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生物科技(环保龙头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

“首期年产4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装置项目已开工,预计产品认证工作年内完成,核心生产区域石墨化车间预计2023年5月投产,其他车间预计2023年10月投产。”海创尚纬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比亚迪生物科技(环保龙头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1)

项目开工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海创尚纬)

据了解,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创尚纬”)由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与尚纬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

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负极材料是锂电池中的第二大构成材料,占电池总成本的8%左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符合动力储能电池对循环寿命、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要求,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动力储能电池的主流应用方向。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下,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受锂电池需求的拉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主流地位仍将持续,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攀升。

公司总体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025亩,以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首期将先行建设年产4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装置。

比亚迪生物科技(环保龙头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2)

项目效果图(图源:海创尚纬)

海创尚纬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首期项目是今年1月14日签约,2月16日公司注册成立,随后迅速成立管理团队和专家技术团队。目前组织架构已经配备完善,工程勘察、图纸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迅速展开,预计产品认证工作年内就完成,计划2023年5月投产。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期项目投资额达40亿元,整个20万吨的投资额在120亿元左右。待首期4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5亿元,毛利润约4亿元,年缴纳税收约1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石墨化技术优势明显

人造石墨是易石墨化碳(石油焦、针状焦)经过石墨化工序后生成的石墨产品。虽然能量密度略低于天然石墨,但是其循环性能、大倍率充放电效率、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容量区间均优于天然石墨,已成为动力电池和中高端3C消费类电池的主流材料。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石墨化加工是人造石墨必备工序之一,占负极成本的40%以上,是负极企业降本的重要环节之一。2022年石墨化产能将出现硬缺口,2023年石墨化产能缺口有望缩窄,但预计仍然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石墨化部分的生产工艺技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产品方案、产品配方、工艺流程等核心技术来源于公司自有技术。成本优势方面,项目采用行业内先进的高效大型石墨化炉,单机产能大、生产效率高。同时,节能保温性能优异,能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项目采用当地绿色水电,降低用电费用。

“原材料供应方面,前期已经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目前已经有15家意向签约单位了。此外,公司已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生产出来的负极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新能源车、3C数码和储能领域。”该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编辑:王寅

图片编辑:尹建

比亚迪生物科技(环保龙头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