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

文|小歆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七岁的小美这是第三次把家里的枕头给剪坏了,妈妈气急败坏地掏出“家规”,幸好爸爸在家看见及时制止了。其实也难怪妈妈会那么生气,家里的那个记忆枕,买的时候是700多元,是个非常贵的枕头了。

然而,小美今天又犯了个错误,她把六千多的矫正眼镜不知道丢在哪里了,学校里没找着,家里没找着。这下妈妈可忍不住了,无论爸爸怎么阻止,妈妈都必须要让小美“长个记性”,所以小美家晚上传了“哇哇”的哭声,邻居都觉得不忍心,赶忙过来劝小美妈妈。

小美妈妈:“你不知道她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跟她强调过这样的错误不能犯,可她倒好,左耳进右耳出,我今天不打一顿她就不知道疼不长记性!”

邻居:“你就算打孩子,拿眼镜也找不着了啊!小孩子忘性大,丢东西很正常,你当初给她眼镜上挂个绳儿让她就算拿下来也能够挂脖子上,它还能给掉了?”

小美妈妈终于冷静了。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1)

很多家长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总是犯错,犯新的错误很正常,但是有的错误即便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了很多次,孩子依旧在犯,这让家长们非常地头疼。

我们正常的思维是,孩子犯错是孩子的事情,可是实际上,孩子犯错,家长或许才是始作俑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或许可以用“蝴蝶效应”来帮助解释。


★0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其实最初是个地理用词,但由于寓意,经常被使用到经济学中,但在育儿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很多东西。

“蝴蝶效应”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又叫拓扑学连锁反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洛伦兹演讲时的原话。意思是,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或者是关系十分微小的事情,但经过系统的不断放大,可能会引起一个大范围的变动。

从哲学简单地解释,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这其实很像“多米诺骨牌”效应,总结来说,就是一种“连锁反应”。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为什么同样地也能用“蝴蝶效应”来解释呢?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2)


★02.“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

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行为脱离不了关系。家长爱玩手机,孩子也会爱玩手机;家长喜欢熬夜,孩子也会喜欢熬夜;孩子犯错家长总是打骂,孩子仍旧会继续犯错,并且错误将越来越大。这就是一种“蝴蝶效应”在育儿上的反应。

教育学家尹建莉老师曾说过:“孩子有较强的自愈能力,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

孩子的自愈能力,我将其理解为对家长行为、教育能力的一种吸收和外现,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创伤的愈合。

以孩子犯错误为例,小美妈妈在小美犯错误后,习惯性地会对小美进行打骂,甚至已经到了惊动旁人的程度。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举动,这对于小美来说意味着什么?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3)

小美肯定不是头一回犯丢东西的错误,剪枕头已经是第三次剪了,那么,是什么让小美知道这样是错误的却仍继续做这样的事情?

我理解成这是对妈妈打骂行为的一种另类反抗,因为妈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是妈妈的错误行为让小美的做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错误。

为什么七岁的小美会丢眼镜?是小美故意丢掉的吗?如果妈妈当时在眼镜上系个绳子,小美还会将眼镜乱放吗?小美犯了错误,妈妈能够及时作出反应而不是打骂,小美还会连续三次剪掉枕头吗?我相信会思考的家长,此刻都有自己的看法。

家长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挽救行为,孩子会吸收家长的这种行为和态度,自然会产生重视。

只有家长停止犯错,孩子才不会犯错。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4)


★03.“孩子的发展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很多父母或许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说孩子的发展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孩子的发展不应该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吗?

现在确实存在着“寒门出贵子”的现象,很多人便将其理解为孩子的人生道路,家长可以不参与。但是,翻翻往年的“状元薄”,你会发现,所谓的“寒门贵子”所占的比例,真的微乎其微;那些状元的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超乎你的想象。

马克思曾言:“孩子的发展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谨慎。”

温和,指的是教育中的态度不能过于强硬让孩子产生反感的心理,但也不是软弱任由孩子无理取闹。

谨慎,说明育儿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家长做的不好,也会让孩子受到影响;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不会差,你一直在犯错,又怎么能期望孩子不犯错?

这其实就是“蝴蝶效应”所带来的结果。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5)


❤❤❤❤❤❤

都说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但孩子又何尝不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呢?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急于责怪,应该先反思是否是自己哪一个步骤出了问题。打骂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它只能从心理上给予人一种“完成任务”的安慰,打骂过后,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严重,犯的错误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这是“蝴蝶效应”在育儿上的体现之一。

所以,当你不再对孩子犯错时,孩子自然会变好。

蝴蝶效应对孩子的教育(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6)

今日互动话题:孩子犯错时,你是怎么做的?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存在的问题?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小歆妈妈,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