下去,但是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把憧憬的画面具体化、细节化。因为越是具体化越容易实现。所有目标的实现,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如果没有行动,一切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 采用如果......就的力量,制定有效计划

实现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之前还必须做出有效的计划,如果没有计划,随遇而安,那么估计人们都会选择在原地踏步。以工作中常见事为例来看,如果一件工作没有计划节点,大家都选择随便什么时间完成都可以,那么这项工作肯定会到最后因为大家的佛性对待被耽误。

所以在安排工作中,作为目标实现的负责人,通常都会说,如果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提前完成哪些事,提前做好哪些准备,每个人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安排计划下来后,不但所有人都对整个目标心中有数,而且明确知道自己该做啥。

因此在实现一个目标前,不妨问问自己,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前做好哪些计划。

一年未发朋友圈应该说什么(为什么到年末都没实现)(5)

  • 懂的坚持,才能打得了持久战

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讲到,他做过那么多的实验研究,首先学到的就是天生能力与成功的关系极小,而坚持则非常重要。

翻看所有最后能取得成功的人们,他们没有一个无不在践行着坚持这个原则。

对于现代人来说,引发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着急” - 急着想要达成目标。

可是我们会发现,越是急着达成目标,目标往往越难实现;越着急就越失望,越失望就越焦虑,于是就形成了焦虑的习惯 。

怎么才能解决呢?

答案就是:做个“长期主义者”。所谓做个长期主义者就是要学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懂得坚持。我们有句老话说得好,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厉害的。

那么大家一定会问要如何做才能坚持不懈?

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个目标背后所表现出的坚韧度都不一样,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把这种特质叫做耐磨度,她说,耐磨的人把成就看成一场马拉松,他的优势就是持久耐看。这种耐磨度,是长期投入与坚持的混合体。

想要提高自己的坚韧度,可以选择能使你自然更加坚韧的目标。我们在前面提过,进步目标注重进展与进步,不在乎表现是否完美,他人认同,所以追求进步型目标有助于增强你的坚韧度。

另一种增强坚韧度的方式就是正确总结失败的原因


当你遭遇失败后,你应该利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不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天生的因素,比如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你可以对自己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充足的准备,没有尽全力,这样想之后就能降低失败对自己的负面影响,那么你自然能坚持的更久。

《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虽然是讲关于如何实现目标以及目标背后所存在的动机,但我觉得其实间接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让你不那么焦虑了,因为对目标的重新解读,会让你对成败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生活中很多事其实并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或者说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目标背后真正的动机,如果在一开始就知道设置什么样的目标,能更容易让自己做到,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离成功很近。

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天赋和品质,也不必变成别人就能更成功,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些有用的知识和为目标而行动的意愿、练习。那么这本书给了你有用的知识,接下来开始付诸行动就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