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

第三篇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1)

近日在非洲大陆的南非开普敦发生了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两个黑人少年在泳池游泳遭多名白人围攻。为什么在现今这个普遍明白种族歧视是不正确的时代里面还会产生这样的让人无语的冲突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非这个国家的南非种族隔离问题。

剥夺选举权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2)

1950年,马兰宣布国民党打算设立一个“有色人种事务部”。马兰的接任者约翰内斯·格哈杜斯·斯揣敦剥夺了黑人和有色人种在开普省的投票选举权。其上一届政府于1951年向议会提出《代表分离法案》;

然而,四名投票者——哈里斯、弗拉克林、科林斯和艾德加·迪恩在法庭上质疑该法案的正当性,并得到统一党的支持。开普最高法院支持该项法案,但由于上、下议院的联合会议中有三分之二的议员被调去修改宪法的刚性条款,上诉法院推翻了最高法院的裁决,裁定该法案无效。

随后,政府在1952年提出了《议会高等法院法》,赋予了议会驳回法院裁决的权力。开普最高法院和上诉法院宣布此项法案无效。

1955年斯揣敦政府把上诉法院的法官人数从5名增加至11名,新任命的法官都是支持民族主义的。同年,他们制订了《参议院法令》,把参议院的席位从49个增加至89个,并且调整为国民党能控制其中的77个席位。

1956年,上、下议院召开了一次联合会议并在会上通过了《代表分离法案》,有色人种投票者从原来的普通选民名单被移至一份新的有色人种选民名单。投票后,参议院立即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参议院法令》在最高法院受到质疑,但不久前扩大的上诉法院都是支持政府的法官,因此支持该法令以及移除有色人种选民名单的法令。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3)

1956年的法律批准有色人种选举四名白人进入议会,但一部1969年的法律废除了这些席位并剥夺了有色人种的投票权。由于亚洲人在此时不享有投票权,因此白人是当时唯一拥有选举权的种族。

南非白人间的联合

南非成为一个共和国之前,南非白人在政治上主要分为两派:以荷裔白人(即阿非利卡人)为主的亲共和主义保守派,以及英裔白人为主的反共和主义自由派,而两次布尔战争的历史遗留仍对一部分人产生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亨德里克·维沃尔德总理立即呼吁英裔和荷裔白人改善关系,增进团结。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4)

他声称目前唯一的分歧是是否支持种族隔离制度,民族分歧不再存在于荷裔和英裔白人之间,而在于白人和黑人之间。大部分荷裔白人支持所有白人站在同一阵线上,以保障自身安全;而英裔选民却意见不一——很多人反对共和制,在纳塔尔省形成了多数“反对”票。

后来,部分英裔人士意识到白人需要联合起来,因为他们认为非洲其他地区的去殖民化趋势正不断增强并为此感到忧虑。当时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发表的讲话“变迁之风”让英裔白人觉得英国已经遗弃他们。更多的保守派英裔人士选择支持维沃尔德首相;其余的人在纠结是否保留与英国的关系并对英国皇室保持忠诚,他们对英国与南非国籍之间的两难抉择感到恼怒。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5)

尽管维沃尔德尽力将这两个白人团体联合起来,但是随后的投票表明他只获得了少数人的支持,也就是说很多英裔人士还是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所以,维沃尔德并不能把白人团结起来,英裔和荷裔白人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

“黑人家园”

强迫迁徙,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政府实行“重予安置”政策,强迫人们搬到指定的“种族分区”。

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迫搬迁,受牵连的人群包括由于贫民区清拆计划需要搬迁的人、白人农场的佃户、所谓“黑点”(黑人在白人区拥有的土地)的住户、住在黑人家园附近镇区的工人的家庭成员、包括成千上万西开普人在内(西开普被定为“有色人种劳工特惠区”)的城区“过剩人口”。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6)

50年代最广为人知的一次种族迁徙发生于约翰内斯堡,当时60,000人被迫迁至“索韦托”新城镇(其名源于“西南部黑人居住区”的首字母缩写)。

1955年以前,索菲亚镇(地处约翰内斯堡郊区)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允许黑人拥有土地的城镇之一,并逐渐发展成一个多种族共存的贫民区。随着约翰内斯堡的工业发展,索菲亚镇成了一群快速壮大的黑人劳工的安居之地,因为这里生活便利、临近市中心,设有约翰内斯堡内唯一一个对黑人孩子开放的游泳池。

索菲亚镇是约翰内斯堡历史最悠久的黑人居住区,对于镇上50,000名黑人居民而言,无论是其十足的活力,还是独特的文化都具有实质的象征意义。尽管非洲人国民大会强烈抗议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注意,但索菲亚镇还是按照“西部地区迁徙计划”于1955年2月9日进行了迁徙。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7)

