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闻一多简介(走进生活了解诗人闻一多)

闻一多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学者,他更是打破封建礼俗的伟人。我对闻一多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课堂上,停留在他的作品中,但是对于他更多的生平经历却是所知甚少。尤其是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之后,会觉得自己知识面愈发狭窄,很多先人前辈们的故事,还是了解太少。

爱国诗人闻一多简介(走进生活了解诗人闻一多)(1)

但是这本《闻一多和自己的歌》让他从历史中走了出来,走到了鲜活的生活中来。

文学就是这样,创作者走到生活中去,才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我们总是沉溺于爱情故事,尤其是伟人们的爱情故事。曾经李大钊的爱情了、屠呦呦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现如今,阅读闻一多的故事,更是让人艳羡。

我们总是会从教科书上去认识伟人,、认识学者,也会在课堂上分析文学作品背后的深意,解读诗歌的内涵,但当我真的读了这本《闻一多和自己的歌》才彻底明白那句,“文章写完了,就独立于我思想之外了。”通过闻一多长女对闻一多生平的讲述,以及对她父亲诗歌的解读,才明白,原来闻一多不只是我们课本上的样子,他也是从生活中来,走到了文学世界去的。

爱国诗人闻一多简介(走进生活了解诗人闻一多)(2)

闻一多的思想启蒙源于家庭。他于1899年诞生于湖北浠水县,当时闻家是一个书香世家,他们家族始终以读书为荣,闻一多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大,也受到了书香气的熏陶,因此他从小沉醉于诗书。

大抵是天赋,闻一多自幼读书便其他的孩子要优秀,年仅13岁,他便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也奠定了他此后的职业生涯。闻一多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在学校里他是有名的诗人,在家里,甚至在结婚当天也以书为友,捧着书不肯撒手。也正是他的这份痴心,推着他走向了文坛,成为了新时代的诗人。

越是热爱读书的人,思想越是开化,闻一多就是如此。

他不仅仅是自己热爱读书,也会不断敦促他的妹妹读书,敦促自己的妻子读书。远去海外,他不忘来信叮嘱自己的父亲,一定要送妹妹和妻子去学堂,他渴望看到自己身边的女子拥抱知识。他的举动是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更是为女性解放推波助澜。不仅如此,他还曾去信给自己妻子的家人,叮嘱他们不要给自己未来妻子裹脚。这样的他又是十分令人着迷的,让人明白了那个时代这样的人的伟大之处。

诗人是敏感的,感情是细腻的。从闻一多女儿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的闻一多。

在那个时代,思想开化的萌芽期,闻一多虽然反感包办婚姻,但是他仍旧是对自己的妻子呵护有加,了解了自己妻子和自己一样,热爱文学,思想开放,更是对自己妻子心生情愫。出国前同妻子约定要及时通信,他也做到了。

除此之外,读到他写的《也许》才明白,这首诗背后的真正感情,起于怀念自己的妹妹,又将诗歌延伸到了更深层含义。远在异国他乡,自己的妹妹去世,是切肤之痛。

他的感情是真切的,更是让人动容的。

爱国诗人闻一多简介(走进生活了解诗人闻一多)(3)

后来,闻一多逐渐走向了事业,他为祖国思想的开化而奔波,为祖国的出路而努力,他企图用笔杆子来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企图用自己的诗歌激起那些装傻的人们的斗志。他们一直都在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也在用行动证明祖国有救了。

在那个时代,每一个伟人都是为祖国而奋斗,我们赞扬的也是关乎于他们的壮举,但其实,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为国家谋出路,更在于他们在与生活做反抗,在用自己牺牲生活而为社会解放做努力。

这样一位伟人,在1946年7月15日,倒在了做演讲的路上,年仅47岁。

他为国宁不屈,为时代而发声,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都不会褪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