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卖菜难怎么解决 为何遭遇卖菜难

高陵区虎家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负责人查看香菜质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菜农卖菜难怎么解决 为何遭遇卖菜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菜农卖菜难怎么解决 为何遭遇卖菜难

菜农卖菜难怎么解决 为何遭遇卖菜难

高陵区虎家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负责人查看香菜质量

菜农精心种植的小葱丰收在望,但收购价格偏低,难以收回成本

蔬菜批发市场品种繁多,购买者寥寥无几

今年春末初夏之际,我省咸阳三原、渭南华州区等地包菜、莴笋滞销,西安高陵区耿镇香葱成熟无人收购,宝鸡蒜薹烂在地里无人采摘,农民卖菜难的局面再次上演,有的菜农想方设法把菜卖个成本价,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有的菜农将卖不出的菜忍痛铲除,放弃种菜改种葡萄、猕猴桃等;还有一些农民为了弥补损失,只能到建筑工地当小工,以此维持生计。

一边是菜农种菜卖不上价,成熟的菜无人收购,甚至烂到地里;另一边,在超市和蔬菜市场菜价仍然居高不下,市民抱怨买菜贵、吃不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近日,记者到乡间地头走访菜农,到蔬菜基地采访经纪人,到蔬菜批发市场询问蔬菜批发商,终于揭开了事实真相。

种菜赔得多只能去打工

“今年种菜赔得包不住本,菜卖了一半,我就到外边跟人打工去了,在工地干小工,一天能挣100元,虽然累一点,但比种菜强多了。”家住渭河南岸临潼区西泉街办宣孔村的菜农蒋增养推着摩托车准备到距其家十几里远的工地当小工,往年这个时候,他不用到工地下苦,家里6亩蔬菜的栽种、浇水、除草、施肥、挖掘采摘,就够他忙活的了,但是,今年他精心栽种的6亩小葱,从栽种到铲挖整整忙了3个月时间,却卖不上价,赔得一塌糊涂。如今,菜只卖了一亩半,他把剩下的菜交给妻子带人铲挖出售,他自己到外边工地上打零工。

今年50岁出头的蒋增养,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种菜,兼种小麦和玉米,到2000年后,他看菜价不错,就将自己家的6亩承包地,全部种上了蔬菜,完成了从农民向菜农的转变,菜价好的时候,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他家6口人,除了儿子在外边打工外,一家人的所有开支,就靠这6亩地的卖菜收入了。去年,他家栽种小葱和胡萝卜,前后7个多月时间,收入2万多元,他觉得还不错,今年继续种植小葱,不料,由于种的人太多,小葱卖不上价,从去年最高时每斤1.00-1.50元跌到今年的每斤0.6元钱。他家一亩地产葱4000斤,能卖2400元,但每亩地请人挖葱工钱高达600元,再刨过买葱苗、施肥、浇水的费用,不但挣不下钱,连本都包不住,只能到工地上打工,以此弥补损失,给家庭增加点收入。

当记者问他,为何不种粮食?蒋增养无奈地说:“种粮食莫指望,小麦收购价一斤9毛钱,玉米一斤8毛钱,一亩地收入不到两千元,赔得更厉害,种菜这一季不行,下一季或许就能翻过身,小葱赔钱,下半年种胡萝卜,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

菜农蒋增养的遭遇并非个例,距离宣孔村四五里远的高陵区耿镇虎家村一组63岁的村民雷统社,不但这一茬小葱赔了,之前,他所种的5亩地香葱,因卖不上价,他等不及了,索性自行铲除了,后来,在当地虎家胡萝卜蔬菜合作社的努力下,其他村民大多以0.30元的价钱卖了,多少收回了成本,而他一下损失了上万元。

记者在西安高陵、临潼、灞桥三区蔬菜产地了解到,露天种植的小葱、香葱、香菜、青菜、菠菜等俗称“叶菜”,今年的收购价与去年相比价格明显偏低,而小葱收购价更跌到了谷底,每斤收购价不及去年的一半,其他如菠菜收购价1.1-1.2元,青菜收购价1.00元,香菜收购价1.00-1.5元,与往年相比也是大打折扣,但是在西安的蔬菜市场香菜标价5元一斤、青菜2元、小葱2元、菠菜2元2角,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无下降。