一大清早,全副武装的警察将居民赶出家门,把他们的行李装上政府的货车,将居民运到离市中心13英里(19公里)的一个名为“米朵兰”(意为大草地)的地方,这是政府在1953年买下的。米朵兰成了新规划的黑人城区“索韦托”的一部分。

而索菲亚镇被拆除重建,成了白人居住的市郊,取名为“翠昂夫”(Triomf,在南非语中意指“胜利”)。这种强制拆迁的行动一直持续了几年,遭殃的也不只是非裔人群。如在德班的卡托区和开普镇的第六区,根据1950年《种族分区法》的规定,55,000名有色人种和印度人被迫迁至开普平原区各镇。同样根据《种族分区法》的规定,将近600,000名有色人种、印度人和中国人被迫迁移。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8)

约40,000名白人也被迫迁居,因为部分土地由“南非白人区”变成“黑人家园”,而被赶走。

“小隔离法”,国民党通过了一系列被称为“小隔离法”的法律。第一部是1949年第55号法令《禁止跨族婚姻法》,严禁白人与其他种族的人结婚。1950年第21号法令《背德法修正案》(1957年第23号法令修订本),禁止白人与非洲人、印度人或有色人种之间“非法的种族间交往”以及“任何违背道德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除非有许可证,黑人不可以在“南非白人区”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他们必须回到“黑人家园”并在那里营商和就业。交通和市政设施须分开使用——黑人巴士停在黑人巴士站,白人巴士停在白人巴士站。火车、医院和救护车都是分开使用的。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9)

由于白人病患较少,而且白人医生偏向于到白人医院工作,因此白人医院的条件远比常常病患过多、医护人手不足的黑人医院好得多。黑人不能在白人区生活或工作,除非他们持有通行证。只有享有“第十章”权利的黑人(二战前移居到城市的人)可不受此规定的约束。一个通行证只允许通行到一个地区(通常是一个镇),限制持证人只能到获批的那个地方。

没有有效证件的人会因非法移民而被拘捕和审判,随后会被驱逐出境,同时该非法移民的雇主会因聘用非法移民而被告。警车会巡逻白人区,查捕没证的黑人。黑人禁止在南非白人区雇用白人。

黑人和有色人种(混合)工人的工会早在20世纪初期就存在,但一直到80年代改革时才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黑人工会运动。在种族隔离制度下,工会是种族隔离的。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10)

54个白人工会,38个印度人和有色人种工会以及19个非洲人工会。《工业调解法》(1956)规定禁止创立多种族的工会,并企图把现有的多种族工会按种族拆分成独立的分支或机构。

20世纪70年代期间,南非政府对白人儿童的人均教育资金投入是班图教育系统(南非白人区的黑人学校的教育系统)的黑人儿童的十倍。1959年后,高等教育也分别在不同的大学和社区大学进行。

黑人家园里创办了八家黑人大学,其中西斯凯(现在的东开普)的福特哈尔大学只接收母语是科萨语的学生。索托语、茨瓦纳语、佩迪语和文达语为母语的学生被安排到位于特伏鲁普的新成立的北方大学学院就读,而另一家新办的祖鲁兰大学学院专门接收祖鲁学生。有色人种和印度人分别在开普和纳塔尔有其对应的学校。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11)

每个黑人家园控制其自身的教育、卫生和警力系统。黑人严禁买烈酒,他们只能买国家生产的劣质啤酒(尽管此规定后来放宽了)。公共长椅是种族隔离的。公共游泳池、一些人行天桥、电影院内的停车位、墓园、公园和公厕都是分开使用的。

白人区的电影院和戏剧院不允许黑人进入,而黑人区几乎没有电影院。白人区绝大部分的餐馆和旅店不接待黑人顾客,除非是员工方可入内。按照1957年《教堂本地法修正案》的规定,严禁黑人进入白人教堂礼拜。

为什么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种族歧视居然依旧存在)(12)

教堂是少数几个不受相关法律约束、允许种族共存的地方。年收入360兰特或以上的黑人须缴税,但白人的纳税门槛是黑人的两倍(年收入750兰特或以上的白人才需要纳税)。然而,白人的税率比黑人的要高得多。

农业用地以及很多价值极高的住宅用地。大部分黑人在“黑人家园独立”时被剥夺了南非的公民资格,他们再也无法申请南非的护照。黑人很难满足护照申请资格,而且政府认为持有护照是特权,不是权利,因此政府也并没有给很多黑人印发护照。种族隔离制度已渗透在文化和法律中,并由大多数主流媒体牢固地确立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