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

在我国古代,各朝都编撰有史书,后世将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二十四部史书统称为二十四史,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虽然在公元1921年时,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从而使得这本史书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多数地方并不认可《新元史》,因而不将《新元史》列入其中,并改将《清史稿》列为所谓的“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1)

而无论是“二十五史”还是“二十六史”,其中大部分史书都是以“朝代”加“书”字来命名的,比如《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旧唐书》、《新唐书》与《隋书》,又或者是以“朝代”加“史”来命名的,如《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与《明史》。而在这其中,除了最初的《史记》之外,命名最为奇特的就要数《三国志》了,因为《三国志》既不是以“书”命名的,也不少以“史”来命名的,而是以“志”来命名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陈寿以“志”来命名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呢?

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2)

简单而言,《三国志》之所以不叫《三国书》,主要是因为它并不是一本书,它是由《魏书》、《吴书》和《蜀书》集合而成的,正因如此,它不能单单以所谓的“书”来命名。如果复杂一点来说,在古代,史书的体例大概分为“书”与“春秋”两种,所谓“书”讲的是一个政治团体内部的事情,比如《夏书》、《商书》、《周书》等等,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已经缺失,因此这些后来都只剩下了后人总结而成的《尚书》。而“春秋”则是编年记事,这种体例是不限定政治团体的,因此《春秋》虽然是鲁国纪年,但是也会记录其他国家的事。

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3)

而后世所熟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魏书》、《蜀书》与《吴书》等其实都是属于第一种体例,包括后来的《晋书》等等,都属于这一体例之中,然而在中原发生战乱,国家处于纷争的时候,这种方式的史书就很不好记载了,比如前五代时期和后五代时期,在这种时候,就必须要扩大范围,而《史记》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而且把“书”这种单个政治团体,最终扩大成某个时间段所有政治团体的汇编,也就是后世我们熟知的“纪传体”的记录方式。

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4)

《汉书》以后的史书基本都参考了“春秋”编年的优点,同时加入了“本纪”编年,而《史书》不仅加入了“本纪”编年,而且还扩大了政治实体,而后世学者也学习此类方法,于是“书”就成为了“史”。而陈寿之所以称三国这段时间的史书为《三国志》,只能说是陈寿的个人喜好罢了,毕竟陈寿除了写《三国志》外,还写了一本《古国志》,可见陈寿对于“志”这个字还是很是喜爱的。

三国志属于历史书吗(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为何不叫三国书呢)(5)

笔者认为,陈寿没有将《魏书》、《蜀书》《吴书》合起来称作《三国书》,本就是个人喜好的一种表现,没有特别含义,从本质上来说,《三国志》也是史书,自然能列于二十四史之中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