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

有一天王娇鸾和曹姨在后园里打秋千。正玩儿的高兴,忽然看见院墙缺口处有个美少年扒着墙头观看,嘴里连声喝彩。王娇鸾心里慌得一批,满脸羞红,推着曹姨的背,带着侍女明霞回房里去了…….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1)

天顺初年,广西苗蛮作乱,朝廷各处征调军马围剿,临安王指挥王忠因为天气原因,违了期限,被降了官职,调任河南南阳卫中所千户,王忠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娇鸾,次的叫娇凤,十八十六年纪。娇凤自幼许配了人家,只有娇鸾不曾许配。王忠夫人姓周,周氏有个姐姐死了曹姓丈夫,周氏就接她来陪伴外甥女,家里人都叫她曹姨。

王娇鸾从小冰雪聪明,通读书史,能出口成章,举笔成文。父母因为喜欢她,更加慎重,不肯让她轻易嫁人,所以深闺中不免孤独,多愁善感,见了月缺花残,也不免潸然泪下。只有曹姨跟她合得来,她的心事,有时候瞒着父母,却不瞒着曹姨。

却说那日王娇鸾看见有人偷看自己打秋千,羞的一批,回了房间,那墙上偷看的美少年翻墙进了园子,看着秋千尚在晃悠,空气里余香不散,正在心驰神往,忽然看见草丛里有一香帕,赶紧捡起来,如获珍宝。刚翻墙出去,听见有人出来,正是那侍女明霞,在草丛里到处寻找。少年就说道:“小娘子,香帕已入我手,别再找了。”明霞赶紧到墙边道个万福,说:“相公想必捡了我家小姐的香帕,请还给我吧,先谢过了。”那少年猜着是小姐之物,就说道:“既然是小姐之物,就让小姐来讨,我才肯还。”明霞问道:“相公在哪里住,姓甚名谁?”那少年答道:“小生周廷章,苏州府吴江县人,父亲任司教之职,我们就住在你家隔壁。不知你家小姐芳名?”明霞道:“小姐娇鸾,主人爱女,我是她贴身丫鬟明霞。”廷章又道:“小生有诗一首,麻烦转交给小姐。”廷章去了片刻,拿着诗出来交给明霞,明霞要香帕,廷章说等小姐回复了音讯才能给。明霞没有办法,只得拿了诗回复去了。

鸾小姐当时见了那美少年,虽然害羞,心里也很有好感,心中想着:“好个俊俏郎君,要是嫁了此人,也不枉了今生今世。”忽然看见明霞噘着嘴走了进来,问她找到香罗帕没有,明霞说被那个少年捡去了,跟他要不肯给,却写了一首诗让交给你。他叫周廷章,吴江县人,父亲是司教,随任在这里,隔着墙就是他家,说要香帕,让小姐自己讨。说着把写了诗的桃花笺交给小姐。小姐见了这诗,心里先有三分欢喜。打开看了,是一首七言绝句:

帕出佳人分外香,

天公教付有情郎。

殷勤寄取相思句,

拟作红丝入洞房。

这娇鸾偏偏是个才女,就吃这一套,马上去拿了薛涛笺,也和诗八句:

妾身一点玉无瑕,

生自侯门将相家。

静里有亲相对月,

闲中无事独看花。

碧梧只许来栖凤,

翠竹那容入老鸦。

寄语异乡孤另客,

莫将心事乱如麻。

明霞拿了诗出去,廷章早就在墙边等着了。明霞又要香帕,廷章还是不给,说还有诗捎去。明霞见不给香帕,就说不给送诗,廷章赶紧拿了一支金簪相赠,明霞只好拿了诗回去。一来二去,俩人诗歌酬答,渐渐感情深厚,来往不绝。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2)

有一天,娇鸾看了来往诗歌,放在书几上去梳头,曹姨进来正好看见了周廷章写的诗,拿起来读了,大吃一惊道:“娇娘有了西厢之约,为何还瞒着我?”娇鸾就说了实情,虽然有诗歌往来,并无其他事儿,请姨娘放心。曹姨说道:“周生是江南才俊,门户又相当,为何不让他遣媒说合,岂不是美事一桩?”娇鸾点头说是。于是就又写了一首诗,暗示他上门说亲。

周廷章马上领会了意思,假装是父亲的意思,让父亲的手下赵学究去上门提亲。王千户也觉得周生才貌相当,但因为娇鸾是爱女,又精通文墨,自己很多来往文书笔札,都靠着女儿帮忙,少她不得,所以迟疑着没有答应。

