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闭手机被人家监听(手机是否在监听)

#创作挑战赛#

如何关闭手机被人家监听(手机是否在监听)(1)

(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说今天聊天聊到某些内容,在打开手机浏览器的时候会自动出现一些聊过的内容,或者是短视频软件会直接推送出相关视频。比如我今天和朋友聊天,聊了一些关于掉头发的事情,那么我今天手机里很容易刷到关于掉发的科普和关于防脱发的一些广告。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时候就会感觉是否手机在时刻监听我们说话?既然已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了,那就说明我们已经被“监听”了,这已经无需验证,相信很多朋友想知道的是什么软件在“监听”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被“监听”后有没有不良后果?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关于手机“监听”我们的相关知识点。

如何关闭手机被人家监听(手机是否在监听)(2)

(图片来自互联网)

想要知道我们是如何被自己的手机“监听”的,我们必须先知道手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监听”。刚才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个别手机应用会录音或者通过麦克风采集声音,然后分析接收到的声音进行处理,识别到有用信息之后,应用程序就会进行相应的动作,比如推送广告等等,这里我要说的是,除了采集声音,手机还可以定位,很多应用程序本身自带广告投放功能,收集到我们的位置信息后,自然也会推送附近的一些商家的广告信息,除此以外,手机还有一种“监听”功能,那就是一般应用程序会产生临时文件或日志文件等,这些文件里可能会包含一些用户个人信息,比如定位信息、常出现的定位信息、聊天常用语、聊天高频词汇、网站浏览类别、搜索引擎搜索项、高频搜索项、页面浏览时间、甚至是手机操作系统类别、手机机型及价格档次、手机支付消费额度及频率、某应用使用频率及使用时间段等等,这些信息会推送到应用程序后台进行分析和运算,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数据分析”,经过分析之后,应用程序会定向推送给用户一些信息,当然,如今的手机应用程序对于这些 功能已是常态。

那么我们的个人信息被“监听”之后,手机应用程序除了推送广告和定向内容外还可以做什么呢?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首先呢,应用程序在使用时的便捷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们喜欢看跳舞的短视频,我相信大家在短视频软件里经常刷或者经常搜索的话,那么短视频软件也会频繁推送给我们相关内容,如果我们在导航软件里经常搜索某个地方的话,导航也会进行相应的搜索优化供用户使用,如果我们经常在音乐播放器里欣赏某一类型歌曲的话,播放器也会推荐一些类似风格的歌曲,这些都属于应用程序给我们提供的便捷性功能。当然,如果是不良软件收集到了我们的个人信息,那可能会给我们推送铺天盖地的广告、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甚至会盗取我们一些非常重要或者价值很高的信息,比如账户和密码等,严重的会导致我们银行账户财产丢失。

如何关闭手机被人家监听(手机是否在监听)(3)

(图片来自互联网)

总而言之,手机应用程序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某种角度讨论的话,对我们是把“双刃剑”,既给我们提供了便捷,也给我们带来了隐患,讲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避免个人信息被“监听”的办法了,我来简单说几个注意事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规避。

首先呢,我们千万不要下载一些来路不明的软件,这些不良软件绝对会毫无原则地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甚至还会附带木马和病毒。我们应该从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手机应用程序,正规的软件都会有详细的协议条款说明,需要的手机权限都会一一列举出来,如果我们接受不了对方的条款,完全可以不再使用该软件。其次,不要浏览不良网站,即便是手机上,我们也不应该浏览不良网站,毕竟现在都是智能手机,越智能就代表不法分子越有机可乘,不要随便点开别人发来的链接,谁也无法保证该链接是否安全,不必要的一些小程序,我建议直接卸载掉,虽然大厂商的软件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但是它旗下的各种小软件可从未声明过,这些小软件才是最爱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它们会将我们的个人信息发送给大软件,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最后一点,很多软件我们应该依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授权,而不是软件需要定位授权就给授权,需要存储写入就给存储,这样对我们保护隐私是很被动的,另外很多软件产生的日志文件和临时文件,我们可以经常性的进行清理,这样既可以保证手机使用流畅,也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容易被统计和分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