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以前的一部老电影(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还留在观众记忆里)

——记多产、快产作家张海默

找回以前的一部老电影(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还留在观众记忆里)(1)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

………………

百灵鸟双双的飞,

是为了爱情来唱歌,

大雁在草原上降落,

是为了寻找安乐。

啊哈嗬咿…………

上面是广为传唱的两首歌的开头,节选自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敖包相会》与《草原牧歌》。

《草原上的人们》,是长影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在1953年12月完成的第二部反映蒙古族生活的影片。70年逝去,这部影片还留在老观众的记忆里,这两首歌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遗憾的是,这部影片的编剧张海默却英年早逝被人们遗忘了!

1968年5月16日,张海默在一个地下室逝世,年仅45岁。今年是他54周年祭,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吧。

我知道张海默,是在80年代。那时,我在报社负责长影的宣传报道,经常听长影人谈到他。他的原名叫张泽藩,别名张凡、张藩,笔名海默,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山东黄县江格庄。11岁时,他随父到北平,曾先后就读五斗斋培幼小学、师大附属平民学校。1936年返故乡后,他入黄县中学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海默再到北平,曾在一家烟膏店当学徒。后来,他考入伪军官学校,不久即被开除。再返故乡,他考入烟台志孚中学。1941年他投奔晋察冀解放区,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七队戏剧系学习,后随崔嵬到晋中火线剧团当演员。1944年到延安后,他任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团团员,创作了剧本《粮食》。

找回以前的一部老电影(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还留在观众记忆里)(2)

《草原上的人们》剧照

1945年到热河后,他参加冀察热辽文工团,演出过《白毛女》、《粮食》、《王三宝翻身》、《欢迎八路军》等话剧、歌剧,还与安波合作,创作过歌剧《兵》,并因此立甲等功。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张海默曾随文工团南下。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多幕话剧《矿山的主人》、《火》,独幕剧《弃暗投明》、《团结搞生产》、《同心协力治黄河》,歌剧《十五的月亮》、《秋收歌舞》、《米》等。

新中国成立后,张海默转入中南文联工作。次年,他参加赴朝慰问团,曾写有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及多幕话剧《故乡》。1952年他在北京入田汉领导的电影剧本创作所,开始电影文学创作。次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他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至1966年,创作、改编电影文学剧本多种,主要有《草原上的人们》、(与玛拉沁夫合作)、《母亲》、《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红旗谱》、《早霞》、《早霞之歌》、《粮食》、《小伙伴》、《深山里的菊花》、《路》、《红领巾的故事》、《染血的哈达》等。

张海默刻苦学习,勤奋创作,热情奔放、文思敏捷。建国后,他几乎走遍了全国,丰富了创作素材。他写得快,写得多,写得及时,人们称他为“多产和快产的作家”,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海默被打成“黑帮分子”、“黑编剧”,受到残酷迫害。

找回以前的一部老电影(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还留在观众记忆里)(3)

张海默逝世7天后他的尸体才被发现,当时被认定为自杀。1978年文化部召开万人大会,为张海默等受批判、受迫害的作家、艺术家平反。

话题回到《草原上的人们》。这部影片是根据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改编,由徐韬导演的。影片描写了蒙古族姑娘萨仁格娃和青年桑布的劳动、爱情以及他们对敌特英勇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内蒙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塑造了蒙古族姑娘萨仁格娃这个可爱的形象。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了内蒙科尔沁草原优美迷人的风光中去:如云的羊群,在碧海中滚动;成批的马群,像箭似地奔驰在草原上,一群群牛羊在原野上吃草,春风吹拂,广阔无垠的草原象无边的海洋卷起绿色的波浪。这些画面表现了祖国边陲的无限壮丽。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了翻身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影片以极其清新的画面展示了内蒙人民新的生活,歌颂了创造新生活的人们,影片女主角萨仁格娃就是蒙古族青年的杰出代表。她在劳动中是把好手,是位受敬重的劳动模范,她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表现英勇;她在对特务分子进行斗争中表现了她无比机智和勇敢,她在同桑布的爱情上大胆真挚。影片通过萨仁格娃在劳动生产,同匪特及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表现了她的勤劳勇敢,机智坚强的性格,成为那个年代蒙古族青年的光辉写照。

影片反映了内蒙人民新的生活,看了给人一种清新感,别具有特色,因此荣获文化部1949一1955年故事影片三等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