周廷章听说被拒绝了,心里极不痛快,就又写了诗寄去,表达了郁闷之意。王娇鸾看了来诗,也写了一首诗劝慰,说如果不能通婚姻,此生愿意做个干兄妹,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来生也许就修够了。

周廷章看了诗,文采风流,丝毫不亚于自己,非常佩服,看到最后说的“干兄妹”,忽然心生一计。周廷章想到王夫人和自己同姓,何不拜她为姑,这样就可以往来,看准机会行事,就方便接近王娇鸾了。两家本来就是邻居,家世差不多,这事儿一提出来就成了,周廷章备了礼物上门,谦逊热情,博得了王家的一致好感。这样一来,王娇鸾成了表妹,俩人在席上就开始眉来眼去,吃完酒饭,各自欢喜散去。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3)

见了一面之后,王家把书室借给周廷章读书,却将内宅锁了门,咫尺之间,反而更不方面通书信了。王娇鸾已经动了情,现在见不了面,音讯难通,心情一郁闷就病了,找医生看了两次,毫无效果。廷章问了几次表妹的病情,王翁也没让他进去探视。廷章想了个办法,说自己久住江南,也通些医药病理,不如给表妹看看脉。王翁跟夫人说了,同意让他试试。廷章坐在小姐床边,假模假样,说是把脉,其实是抚摸了半晌。然后说道:“表妹的病,是因为抑郁所致,必须让她在宽敞的地方多走走,女伴儿多陪伴劝慰,不用吃药就能好。”王翁见他说的有理,说道:“家里只有园亭,别的没有地方可以散步。”廷章说道:“要是不方便,我暂时不在这里读书,可以先回去。”王翁连忙阻止说:“既然是表兄妹,不用避嫌。”王翁让开了后园大门,钥匙交给曹姨掌管,让曹姨陪伴娇鸾,丫鬟明霞寸步不离,到处走走散心。

娇鸾因为想念周郎生病,经过看脉,已经好了一半儿,平时又能见到廷章,慢慢俩人也不避嫌疑,同行同坐。廷章偷偷向小姐恳求,要去香闺看看。娇鸾说钥匙在曹姨那里,可以去求她。廷章就备了金钏一副,向曹姨恳求,曹姨早已知道二人心事,答应帮他们瞒着,把钥匙给了明霞。娇鸾大喜,当即约廷章晚上相见。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4)

到了晚上,廷章偷偷进了内宅,明霞带着他去了小姐闺房。廷章猴急难耐,上去就要搂抱,被娇鸾挡住道:“已经让明霞去叫曹姨同坐,你我都不是随便之人,若能白首同心,自是最好,却不能行苟且之事。”曹姨到了,廷章就央曹姨为媒,发誓要好好对娇鸾一生一世,永不相负。曹姨说:“既然央我为媒,可以写合同婚书四份,一份烧了敬天地鬼神,一份给我保管,另两份你们自留。女若负男,疾雷震死;男若负女,万箭攒心。”廷章和娇鸾听了欢喜,依约写了婚书合同,先拜了天地,又拜了曹姨。然后曹姨拿来酒菜,三人把盏庆贺,喝完酒曹姨自去,俩人携手上床,了却了风流相思债。

自此之后,娇鸾的病也好了,俩人隔三差五偷偷幽会,感情越来越深厚,后园的门锁彻底废了。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5)

半年之后,周司教调到四川峨眉上任,廷章恩爱正欢,假意读书,不肯跟着去。又过了半年,廷章接到父亲来信,说是在峨眉县水土不服,告病还乡。廷章想回老家探视父亲,跟娇鸾商量,俩人当着曹姨的面重申婚誓,再订婚期。娇鸾又问了家庭住址,方便通信,这才依依惜别。

廷章到了家中,见了父母,二老欢喜无限,父亲告诉廷章已经与同里魏同知家议亲,正是要儿子回来完婚。廷章开始不太愿意,后来偷偷访问得知魏家小姐美色无双,魏家又是当地豪富,一时贪恋财色,就忘记了和娇鸾的山盟海誓。过了半年,魏家小姐过门,夫妻恩爱,如鱼得水,那周廷章就把王娇鸾忘得一干二净。

却说王娇鸾自从廷章走了之后,天天想念,度日如年,整整过去了一年时间,也没个音讯。忽然有一天明霞问要不要寄书,正好有人前去临安公差,路过吴江。娇鸾马上修书一封,写不尽离别之意,相思之情。书信寄去后过了七个月,仍然毫无音讯。到了新春,又有个客人要去苏州收货,娇鸾又修书一封,给了那人金花一对儿,求人送信。

