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1)

他不爱武器,爱和平。但为了和平,他彻彻底底地把自己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不惜穷尽一生。

作者|黄莹莹

编辑|丁宇

九次计算背后

上世纪60年代,正值中国农田大面积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大饥荒无情袭来,却阻止不了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进行原子弹方程式运算的决心。那里的灯光总是亮着,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十几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为了解开一个关键数字,正在日夜奋战。

由于条件艰苦,邓稼先和研究人员只能用陈旧的设备进行大量计算。算盘和手摇计算器噼噼啪啪地响着,纸和笔记录下每一个数值。他们一天三班倒,常常工作到天亮,算完的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带装在麻袋里,堆满了一屋子。

在经历了无数个白天黑夜之后,他们已经完成了七次计算。然而,由于计算结果一直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核心演算数值不同,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关键数值无法突破,原子弹研究便无法成功,他们只能开始第八次计算。

由于长期劳累,营养跟不上,很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患有低血糖。这个时候,冰糖成为他们补充糖分的食物。但是,在物资紧缺的特殊年代,冰糖并不容易获取,能吃到一块,便是艰苦岁月的一点慰藉。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之《冰糖》一集,聚焦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冰糖”是细微之处入手的线索。在剧中,第八次计算即将开始,邓稼先鼓励工作人员不要轻易放弃,一起合力算下去。他一边安抚大家焦虑不安的情绪,一边给妻子许鹿希写了一封信,要她帮忙找些冰糖送来。

许鹿希收到信后,四处寻找冰糖,但她没能从单位预支出下一个月的糖票。听闻有同事因为新婚而特批了冰糖,她就去借了四张糖票。一张糖票能换50克冰糖,四张糖票换出了200克。许鹿希捧着四两冰糖带回了家,两个孩子看到自然想吃,她只舍得挑出很小的两块冰糖给他们解馋。

在研究所,邓稼先有点着急,眼看着模拟爆破的时间临近,关键数值却一直没能得出。在家里,许鹿希也有点着急,她发现好不容易买来的冰糖没了。

许鹿希觉得是孩子偷偷吃了糖,孩子却不承认。她认定孩子撒了谎,动手打了他们。孩子们委屈地从院子里拿出一个花盆,告诉妈妈,冰糖被自己种在了土里,等它长大,包括爸爸在内的更多的人都能吃到糖。

一大包冰糖被水冲洗过后,只剩了一小包。第八次计算顺利结束,邓稼先拿出吃剩的最后两颗冰糖,放进了暖瓶中,待冰糖化尽,再把糖水分给了所有人喝。编剧用艺术加工的巧妙方式,借用冰糖消融了研究过程的凝重和辛苦。

在剧中,冰糖的出现,侧面衬托出原子理论计算工作的繁重和不易,也承载着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对丈夫的爱意、思念。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五九六”是为了记住那一天——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

此后,中国的科学家们和技术研究人员决定靠自己去研制原子弹。进行原子弹理论计算,是绕不开的工作,验证苏联专家留下的重要资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需要一次次地反复计算。就连数学家华罗庚,都称他们所计算的对象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2)

在《冰糖》中,关于核心数值的一次重要思索在篮球场上发生。一个女科学家投篮时,因动作不标准被同事们开玩笑,女同事反驳,“难看归难看,但是进球了。”站在一旁的邓稼先由这句话想到:可能我们姿势不对,装备不行,但是我们做的事不一定是错的,我们要再算一遍。

他们进行了第九次计算,结果和第八次、第七次一样,但是跟苏联专家的资料还是存在差异。究竟孰是孰非?经过科学家之间的充分讨论、物理学家的进一步验证,都指向邓稼先及其他科研人员通过九次运算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而苏联专家所说的数据是错误的。九次运算,是一个并不轻巧的数字,它代表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研究的不易。

1962年9月,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诞生。1963年2月,轰炸模拟试验顺利推进,也正是这一年,原子弹总体计划完成,39岁的邓稼先在上面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的戈壁荒漠上,铁塔托举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下午3点,原子弹燃爆,天空中好像升起了一轮耀眼的太阳,随后一声巨响长留于空,火球腾空而起,气浪翻涌,只见一朵无比壮观的蘑菇云……终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对话任程伟:珍惜这次表现机会

从剧组到两弹城,很多人都说任程伟长得像邓稼先。任程伟自己没这样觉得,接到这个角色时,他更多的是对邓稼先的敬畏之心。他对《博客天下》回忆起当时的第一想法:“对于我来说,邓稼先的精神境界太高了,我担心自己够不着,演不好。”

实际上,几年前,任程伟曾参演过一部相关题材的剧,拍摄地点就是在两弹城。他去参观过邓稼先的故居,研读过相关的资料,听闻过基层科研人员和一线科学家的故事。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任程伟再一次走进了两弹城,走进了《冰糖》剧组,他决定去演一个他心中的英雄人物——邓稼先。

博客天下:您觉得邓稼先身上最大的特质是什么?

任程伟:执着、服从。我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他曾参与支援东北建设,所以我觉得那一代人离我的生活并不远。他们愿意把国家利益、国家安危、国家荣誉放在自我的前面,甚至能做到自我牺牲,像邓稼先,他们的责任感更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外加之物。

博客天下:您怎么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执着?

任程伟:他们往前走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是邓稼先这样顶级优秀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也并不知道方向是否绝对正确,以及到底能不能做成。他们在巨大的不确定下,一直往前走,只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直到走出结果来。

博客天下:在剧里,邓稼先跟妻子许鹿希相聚过几次?

任程伟:没有相聚过。

博客天下:长期分离,剧中邓稼先是怎么表现对家人的思念和爱意的?

