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腊八就是年了(过了腊八就到年)

过完腊八就是年了(过了腊八就到年)(1)

每到腊八那天,吃过早晨的腊八饭后,娘准会挑拣一辫子瓣儿大均匀的红皮大蒜,一瓣瓣儿剥皮洗净,再沥干水后,放进两个干净干爽的罐头瓶儿里,倒上米醋,其中一瓶儿里放上一勺白糖。两瓶子腊八蒜放在暖屋子里,静等蒜瓣儿慢慢变绿,待过年儿女们回家时食用,喜欢吃甜口的有,喜欢吃辣一点的也有。

“想吃腌蒜还不现成,哪天都可以腌,也不用等到腊八这天吧。”我跟娘说。娘不这么认为:“平时是平时,过年是过年。”她觉得这是恭迎新年的本心,是对源远流长的古老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扬,是奔向新年的美好愿望。所以,腊八这天必须喝腊八粥,必须腌腊八蒜。“你不知道我小时有多苦,对过年是有多盼着。”我的话勾起了娘的感慨。

娘小时,正是上世纪50年代初,人们过着穷日子,常常是上顿吃个半饱儿就断了下顿,瘪着肚皮,饿出一张张面黄肌瘦的小脸儿,别说腊八饭、腊八蒜吃不上,就是到了大年三十中午,也只是吃了一顿管够的红高粱饽饽,那红高粱皮子直扎嘴,扎嘴也吃,吃得肚圆。娘说,因为晚上就断顿儿了。

我小时,家家户户还靠工分儿吃饭,家里孩子多、劳力少,工分儿也就少。年底的时候,分不到钱,按人口分到一点粮食。这点粮食也要精打细算地省着吃,不然就会青黄不接。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了。“快过年了吗?过年可以吃肉吗?”我常会光着脚丫儿甩动着小胳膊追着娘问。“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到年。”娘弯腰蹭着我的脑门儿,笑呵呵地告诉我。“啥时候到腊八呀?”我穷追不舍,恨不得一觉醒来就是腊八,再睡一觉就可以吃上满嘴流油的肥肉了。那时对于腊八的记忆并不深,别说没有蒜腌来当腊八蒜,就是有,对于小孩子来说也不是多喜欢吃,而对腊八粥和过年的期待就不同了。

一进腊月,孩子们就满街筒子喊“过年喽”,大人们忙着用秸秆扎灯笼,喝过稀粥的晚饭后,孩子们提着灯笼走出家门,我和哥哥弟弟们分别加入到男孩、女孩各自成帮的打灯笼行列:“打灯笼来挂蜡来,小鸡小狗掐架来。”一帮一帮的孩子们,提着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唱着灯笼歌,嬉闹着,逗笑着。

放下灯笼,我还是巴望着腊八的到来,我盼望着过年的好饭呢。有一天,早晨我还在被窝里,就听娘喊道:“快起来喝腊八粥!”我一把掀开被窝,边穿衣服,边激动地想:腊八真来了!腊八饭闻着就香,高粱米、白豆、玉米渣,还有大干枣儿。哦,这干枣是院里东西两边的两棵枣树上结的,八月十五打下来的红枣,除去送给街坊邻居,剩下的娘就放在簸箕里晾晒,像藏宝贝一样,就为腊八这天熬腊八粥。

过了腊八,娘就开始准备我们几个孩子的新衣新鞋。可是没有钱买新的,又怕我们委委屈屈过个年,一连几个晚上,娘等我们睡下了,就把脱下来的脏棉袄拆洗了,灶坑里烧树叶用大锅煲,跟烙饼似的不时地翻个儿,把湿湿的布片煲干,再连夜做上,不误早起穿。有一年,对门大姑也是这样上锅煲,一着急煲糊了,连个打补丁的布片都没有,这年还咋过呀!

娘说得对,平日是平日,过年是过年,过年要有个好心情。传统节日的好风俗不能丢,丢了就没有年味儿了。今年腊八,我告诉娘,我也泡了一瓶腊八蒜,过年吃。随后又编辑了一条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到年”的微信,给儿子发了过去,想逗逗他、熏陶他一下,顺便也重温一下我小的时候,迎接新年时的快乐心情,做好迎接新年来临的准备。

作者:瑜琼

来源: 天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