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夏娃哪个时代的故事(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就是人在大地上流浪的历史。人意识到自身的罪恶并向上帝皈依,便是人获得了家园的居住。因此对于基督教来说,人的家园就是上帝之国。

亚当夏娃哪个时代的故事(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1)

■ 文| 彭富春

如果说田园更多地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揭示了家的本性的话,那末家乡则从人与社会的的关系来敞开了家的意义。家乡是这样一种地方,不同的家庭的住宅由于比邻而居形成了集合。乡亲既有友谊和爱情,也有血仇和世恨。

人们永无穷尽的恩恩怨怨谱写了爱与恨的历史。人的开始就被家乡的本性所规定,如人的乡音,就是家乡的地方性在人身上的烙印。家乡对人的规定是如此之深,以致使人们在终结时也要还乡,这就是所谓的叶落归根。

但对于另外一些思想来说,不论是作为住宅和家庭的家,还是作为田园和家乡的家,都没有穷尽家园的真实意义,因为它们都囿于实际的领域。中国的禅宗将人的家园理解为佛性,亦即自性,人的迷误是对于自性的遮蔽,而人通过静虑则可以获得智慧,达到觉悟,从而成佛,也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本性。

与此不同,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则把家园既不安置在地上,也不安置在人的本性中,而是安置在天上。上帝创造了人,因此上帝就是父亲,而人就是上帝的儿女。但亚当和夏娃背叛了上帝的意志,具有了原罪。人同时也是亚当和夏娃的女儿,于是人自身就具有罪恶。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就是人在大地上流浪的历史。人意识到自身的罪恶并向上帝皈依,便是人获得了家园的居住。因此对于基督教来说,人的家园就是上帝之国。

上述所有一切,即住宅,家庭,田园,家乡,佛性和上帝等等,都只是家的不同形态。但什么是家的意义?一般认为,家是人的居住之所。但旅行中的人们也在一天的困顿之后居住在客店之中。因此居住之所决不意味着寓居于一个房子之内。

那末居住之所就是人们所有的生活世界吗?事实上,人们劳作的主要的地方不是在车间里,就是在办公室里。但那里人们也没有感觉到居住之所。真正的居住之所只是这样一种地方,它既是人的所来之处,又是人的所归之处。但何处是家园?

家园既然作为人的居住之所,那末它就不是离人遥远的地方,而是与人亲近的地方。但住宅,家庭,田园,家乡,佛性和上帝也是人的居住的邻近之地。不过它们尚不是最邻近的。

同时如果它们作为人的家园的历史形态的话,那末它们也依赖于一个使它们成为如其所是的要素。这个要素就是语言之道。它是人最亲近的地方,是使从住宅到上帝等成为人的家园的历史形态的要素。它作为人的居住之所,就是人的规定。凭借如此,它能让人作为人去存在。

亚当夏娃哪个时代的故事(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历史)(2)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