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1)

经典国学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国学的各式解读也层出不穷。近年,《弟子规》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本由清朝李毓秀所著的教导后人之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人都将其作为教育孩子的必备读物。然而在这本国学之中却隐含着些许不适宜之处,使之难以称为真正的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徐晋如就曾反对说:"《弟子规》这颗大毒草有害无益,假国学害死人。"

一、教化子女盲目遵从父母安排

《弟子规》一书中的内容或许在当时的清朝看来有些借鉴价值,但放在如今,书中的许多地方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弟子规》中用了极大的篇幅来规范与父母相处时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看似是合理的,但仔细分析,这些观点其实存在着大问题,本文就来"扒一扒"弟子规这颗大毒草。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2)

在入则孝一篇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强调作为子女要严格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要孩子做的事,孩子必须毫无疑义立即去做,父母的责备和教导也必须全盘接受。

这是《弟子规》中开篇就不合理之处,子女对父母孝顺自然是必须做到的,但其说法未免太过笼统。若是其父母的要求行为有悖常理,那么子女也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吗?

倘若子女因为盲目的孝顺无条件的听从父母的任何命令,那这个孩子就丝毫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3)

而"亲有过,谏始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则更是荒谬。父母有了过失,子女不但不能指出,还要在父母心情愉悦的时候才可以和父母沟通

若是父母不听,子女还要哭着请求父母改正,即使遭受到父母的鞭打,也需欣然接受不能反抗。这种行为难道不正是助长了父母的不端行为?若子女苦苦恳求父母未果,又怎能令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所在呢?

子女与父母之间,尊敬是首要的,但与此同时更应互相监督,共同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盲从父母,只知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这是《弟子规》中实属不妥的地方。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4)

二、过多约束年轻人的行为

1、倡导青年不远行

《弟子规》除却教化子女无条件听从父母外,还企图束缚人身自由,提倡父母健在时应该"局有常,业无变"。这丝毫没有从现实考虑,年轻人要忙于为生计奔波,如何能够做到一直从事同一份工作,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若是长期拘泥于自家周边的地方工作,怎么能开拓眼界,获得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对于贫苦的人家来说,更需要到外地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这一条恐怕只会禁锢想要外出寻求机遇的孩子,使他们在父母与生计之间左右为难。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5)

除此之外,书中还写到了"丧三年,常悲咽",这在封建年代确实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往往很多人经历了多年摸爬滚打,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官职,却因为父母离世而要回乡守丧三年

等他再回去之时,恐怕原来拥有的一切都不再属于他了,这等同于人生将要从头再来,而人生又有多少年华经得起耗费呢。这样一来,身为人子,不仅要经受失去至亲的痛苦,或许还会面临生存的危机。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6)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便是子女能够拥有稳定的生活,倘若因为要遵守这样的规矩而陷入困境失去工作,不就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了吗?

孩子若不遵守规矩,势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反之,三年后,外界的局势早已发生变化,难以再度融合到过去的环境中。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7)

2、太过重视尊卑观念

《弟子规》中还太过于强调尊卑观念:"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晚辈对长辈只要足够的尊重即可,可《弟子规》却要求作为晚辈,当长辈没有吩咐时就应当站在一旁等候,等待长辈离去百步后才可以离开。

这已经不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相处,而是贬低了晚辈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这严重限制了年轻人的自由,使人们在教化之下只知遵从长幼尊卑,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8)

三、受到封建思想的迫害

1、观点有失偏颇

《弟子规》的一些观点也有失偏颇,如"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他认为如果磨墨时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如果字写得潦草了,说明内心浮躁,没有专心致志的学习。

这种武断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仅仅从墨的和字体的状态怎么能够轻易下定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写出足够端正的字体,学习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否真的有所收获只有自己清楚,他人的三言两语又如何能判定是否真正学有所得呢。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9)

2、偏离孔子思想的初衷

《弟子规》虽然是受到了孔子著作的启发而创作却严重偏离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提倡的是张弛有度的仁义礼教,在教导人们以礼待人的同时也鼓励人们保留自己的思想与个性。

李毓秀却在《弟子规》中加入了自己的封建观念,盲目且武断的妄下论断,这有悖于孔子思想的初衷。

《弟子规》除了控制人的思想外,更是对人的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若是越来越多的人盲目遵从,势必会失去自己本身的特点而遭受封建思想的摧残。这种所谓的国学并不是真正的国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国学经典弟子规解读(国学大师徐晋如)(10)

《弟子规》中的许多条条框框是封建时代留下的迂腐之言。它极大程度上剥夺了人们追求自由的权力。可见李毓秀受到了封建社会控制下君权父权的影响,循规蹈矩的遵守着他所谓的君子作风。

这样的国学实在不应该荼毒现代人的思想,人和人之间应和谐平等的相处,抛去那些繁文缛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国学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