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

近年来,"考研热"愈演愈烈,每年的考研大军浩浩荡荡,成功考上者自当要付出诸多心血。这其中,有辛勤的汗水,有失意的泪水,有落榜的不甘,有再战的不屈,更有成功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几位即将步入研究生生活,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优秀学子。

1.行政法学院2016级刘欣——考研至北京大学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1)

刘欣,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16级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喜好阅读闲书,如关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的书。她认为,一些"无用"的书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带领人穿越黑暗。

在刘欣看来,考研首先是一个自主做出的决定,然后放手一搏,无论成功与否,这一年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品质已是一笔财富。考研是个体力活,需要有相当强的韧性和耐力,需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她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这一年也是她大学中成长得最快的一年,积累得最扎实的一年,生活得最充实的一年。

2.国际法学院2016级姜旭阳——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2)

姜旭阳,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6级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曾获得和夏奖学金、多次校级综合奖学金。英语基础扎实,取得六级558分、雅思7.0分的成绩。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曾任国际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课余时间喜欢通过广泛阅读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姜旭阳看来,考研带给他最大的感受是,只要考生踏踏实实学,其他意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真的很小。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通过阅读对该学科形成自己的认识,才能对某争议形成自己的观点,只有大量地阅读并大量地思考,"法学思维"才能在脑海里落地生根。此外,更要劳逸结合,调整心态,而决定院校以后,坚定决心向着目标努力,最终的坚持就是胜利。

3.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陈婷——考研至吉林大学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3)

陈婷,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学生,被吉林大学录取。大学期间获得过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校级综合奖学金一等奖、校级综合奖学金二等奖和校级综合奖学金三等奖各一次。曾获得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陈婷认为,考研学习要注意方法,视频学习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得知重点、难点及方法;此外,每天安排好相应的时间学习相应的科目,根据自己各科强弱程度来安排各科学习时间,也能事半功倍。她说,"每条路都有不易,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最后内心无憾即可!"

4.商学院2016级黄歆——考研至西南财经大学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4)

黄歆,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2016级学生,被西南财经大学录取。大学期间,踏实学习,曾获校级综合奖学金;热爱辩论,加入了院辩论队。曾获学校天伦杯校园辩论赛"优秀辩手"称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曾参与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的调研项目。

黄歆从2019年3月就开始准备考研,了解专业和学校,确定考研方向。在她看来,考研学习中,合理的规划一方面可以提升学习效率,控制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增强获得感、成就感,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新鲜感。同时,考研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过程,每个人的习惯和学习效率不同,盲目效仿他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此外,坚定信念很重要,当遇到瓶颈的时候,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5.经济法学院2016级苏世伟——考研至西南政法大学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5)

苏世伟,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016级学生,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绩点3.5/4.0,得过几次校级综合奖学金。从大一到大四,均担任学生干部。平时喜欢交友拍照读书。通过法考、英语四六级。

在苏世伟看来,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备考是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所以需要发掘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考研是一场长跑,在这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以继续前行。无论是法考还是考研,本身都是一个注重基础的过程,日拱一卒,积跬步而至千里。他认为,考研既是挑战,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一个转折点,如果结果不尽人意,至少为此拼搏过,就没有什么遗憾。

三次考北大的人如何获得奖学金(成功考研至北大)(6)

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他们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为梦想而努力,为向往的未来攀登,终获成功。他们是步履不停的奋斗者,也是西南政法大学万千学子的缩影。未来,愿每一位西政学子,都能乘风破浪,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关注"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