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方(现实以外的某一个地方)

作者:赖声羽不丹电影《鲁纳纳之歌》在众多国际电影节获得佳评,并将代表不丹参选2021年第93届奥斯卡奖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影片中,一心想赴澳洲当歌手的青年教师乌金,在赴澳洲前被派往不丹最苦寒偏僻的山区鲁纳纳支教,这令他欲哭无泪经过八天的草行露宿,翻山越岭,终于到达鲁纳纳之后,他更是欲哭无泪,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方(现实以外的某一个地方)

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最柔软的地方

作者:赖声羽

不丹电影《鲁纳纳之歌》在众多国际电影节获得佳评,并将代表不丹参选2021年第93届奥斯卡奖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影片中,一心想赴澳洲当歌手的青年教师乌金,在赴澳洲前被派往不丹最苦寒偏僻的山区鲁纳纳支教,这令他欲哭无泪。经过八天的草行露宿,翻山越岭,终于到达鲁纳纳之后,他更是欲哭无泪。

海拔五千米、人口仅五十六人的鲁纳纳,没有道路、网络、电视、空调、抽水马桶,教室里没有桌椅和黑板,篮球场是泥巴地上一根绑着橡皮圈的木杆,天冷要烧牦牛粪取火,牦牛粪还得自己扛一个篮子一把一把拾捡。

过惯现代城市生活的乌金无所适从,向村长求去。然而,随着与当地淳朴善良的村民、天真可爱的孩子的接触,他渐渐发现了鲁纳纳的美好……尽管,村长已为他安排回程,但他并没有停止上课,还为学生做黑板,撕下窗纸当写作业的纸,从山下订购篮球架和篮球。

山区每天能听见清亮高亢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班长佩珠告诉乌金,那是莎尔顿在唱《牦牛之歌》。一天,乌金和莎尔顿在山坡上相遇,她教他唱《牦牛之歌》,并告诉他这首歌的含意。当乌金问她为“供养”而歌是什么意思时,莎尔顿解释说是把歌献给所有生灵,给村里的人,给山中的动物与神明,又说像黑颈鹤唱歌时不在乎谁听到、也不在乎听的人在想什么。在群山环绕之中,一位少女每天用歌声供养山谷的生灵,这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震撼了乌金。

莎尔顿说牧牛人和牦牛的情谊深长,歌中有一段牦牛向主人唱道:“就像每天上山吃草,到傍晚就自动回家,不论今生来世,我都会回来。” 后来乌金得到一头名叫诺布的牦牛,他把诺布养在教室,成为班牛。

寒冬来临,暴雪将至,课业告一段落,乌金要走了。村长安排全村村民一字排开送行,场面严肃。乌金心情复杂,他对鲁纳纳有感情,但封路在即,必须趁早返乡。学童临别依依,可爱的佩珠不禁泪流满面。莎尔顿和乌金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却只默默无语地望着对方。乌金走到远处回头挥了挥手,随即消失在山坡下。

荒山野岭的镜头切换成汪洋大海,乌金在悉尼一家酒吧演唱民谣,撩动了宾客的心弦,看来他当乐手的梦想已成真。突然,他停止唱歌,目光低垂,若有所思,引发台下一阵错愕。随后他又抬起头来引吭高歌:“我的家在高原之上,万花之中……”是莎尔顿的《牦牛之歌》。他虽已离开鲁纳纳,但鲁纳纳的一切仍在他心中徘徊不去。

看似对白质朴、剧情简单的《鲁纳纳之歌》,却在多场试映会结束时,让观众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哭得撕心裂肺,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它的动人力量,究竟何在?

有时单纯的美感能让人激动,尤其《鲁纳纳之歌》所捕捉、呈现的许多观众熟悉的世界以外的美:青藏高原、擎天雪山和苍茫云海,宛若另一个星球的景色,用“人间美景”还不足以形容。佩珠天真无邪的笑容、村长和牦牛生死不渝的感情、莎尔顿响遏行云的献唱,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内在心灵之美。哲学家说现实以外的某一个地方,真善美同在。鲁纳纳是那个地方吧。

故事情节有如山路般峰回路转,也为影片增添趣味。乌金爬山累了,向导告诉他前面路更平,再沿着河走两天就到了,结果走了八天,越走坡越陡。山区生活远比想象的苦,乌金却决定留下,并慢慢开始甘之如饴。以偏远山村教育为题材的影片不乏先例,但多为老师改造学生,由学校改造老师的似乎闻所未闻。

在影片深处,有着主创人员对工业文明提出的质疑。曾经人们依时序春耕、秋收、冬藏,悠然自得,别无所求。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都市兴起,丰富的生活带来无法满足的欲望,忙碌的生活让人焦虑,层出不穷的信息让人麻木,喧嚣的人潮让人孤独……而鲁纳纳的存在,似乎在“重现”那份纯净的美好。

看似写实的场景有着深刻的寓意,是《鲁纳纳之歌》的另一个特色。山上有素洁的冰川、碧绿的草原、纯净的清泉,人的心中也有一片净土。不丹有一间教室,是鲁纳纳小学,乌金在那里教书;鲁纳纳美丽的山林和纯朴的生活方式则是更大的教室,乌金在那里学习。平地和高山是两个对立的世界,海拔是心灵净化的量度。乌金前往鲁纳纳的路,其实是他的朝圣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被迫舍去所有多余的行囊,直到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状态下,他发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鲁纳纳之歌》和梭罗的《瓦尔登湖》相似,它们讲述的都是关于修行的故事。捡拾牦牛粪、为供养而歌等故事和书中的“访客迷路”“湖冰的澄澈”“冻湖响雷”等事件,同样都是像禅师教学直指内心的谜题。

影片末尾留下一个疑问:乌金是否会重返自己日思夜梦的鲁纳纳?《重返鲁纳纳》会不会成为大家拭目以待的影片续集?如果不回去,是否又意味着山区生活不敌文明的诱惑?但临别时,莎尔顿曾对乌金说:“我知道你不会回来。”女人的直觉最灵,乌金应该不会回去。

《瓦尔登湖》的作者在离开心爱的小木屋后也没有再回去,他说:离开瓦尔登和来到瓦尔登的动机一样,是想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段日子的领悟已刻骨铭心,如果再住下去,不免有因循故辙之感。或许,乌金回不回去并不重要。鲁纳纳已深深改变了他,已走过的路,将永留心底。(赖声羽)

来源: 解放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