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用来形容Dina Alfasi的作品,

再合适不过。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3)

Dina来自以色列,

那里的法律有些特殊,

允许拍摄公众场合的人,

不涉及肖像权问题。

每天坐车上班的她,

百无聊赖中,

开始顺手拍下车上的一些瞬间。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4)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5)

摇摇晃晃的车里,

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心事。

她慢慢对此有了好奇心,

开始坐在不同的位置,

观察周围的陌生人,

猜测他们的故事,

拍下他们的模样。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6)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7)

在这里,

他们有着一段短暂的旅程,

结束后便消失在茫茫人海,

也许此生再不相遇。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8)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9)

这个封闭的空间,

就像一个小型剧场,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表情和姿势,

上演着与众不同的故事。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0)

Dina用这种独特的方式,

记录着自己和别人的一面之缘。

她也从没有没想到,

自己这一拍就是十几年。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1)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2)

她将这一系列的照片取名为“车上的人”。

直到其中一张照片获得:

2017年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组一等奖。

世人才开始认识这个女生,

一个隐于生活的摄影爱好者。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3)

2017年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组一等奖

之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的作品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每日通勤”个展中展出。

有的连续两年入围索尼世界摄影奖,

参与伦敦的摄影展。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4)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5)

往往那些偶然的瞬间,

会成为生活中不经意的小美好。

就像这些照片中微妙的情感一样,

没有过多的技巧和摆拍,

都在忠实地还原真实和自然。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6)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7)

Dina从不说自己是摄影师,

她其实是工程建筑师,

摄影只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在上班路上重复着的她,

只是喜欢看到不同的风景,

然后分享给大家。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8)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19)

她对摄影的热爱,

源自于年轻时,叔叔送的相机。

儿子出生后,为了记录他的成长,

她又买了人生第一台数码相机。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

最后还是臣服于手机拍照的便利。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0)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1)

在每天来回的2个多小时里,

她最大的兴趣就是观察乘客,

猜测他们从哪来到哪去,

正在想什么?又刚刚经历什么?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2)

最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觉得很有意思就分享到社交网站,

出乎意料的是,

大家都喜欢这种平静的日常。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3)

爱、痛苦、快乐、恐惧,

她的照片展示了最简单最单纯的生活,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

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感受。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4)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5)

我们常常被一个意外,

打破之前的惯性。

有的是惊喜,而有的则考验耐心,

有时候,你想把它退回去,

有时候,却会点亮新天地。

但我们总是要在很久之后,

才能看清最终的模样。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6)

为了这些意外美好的瞬间,

她希望自己能成为隐形人,

谁都不会注意到自己。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7)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8)

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29)

其实,世间的相遇,

不是久别重逢,就是擦肩而过。

人一生会碰到无数人,

有些人是过往云烟,

有些人会留下痕迹,

人生的幸福与遗憾,都在其中。

(来源:寻匠之美,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