卖菜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菜农种植的蔬菜走上市民的餐桌,需经过菜农—蔬菜经纪人—蔬菜收购商贩—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商—蔬菜零售市场、超市—餐馆饭店、个人餐桌这样几道程序。菜商到地里或者到蔬菜生产基地把菜运到批发市场,像“二传手”,将蔬菜批发到饭馆、饭店和小菜贩子手中,人们大多以为批发商提高价位,造成了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但当记者到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体验采访时却发现,这里的蔬菜价格比菜农的收购价略高,但比菜贩子、超市和街区蔬菜市场的价格要低得多。

在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做了10年生意的苏女士,在此租赁了40平方米的房屋,连门前的空场地一共有近百个平方米,房子和场地每年租金4万元,为了节省开支,她和丈夫购买了一辆中型货车,经常到三原、泾阳、高陵等地田间地头收购蔬菜。她每天从凌晨2点30分一直忙到下午4点,然后,由丈夫或者公公过来替换她回家休息,睡会觉。忙时,她常常顾不上吃饭,好在已经习惯了,或者让家人把饭送过来,或者自己要份盒饭。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一位老顾客开着小型货运车到这儿给东郊一家饭店配菜,一下子就买了5000元的蔬菜。记者以为苏女士狠赚了一笔,不料,她却淡然一笑说:“卖这些菜,刨过运费、包装、储存等费用,利润只有10%-20%,现在竞争激烈得很,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年,也就挣十多万元,一个人一年平均挣五六万元,也就是挣个高工资。”

一位摊主说,餐饮业现在需求减少,买菜进货的人自然就少了。买菜进货的人少了,他们的收入自人会下降。“批发卖菜如今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辛苦一天挣不下几个钱,真正挣钱的是零售商和超市,我们搞批发的并没挣多少钱。”其中,一位蔬菜批发商告诉记者,互助路附近一家餐馆,到他这儿挂账进货,上个月收账时餐馆已经倒闭,欠他的7000元菜款,至今无法收回。

盲目种植导致“卖菜难”

高陵区耿镇虎家胡萝卜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李静从种菜、贩菜直到创办蔬菜批发市场,十几年来见证了西安郊县蔬菜种植发展的全过程,他分析认为造成蔬菜滞销、积压,菜农卖菜难的原因是多多面的,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信息不畅,盲目种植。一些菜农在种植蔬菜之前,不做市场调查和预测,只是学别人的样子,别人种什么菜,自己就跟着种什么菜,结果,等到了菜上市时,才发现自己精心种植的菜品并无销路。第二,如今种菜的人太多、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但是市场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增长。就拿虎家蔬菜生产基地来说,最初只是一个村单种胡萝卜,后来发展到种小葱、香菜、菠菜、青菜等等,种植面积向周边临潼、灞桥等地延伸辐射,蔬菜种植地从最初的4000亩地扩大到1万多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增加了滞销亏本的风险。第三,收菜环节太多,人工成本加大。农民种的菜,从栽种到收获,再到市民的餐桌,其中有多道程序,增加成本提高了蔬菜的售价。同时,菜农在栽种、除草、浇水、铲挖蔬菜过程中,雇用零工,每天每人支付工钱100-150元(男工),加上水电费,种植成本加大,这样,菜价偏低自然无利可图,不卖又无法保存,其结果只能贱卖或者忍痛铲除。

最低收购价减少菜农损失

今年春夏之际菜农卖菜难并非蒜薹、莴笋、莲花白这几个蔬菜品种,在西安市高陵、临潼、灞桥三区接合部,菜农种植的近5000亩香葱,因受市场的影响,无人收购,眼看到了成熟季节,只能任其腐烂在地里。

在这种情况下,高陵区耿镇虎家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程高平、李静等人组织了40位蔬菜经纪人,利用多年和蔬菜商贩建立的关系,将滞销的香葱以保本价0.30元的价格,销往西安周边和外省市,将菜农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菜农挽回损失约140万元,避免了“菜贱伤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如今他们不但组织收购菜农种植的蔬菜,而且从北京、天津、河南、宁夏等地调配蔬菜品种,使虎家蔬菜批发市场成为当地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对于如何避免菜农“卖菜难”“菜贱伤农”的事情发生,程高平认为,首先,菜农要了解所种植蔬菜品种的收购行情,不能盲目种植,也不能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力争把蔬菜滞销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第二,减少蔬菜收购的中间环节,菜农和商贩直接对接,减少压缩成本,使蔬菜的收购价保持良性涨幅,这样,即使菜价下跌,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第三,菜农种菜品种多样性,不能把宝押在一个品种上,万一发生蔬菜滞销,不至于造成全军覆没。第四,利用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资源,广开门路,实行蔬菜资源调配,形成产业品牌。采取以上举措,就可避免出现菜农卖菜难和“菜贱伤农”的尴尬局面。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