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三种人群边管控边排查(三查八有一提示)

迁西“三查八有一提示” 守好防控第一关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杨树敏、罗振洪) “社区疫情防控点多面广、任务艰巨。‘三查八有一提示’来得太及时了,为基层排查防控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2月6日,迁西县栗乡街道山庄里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小全正在景忠花苑小区疫情防控检查站值岗。作为一名基层防控人员,她对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制定落实疫情防控检查站“三查八有一提示”和居家医学观察“七个一”工作机制深有感触。

山庄里社区,共有28个小区,4123户居民,老旧小区多,人员情况复杂。何小全清楚地知道,社区防控是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关,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政策支撑,整个疫情防控恐怕会出纰漏。

农村和社区,既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更是关键环节。迁西是唐山市唯一的纯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山沟多、河流多、路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异常艰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控形势,迁西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认真总结前段工作经验,将工作重心和防控重点下沉到基层村居,于2月初创新性建立了以疫情防控检查站“三查八有一提示”、居家医学观察“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坚决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疫情防控检查站实施“三查八有一提示”:“三查”,即查人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温是多少;“八有”,即有值守岗位职责和值班安排表,有警戒线和桌椅,有公告和明白纸,有来访登记本,有口罩等防护用具,有消毒设施,有党旗、党徽,有志愿服务红马甲、红袖标;“一提示”,即提示群众少走动、少接触、少聚集。居家医学观察实施“七个一”:发布一个村居公告,告知“六类”人员主动到村居登记、自觉隔离;制作一个提示牌,在门口显著位置张贴隔离提示;成立一个责任小组,明确包联干部、医务人员;每人一个口罩,做好隔离防护;准备一个温度计,明确专人负责隔离家庭成员的体温测量;填好一张表格,记录好每天两次的体温测量时间及体温;发放一张明白纸,说明隔离时间、缘由及注意事项。

机制的出台,很好地规范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在疫情防控检查站值守的兴城镇沙岭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瑞波介绍:“‘三查八有一提示’,不仅让基层检查站值守人员知道了‘干什么’和‘怎么干’,还通过我们的宣传变成了进出人员的自觉行动,有效提升了管控效果。”太平寨镇一村66岁的老支书郭安感慨地说:“居家医学观察‘七个一’,为各村提供了行动指南,为防止疫情扩散增加了一道厚实的防护层。”

好的机制,需要更好地落实。为此,迁西实施县乡领导干部包联,做到疫情检查站、居家隔离相关工作乡镇街道有人分包、村居社区有人分管;实施督导问责,县纪委监委派出巡查小组,全天候、不定时对村居机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巡查;下发了《关于敦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危重点人员认真履行法律义务的通告》等,以法律武器护航疫情防控工作正常高效开展。

机制的落实,需要党员干部的担当。迁西在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我和群众在一起,共同防控抗疫情”活动。把疫情防控作为砥砺初心的战场、检验作风的考场,让党旗在每一个村居高高飘扬。栗乡街道民康里社区交通局家属院老党员刘英、杨圣好、高凤立、郭营芝不顾年老体弱,自报奋勇到检查点执勤;旧城乡郭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润芝带领全村党员顶风冒雪,轮流到检查站值守,坚决把好村庄疫情防控的大门;汉儿庄乡漆棵岭村70岁老党员孟宪新不顾家人和村干部劝阻,坚持到检查点值班……在漫天飞雪中迎风飘扬的党旗、熠熠闪光的党徽、爱心涌动的红马甲,已成栗乡大地一道最美的风景。

机制的落实,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同心协力。在党员干部的感召之下,普通群众也自觉加入疫情防控队伍:滦阳镇铁门关村妇女刘秀丽每天坚持把热乎乎的姜汤送到检查点执勤人员的手中;渔户寨乡黄槐峪村低保户刘启满刚做过胃部切除手术,依然主动要求到检查点值班;上营乡上营村村民艾文芝自报奋勇,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深入落实“三查八有一提示”等工作机制过程中,在广大干部群众英勇顽强的有力阻击下,迁西上下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加坚定。

成华区三种人群边管控边排查(三查八有一提示)(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