这个收货客人姓张,是个厚道人,在苏州收完货就去了吴江,在桥上问路时正好被廷章听见,知道是来找自己,怕他到了家里知道自己再娶之事,就把张客拉进去酒馆,借了纸笔,匆匆写了书信敷衍,说父亲身体不好,生病未愈云云。张客拿了回书,回复了娇鸾,看了书信,也没个准话,只能是画饼充饥,难解相思。这样又过了四个月依然杳无音信,娇鸾对曹姨说:“周郎是在骗我!”曹姨道:“要是这样,这周廷章有婚书在此,难道不怕遭天谴吗?”忽然有一天,临安来人,说是娇鸾妹子娇凤生了孩子,前来报喜。娇鸾相比之下,心情更加不好。幸好这个送信的顺路,娇鸾又写了一封书信,让给廷章捎走。这次之后,娇鸾抑郁不思饮食,香消玉减,恹恹生病了。父母给提亲也不答应,自己开始吃斋念佛,曹姨劝道:“周郎估计是不来了,不要耽误了青春。”娇鸾道:“人而无信,不如禽兽。宁可周郎负我,我岂敢有负神明?”

光阴荏苒,又过了三年,娇鸾对曹姨道:“都说周郎已经另娶,不知道真假,但是三年不来,肯定是变心了。我还是想得到一个准信,不然不死心。”曹姨道:“那就让家人孙九专门去跑一趟,若周郎没有变心,正好可以跟孙九一起回来。”当下娇鸾又写了一封书信,给足了盘费,让孙九去吴江县打听确实消息。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6)

孙九一路晓行夜宿,到了吴江,又恐传递不到,非要当面送给周廷章书信,廷章见了孙九,满脸羞红,也不说什么,拿了书信就进去了,然后让人出来回话说道:“相公娶了魏家小姐,已经两年了。南阳路远,回不去了,回书也没法写,你直接回去传话吧。这香罗帕和婚书一起捎回去,绝了你家小姐的念想吧。还有白银五两做路费,就不要再来书信了。”孙九听完大怒,把银子扔在地上,大骂道:“像你这样薄情寡义的人,禽兽不如!可怜负了小姐一篇真心,皇天断然不会饶你!”说完,边走边哭。路上行人纷纷来问,孙九一路逢人就讲,没两天,周廷章始乱终弃的恶名整个吴江县都知道了。

孙九到了家里,哭诉经过,娇鸾见了香罗帕,知道了详细,怨气塞胸,满脸怒色。任曹姨怎样劝说,都不肯听,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本想寻死,又心里不甘。写了三十二首绝命诗,字字血,行行泪,写完打算让孙九送去吴江县。这孙九是打死也不肯去。正在无可奈何,父亲偶染小恙,让她代为检阅文书。娇鸾看见文书里有一宗案子正是吴江县的,娇鸾心生一计,就拿了以前和周廷章来往诗歌书信,合同婚书,绝命诗三十二首,一起放进袋子里,袋子封好,填写上:南阳卫掌印千户王投下直隶苏州府吴江县当堂开拆。打法公差送走了,王翁一概不知。当天夜里,娇鸾沐浴更衣,关了房门,拿了香罗帕绾个结,悬梁自尽了,刚刚年满二十一岁。

再说吴江县大尹接得南阳卫文书,拆开看吃了一惊,觉得这事简直是奇闻。正好苏州府赵推官和巡察院樊公同在,樊公将诗歌婚书反复看了,怜惜王娇鸾才华,对周廷章切齿痛恨。就命赵推官密访其人,第二天拿人到了大堂,樊公亲自审问。同时发文到南阳了解王娇鸾生死现状,很快传来回信说王娇鸾已自缢身死。樊公让人把周廷章押到堂上,大骂道:“调戏官家子女,这是一罪;停妻再娶,又是一罪;始乱终弃,因奸致死,三罪并罚。婚书上说:‘男若负女,万箭攒心。’今天我没有箭射你,干脆乱棒打死,让天下薄幸男子引以为戒!”喝令皂隶行刑,但见乱棍齐发,血肉横飞,转眼化为肉酱,满城百姓听说无不称快。周廷章的父亲听说,活活气死了。

民间故事 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临死做了件事痛快淋漓报了仇(娇鸾被薄情男始乱终弃)(7)

言而无信,无异于禽兽。周廷章始乱终弃,害人害己,可怜王娇鸾名门爱女,才貌双全,遇人不淑,香消玉殒,让人叹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