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

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抗日战争时期有这么一个红色特工,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中共的两个情报巨头潘汉年和廖承志,而批准人更是高到让你想不到,毛主席亲自批准他入党、名单列入绝密。

这个人就是华克之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1)

1902年,华克之出生于江苏宝应一个富裕的家庭里面,从小吃穿不愁的他却并没有萌生安于享乐的念头,反而想要为国家的繁荣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华克之从小就品德兼优,深受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让青年时代的华克之深受影响,立志成为有志向的新时代进步青年。1920年,刚满18岁的华克之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国民党,可此刻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梦寐以求的身份,日后竟会成为他最深恶痛绝的标签。

20岁刚出头,便与吴稚晖、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成了莫逆之交。其本人还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就成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部长。他要是肯继续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日后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自然唾手可得。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2)

可是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华克之觉得此人心狠手辣,太不可靠,不能与之共事,随即与其路线分道扬镳。

华克之发表演说,呼吁大家起来反蒋,直到宪兵将他抓进监狱。蒋介石对他进行拉拢,但他不为所动。

得知华克之被捕,民国名人吴稚晖、蔡元培、李石纷纷为他求情。蒋介石当时刚刚登上高位,为了收买人心,索性高调将其释放。

华克之出狱后,意识到南京已经成为蒋介石统治的中心,他于是来到了上海租界,继续他的反蒋事业。由于华克之威武不屈的品格,赢得了许多人的钦佩,在他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和真诚的同情者,开始了刺杀准备。

王亚樵是著名的“暗杀大王”,生性冲动,曾多次提出要刺蒋。华克之则冷静地为他们分析,盲目行动只会徒增牺牲,真要打击反动政权,必须先谋划好。

1934年11月,南京设立了晨光通讯社,作为掩护机关。华克之化名胡云卿,是这家通讯社的社长,身份是“出资资助的华侨富商”。由张玉华担当总务兼编辑部主任,贺坡光担当采访主任,孙凤鸣担当记者。一场周密部署的大网正在慢慢编织。在刺杀之前,晨光通讯社就像一家普通的通讯社一样,没有得到任何的怀疑。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3)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按照议程,汪精卫发言结束后是合影时间。可在摄影场上等了很久,100多名中央委员还是没等到蒋介石的出现。

就在孙凤鸣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之际,拍照已经结束,委员们正陆续离场。机会眼看转瞬即逝,最后一刻,孙凤鸣决定改变计划孤注一掷。

“打倒卖国贼!”随着他的一声高呼,孙凤鸣紧接着掏出手枪,接着向坐在第一排的汪精卫连开三枪。

而孙凤鸣被汪精卫的侍卫击中胸口身亡。当时蒋介石与汪精卫不和,没有出场的蒋介石被扣上了刺杀汪精卫的黑锅。为了澄清自己,蒋介石不惜一切代价让人破案,在这个过程中,汪精卫保住了一条命,但也因为此事思维发生了变化,最终做了汉奸。

后来蒋介石查出了刺汪案负责人是华克之,就悬赏5万大洋缉拿华克之,但华克之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

到了1936年冬天,华克之又出现了。他在香港发表了揭露刺杀汪精卫真相的《为纪念南京晨光通讯社诸烈士逝世一周年告全国同胞书》。公开宣称刺杀行动的目标是蒋介石,目的在于为中国革命搬掉阻路顽石,只可惜蒋介石没有出场,只得刺杀第二号卖国贼汪精卫。他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革命志士的罪行,大声疾呼:“与其生而待之,孰与伐之。”

随后,华克之又把宣言挂号寄给蒋介石,“敬请蒋委员长亲启”。蒋介石气得暴跳如雷、七窍生烟,悬赏重金十万元,“不论死活,同样授赏”。

参与刺汪行动的同志中,除华克之成功逃脱,大多数人都死于国民党特务的鹰爪之下,华克之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经过血泪反思,他决定积极筹备,亲赴延安,向党交心。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4)

经过近两个月的辗转,1937年5月1日,华克之抵达了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接待。

他像毛主席讲述了他自己反蒋刺蒋的经历,反省不足。

毛主席频频点头,颇为欣赏这位敢刺杀蒋介石的孤胆英雄。等华克之讲完,毛主席把吸剩的烟头按在烟缸里,说:“我能理解你们要杀蒋介石的心情,但是我们不主张搞暗杀。杀了蒋介石,还有张介石、李介石,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好。”

华克之表示希望能让他留在延安,在中共领导下从事抗日救国工作。

毛主席却拒绝了他留在延安的请求,甚至让他不要留在苏区。

毛主席认为,华克之是国民党的头号通缉犯,如果出现在共产党区域内,必然会引发蒋介石的不满。但是华克之对于抗日之心,毛泽东表示深深的理解,于是安排华克之从事地下工作。也正是毛主席的这样的安排,让华克之得以重生。

1937年7月7日,华克之带着能证明其身份的绝密信函和毛泽东的嘱托,绕到北平,南下广州,到达九龙,成为延安和华南民主力量之间的信使,协助扩大民族革命大同盟。

从1939年起,华克之化名为张健良,受中共指派,担任华南情报局在沪港两地情报班子的联络人,成为该局的情报骨干。从这时起,他在党的隐蔽战线上一干就是10多年,成为“中共情报第一人”潘汉年在香港和上海工作的得力助手。同年底,经廖承志和潘汉年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对于老蒋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日军宣布投降意味着大量的日军等待收编,同时大量的武器装备也在等待收编。

当时老蒋的大部分都在西南方向,对于上海等地的日军鞭长莫及,老蒋只能一边高唱和平之歌,一边积极转移目标。这时毛主席等人不能轻举妄动,但却给了华克之一个天大的机会。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5)

华克之就抓住了这个机遇,扮演成一位国民党中将,与能言善辩的正义商人郑德合作,巧妙地套住了日本军官冈田少将,经过几次心理战,使冈田"主动"为新四军提供了整整五辆卡车、多达540板箱的炸药。

装货当天,冈田很早在仓库等候,货车到达后立即装货,当时有国民党军官提出质疑,但是被我党特工叶文津巧妙化解,之后装满540箱TNT炸药的5辆卡车在冈田签字后被放行。

不得不说剧情峰回路转,虽然没有搞到枪支弹药,但是当五卡车炸药也足够欢喜了。为了方便运输,冈田直接派出十几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押车。安全系数直线上升呀!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6)

待到这五卡车炸药运到解放区后,华克之并没有收手,而是趁热打铁,继续让郑德忽悠这位幻想未来的冈田少将。没有想到,还真又炸出了宝贝,冈田私藏的194挺全新机枪,美滋滋地如数奉上,还是派着日本海军护卫队运向了解放区,却是没有人怀疑这一切。

这批军火,对于当时我江南江北的新四军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540箱军火,足够当时的新四军使用两三年。

半个月后,张唯一将一封信转交给了华克之。打开一看,原来是新四军军区写的感谢信。

上面写着:“华克之同志,由你运输来的两批日军军火,第一批炸药已经过测试,性能极好。第二批的194挺机枪,都是全新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革命做出更大贡献!”

可怜的冈田,到后来死活联系不上华克之,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最后切腹自己了。

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7)

1955年春,华克之突然被召回北京,此后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1979年 ,他才获得了平反。晚年的华克之享受离休高干的待遇,得到了应有的照顾。

1998年1月7日,华克之逝世,享年96岁。

向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红色特工华克之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