任程伟:依靠书信。在信里,他关心许鹿希的生活、岳父岳母的身体、孩子的成长。另外,邓稼先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全家福,许鹿希的桌子上也摆着同一张合影,这是夫妻二人对家庭的一种情愫,也是连接夫妻情感的一个纽带。在两弹城,我听到因科研事业而与家人长期分离的故事很多,对家庭来说,这是残酷的,也让人难过。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3)

博客天下: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任程伟:这部戏实际上开拍时,我没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一定要说,就是连续熬了三个大夜,因为赶时间,每天的戏安排得都很满,那几天差不多都是凌晨3点收工,演员们都咬着后槽牙坚持,我得空就在片场睡一会儿。

博客天下:塑造这个人物,对您个人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启示吗?

任程伟:要学习这些科学家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现在我们个体身上越来越缺乏那种大局观和执着的精神。出于种种担心,我硬着头皮完成了表演,但我很珍惜这次表演邓稼先的机会,可能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去表演一名科学家。

对话王元:冰糖是破题点

《冰糖》的一场戏是一个两分钟的长镜头:邓稼先走上楼梯,经过他的办公室,房间里正在研究计算机哪里出了问题。在研究室里,由一百多个人组成的研究队伍正在同时忙着计算,邓稼先进去先走了一圈,最后回到了黑板前。

两分多钟的长镜头一气呵成并不容易。除了需要群众演员配合做出准确的表演以外,摄制组还要避免摄影机的影子映在窗户上,以防出现穿帮镜头。这场戏从早上拍到了下午,那一天剧组连续拍摄了22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王元带领剧组不断调整,顺利完成了拍摄。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4)

博客天下:剧集的名字为什么叫《冰糖》?冰糖在剧集中出现了几次?

王元:剧集的破题点是冰糖。1959年到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家遭遇了大饥荒,由于物资紧缺,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吃得不好,很多人都有低血糖,冰糖是拿来给他们补充糖分的,而冰糖在当时也是紧缺的,我们选择这个作为破题点去展开故事。

冰糖在剧里出现了很多次,《冰糖》的其中一场戏就是邓稼先起身去砸冰糖。他从罐子里拿出最后一块冰糖,然后砸成小渣,用一块牛皮纸包好,每次只吃一点。

博客天下:这一集的拍摄地在四川绵阳两弹城,是怎么确定这一拍摄地点的?

王元:最开始制片组决定在北京和横店找景拍摄,结果编剧苏蓬给我看了一段视频,视频拍的是两弹城。两弹城是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也是核弹研制基地,这里仍完整保存着办公楼、档案馆、邓稼先旧居、防空洞等。当时的对接工作下了很多功夫,对方明确了我们的身份,才帮忙推进拍摄。

博客天下:剧组在实景的基础上有没有再做一些加工?

王元:有。邓稼先卧室里的戏就是在邓稼先故居拍的,是剧组在两弹城里重新置景拍的,我们从故居里拿出了一些实物道具,比如桌子、椅子、留声机。邓稼先在国外留过学,我们在采访时,他的一位警卫员告诉我们邓稼先经常用留声机听西方音乐。有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但有一些东西是拿不出来的。故居里的那张婚床尺寸大,门比较小,拿出来可能会导致物件损坏,我们就没有用。

博客天下:您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王元:因为预算有限,搭景有些吃力,有两场戏我们是用两面景拍的,即在一个房间里,沿着对角线把空间分成两部分去置景。其中一场戏要拍许鹿希家,另一场戏是许鹿希去找首长送冰糖,两场戏我都只能拍一个角落,演员演戏时也要注意走位,不然容易出画。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5)

博客天下:计算数值是非公开资料,那么黑板上的计算公式是怎么复原的?

王元:为了详细了解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每次计算得出的数值、做实验的设备仪器等等,我们联系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但仍没能获取相关资料。从公开资料中,我们看到他们第七、第八、第九次的计算数值是52,就把这个数值用到了剧中。说来惭愧,关于原子弹的计算公式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核实,我就挪用了电影《横空出世》里黑板上的公式。

博客天下:邓稼先的哪些人物特征和职业习惯被用到了剧里?

王元:我们在采访警卫员时,得到了一些信息。比如说邓稼先在说话的同时也习惯用手去比划,任程伟在拍摄时便有意地去模仿。扮演邓稼先时,任程伟也在调整自己的习惯,他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左手吃饭、写字,但邓稼先不是,在拍戏时,拍完一条,任程伟都会跑来看回放,保证无误才能过。

博客天下:您觉得最满意或者最难忘的一场戏是哪一场?

王元:有一场戏是许鹿希打完孩子,结果从花盆里翻找出了冰糖,她一边用水洗一边哭。原剧本这场戏是母子三人抱头痛哭,我重新设计了一下,改成许鹿希拿着冰糖转身走到门口,停在水池旁,一边冲洗冰糖一边用手去抠嵌在里面的泥土。把冰糖交给丈夫,这是她揣在心里的核心任务。

我的理解是人的情感到了顶点时,她的情绪也一定是很复杂的。许鹿希发现误会孩子偷吃时,她会自省打孩子不对;另一层,即便孩子真的吃了冰糖,生气之余她也会心疼孩子;最后一层,就是她要赶紧把冰糖处理干净。许鹿希脸上一直挂着泪,手上又沾着泥,她擦眼泪时,又把泥水蹭到了脸上,那一场戏让我看了挺触动的。

博客天下:两个孩子知道冰糖的用途吗?

王元:不知道。这段戏的核心任务是彰显那段时期的艰苦,如果在亲情上过多渲染,会跑偏。

博客天下:对于本次拍摄,您个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王元:邓稼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我的感悟是: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让中国人站起来了。

冰糖越煮越甜吗(冰糖以甜渡苦回味尤甘)(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