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

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1)

提起微博,一度,很多人认为它不行了,要完蛋了,而我当时倒不觉得微博要完,但是也感觉发展瓶颈突破很难啊。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打脸啊,此后是微博业绩一飞冲天,成为近一轮中概股舵手级股票,曹会计也跟记者们谈笑风生,当年如何艰难,又是如何走出困境。

投资不是较劲,不是争面子,要善于自我打脸,何况,当时看衰微博可谓潮流,所以,这个脸打的不孤独。今天想想,当时很多逻辑就可笑了,比如把当时崛起速度势如破竹的微信与微博相比,这不关公战秦琼吗?完全两种产品形态。而那个时候,微博似乎又有些迷茫,各种方向尝试,有个版本让我记忆深刻,将不起眼的私信功能突出,似乎想往微信这样的模式靠。和很多迷茫期的公司一样,一个公司得认那诡异的“基因”这个东东,新浪的龙兴之地是门户,是媒体,我还记得我刚接触网络的时候,用电话线接入(暴露年龄不客气啊),在新浪上激动的了解国内国际大事的日子。

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2)

所以,微博终于还是回到了正轨,微博没法变成微信,试图变成微信才是找死,因为市场只需要一个微信,但是同时需要一个微博。微信可以加强个人交流,可以建群,可以发朋友圈,但是,始终无法达到微博那种实时性的,围绕一个主题,天涯海北一起交流的“广场”的感觉。所以,一场球赛,你可以在新浪体育不断实时转发的动态下面,一起探讨一起撕,这种实时快速交流的快感是微信无法取代的,你在微信朋友圈不停刷屏看球感受试试,等着被更多人加入“不看他的朋友圈”吧。

产品气质找对了,定位靠谱了,商业模式自然就摸透了,与商业化上谨慎无比的微信相比,微博有种敢想敢干的气魄。所以,微博的产品演进过程经常大刀阔斧,多路出击,同时被不断吐槽,但是这种风格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界“先做到再做好”的风格,特别在自媒体平台商业化上,可谓以犀利的风格走出了非常成功的路子。于是,微博开始不断拿出靓丽财报,股价也扶摇直上。在本次财报发布前,过去一年,新浪股价近乎翻番,这可比大家津津乐道本已涨幅惊人的阿里、腾讯还凶猛啊。

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3)

当然,业绩高增长,股价不断攀升过程中,投资者也是纠结的,总担心增长和股价到头,这也让微博近期的财报很受关注,也很关键。还好,最新发布的2017年2季度财报,微博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主要数据都超出预期,速览下主要数据:

净营收2.5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超过公司2.4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的预期。

广告和营销营收2.1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 其他营收35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

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73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合每股摊薄净收益33美分,上年同期为12美分。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为86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盈利为38美分,上年同期为16美分。

调整后EBITDA(扣除利息、税金、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为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相对净营收的利润率为41%,上年同期为26%。

2017年6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s)为3.6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92%为移动端用户。2017年6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s)为1.5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6%。

从同比来看,大都有大幅上涨,特别核心的营收数据上,超出2.5亿美元的预期。事实上,梳理微博再次崛起的脉络,核心就是微博知道怎么赚钱了。从微博早期披露的数据看,强调的往往是用户增长,用户活跃,但是,特别微博作为一个很中国的应用,用户增长总有瓶颈,所以,营收才是关键,这是一个横向纵向都大有空间可挖的维度,也是企业发展之本。显然,微博营收的核心还是广告,听上去不够高大上,但是谷歌、Facebook被渲染的那么高科技,赚钱也是靠广告啊。所以,微博找对了符合其媒体属性的产品路径,也就可以充分调动其资源的效率,巩固并不断挖掘流量优势,在此基础上,营收自然更有长期增长的空间。

从数据看,微博特别强调了其在中小企业广告收入的增长,2.051亿美元的营收构成了总营收的主要部分,同比增长不但高达85%,比上一季度的1.615亿美元相比,也涨幅可观。当然,对于这个环节,微博广告的转化率,有争议,整体看就是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方面微博如果加大投入,特别加强对大数据的挖掘,相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效率上,还是值得期待的。

中国互联网界这几年生出了些莫名其妙的精英意识,在这种思路下,微博显得似乎不如腾讯、网易的产品“优雅”,但是却很接地气的快速迭代,迎合用户需求。微博提供的是一种更公开,广阔的公共空间,特别对于需要进行公众传播的人或者机构,你可以在微信维系你的私人网络,但是也需要微博去拓展你的公共空间。而对于网民来说,当手机响起一条涉及公众人物或机构的新闻的时候,相当多的用户,所做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去微博直接找到涉及的对象账号,无论挺还是骂,这里都是用户永远需要的表达空间。

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4)

比如《战狼2》那么火,我又没吴京微信号,但是,去微博表达一下支持总是可以做到的,很多人就是以这样的心理,一起在微博构成一种所谓“想象的共同体”,是的,这是真刚需,这是真流量,这真能赚钱。而尽管很多垂直型的应用,理论上都可能切走微博的流量,但是用户却又需要一个整合性的,广场性的平台,在这方面,我相信微博的优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与所谓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社交网络相比,这是一种隐性的护城河。

微博财报第一季度(我们需要私密的微信)(5)

财报发布后,微博的股价在开盘一段时间,来了个过山车,先是暴跌,接着反弹,最终收涨。其实,这体现的是微博股票本身一直以来的特点,那就是高波动性,如果你拉开微博股票走势的日K,会发现大开大合,暴涨暴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对于微博这样一只体量近200亿美元,体量大但是还不是巨大,又保持高增长的公司来说,估值是个充满争议的事情。另外,正如前面来说,微博到底有“护城河”吗?这也是个有争议的事情,与苹果手机这样看得到的体验技术优势、微信这样的人际关系纽带相比,微博的形态看起来似乎缺乏技术上的“干货”,不够让人感觉踏实。但是,也正如前面所说的,人们永远需要一个广场式的公共参与空间,而微博正是凭借其媒体传统和运营优势,整合了相关资源,打造出了这种空间,单看一个局部,好像就那么回事儿,但是整合成一个体系,这可也是不容易复制的能力和优势,而且我认为这种优势还将维持下去。

作为一个广场,微博一直在尝试着在其中单点的进一步突破,比如短视频。接下来,预计微博还会进行更多类似尝试,这是对微博管理层战略决策的考验,资源是有限的,机会成本总是存在的,对于微博这样的产品,长期发展中,这种决策确实很关键。而从财务角度,我倒是对曹会计不担心,特别其中小企业广告上,增长空间还很大,接下来,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精准度,打消一些害怕微博作为广场,用户“过杂”的疑虑,这方面如有不断提升,从财务和资本杠杆角度来看,都将是对股价的有力促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概股今年以来涨势迅猛,已经积累了不少浮盈丰厚的“获利盘”,目前正处于一种资金推动的“欲罢不能”的敏感阶段,退,舍不得怕踏空,进,不踏实怕调整。加之,美国市场中概股向来有高波动的特点,随着传统美股调整高发秋季的到来,如果有些事件驱动,很可能给特别已经获利的投资者锁定收益的“理由”,对此,中概股的投资者有理由对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充满信心,但是在短期投资上还需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