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受伤后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伤口)

春末夏初的五月,是一个温暖、明媚的季节。当气温逐渐回升,人们的户外运动日益增多,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 。受伤之后,不同类型的伤口,该如何处理呢?

常见受伤后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伤口)(1)

1、擦伤

擦伤是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一般是表皮受伤,伤势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0.5%碘伏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用创可贴稍微保护一下,或什么都不涂抹和包扎。如果有污物,则最好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一下,再涂0.5%碘伏。如果伤口深,面积比较大,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

2、割伤

割伤是锐器作用于人体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小的割伤,要是没有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要是有明显出血的、大的割伤,立即用干净的纱布块压迫止血5-10分钟,如压迫后仍无法止血,可用另一只手捏住受伤手指根部两侧血管进行辅助止血,然后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3、砸伤或瘀伤

砸伤后,只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并无皮肤破损,可先观察,暂时不需处理。如果砸伤后出现皮肤破损,可按擦伤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淤紫,可以外敷膏药,喷云南白云喷雾。如果伤口破裂甚至出现剧烈疼痛,则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4、刺伤

被细长的玻璃片、针、钉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伤口一般较小,但往往造成深部组织损伤,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处理。到医院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残留的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夏季户外活动小贴士:

常见受伤后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伤口)(2)

避免高温

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大,要保持低运动量,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过量运动会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则会导致昏厥,对健康反而不利。尤其要尽量避免阳光强烈的正午时分到下午两点期间进行户外运动,因为这个时间里紫外线特别强烈,会灼伤皮肤,甚至使视网膜、脑膜也受到刺激。

注意水分补充

夏天天热,运动水分流失比较多,在锻炼的前后都应该补充水分,水分补充要适量,一般在锻炼前喝上小半杯水即可。锻炼以后待充分休息再补充一定的水分,这样可以保证呼吸道的正常运行功能,也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常见受伤后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伤口)(3)

降温不可太急

运动过后,不可立马降温,会使得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快速增加,这样更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还有可能引起风寒感冒。正确的做法是先让自己休息一下,然后擦干身体,再用温水洗去身上的汗液,及时穿好衣服。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运动伤害。

常见受伤后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伤口)(4)

【免责:本平台部分文章改编自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重在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