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

切尔诺贝利事故距离我们已经30多年了,然而在这么多年里,关于切尔诺贝利的谣言和都市传说可谓是经久不衰。早些时候国内一些期刊上还出现了关于“切尔诺贝利巨鼠”,的传闻,称90年代,有一支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联合组成的科考队,在两名乌克兰安全部队士兵的保护下,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考察时,遭遇了巨鼠的袭击,最终只有一人生还的故事。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大批居民被迫撤离,但这里却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乐土

现在看来,这个谣言漏洞百出,但是在当年网络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连俄罗斯赤塔僵尸这种谣言都能甚嚣尘上,这类谣言快速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故事的最后还表示,最终俄乌集结了大量的重型装甲车辆和武器,才将巨鼠消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2)

普里皮亚季一处废弃的修车厂内,被丢弃的MAZ-537牵引车头

如果你深入普里皮亚季,就会发现这里有一座废弃的重型工程车辆维修厂,这里遗留有大量的重型装备,从MAZ-537重型八轮卡车,到T-55和T-72坦克的零配件,再到BRDM-2装甲侦察车等武器一应俱全。切尔诺贝利事故得到控制后,这里就被废弃了,这些重型装备由于沾染了核辐射,只能够废弃在这里,那照这么说,传言岂不是真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3)

警示标志证明,这些废弃的装备沾染大量辐射,请勿靠近

应急抢险的“Klin-1”重型机器人工程项目

切尔诺贝利集结大量装甲车辆,这事儿还真发生过,不过并不是在上世纪90年代,而是在事故发生后不久,也就是在苏联时期。事实上,早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苏联就开始研制“Klin-1”重型机器人,项目代号“Object 032”,该型特种车辆是在IMR-2战斗工程车的基础上研制的,采用T-72A坦克的底盘,装备有推土铲、吊臂和车辙式扫雷器,原本是在战场上作为工程车辆使用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4)

IMR-2战斗工程车采用T-72坦克的底盘,原本是供战场上执行工程任务研制的

事故发生后,前往第一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们患上了严重的急性辐射病,反应堆旁根本不适合人类作业,所以“Klin-1”重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只用了短短44天,也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研制人员为该车辆安装了无线电控制设备、摄像头和伽马放射线定位仪。就投入到切尔诺贝利的善后工作中了,值得一提的是,该车还保留了驾驶功能,以便于在辐射剂量较低的地区使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5)

“Klin-1”重型机器人在反应堆外工作,注意指挥塔上厚厚的防辐射层

为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害,该车上还加装了厚重的防辐射铅衬板,尽管如此,这种车辆的寿命也非常短暂,操作该型车辆需要两名人员,分别是一名驾驶员和一名吊臂操作员。“Klin-1”重型机器人参与了各种善后工作,包括在修建“石棺”时你也能看到这种装备的身影。为什么要选择T-72坦克底盘研制呢,因为得益于苏联的总体战思想,T-72坦克在1983年就拥有专门针对辐射的防中子衬层了,拥有三防能力的T-72底盘不经修改,就能满足在辐射沾染区使用了。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6)

受核战思想影响,T-72A坦克从1983年开始就加装有防中子层,主要为防护中子射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参与善后任务外,“Klin-1”重型机器人还负责摧毁附近村庄遗留的房屋。因为苏联发布撤离命令后,很多村庄中生活的老人无法接受事实。他们忽视了辐射的威力,不忍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家业,所以拒绝从受沾染区撤离,没有办法,苏联只能派遣这些重型车辆拆毁了他们的房屋。还有很多老人怀念故土,在撤离后不顾禁令,偷偷返回这里居住,乌克兰派遣大量巡警在这里巡逻,但后来就对老人们的这些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了,还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送上事物和药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7)

正在摧毁房屋的重型车辆,由于这里的居民不愿撤离,苏联只能将他们的房屋摧毁了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8)

正在进行测试的IMR-2战斗工程车

除了“Klin-1”重型机器人之外,在污染不那么严重的地区也采用普通的IMR-2战斗工程车和IMR-1工程车进行作业。IMR-1的职能与IMR-2类似,但它的研制时间更早,采用的是T-55坦克的底盘,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废弃的重型工程车辆维修厂内看到这么多的坦克零配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9)

善后工作中的“Klin-1”重型机器人,画面上方正在吊装的就是“石棺”的部分组件

疏散指挥使用的BRDM-2RKh装甲车

除了IMR-2战斗工程车之外,苏联在切尔诺贝利进行善后时还动用了BRDM-2装甲侦察车。而且在切尔诺贝利活动的BRDM-2装甲侦察车并非是标准版,而是具有三防能力的BRDM-2RKh。由于苏联冷战时期的战略是以全面核战争为前提的,所以BRDM-2装甲侦察车也衍生出了能够在受沾染区域执行任务的三防版本,BRDM-2RKh装备了GSA-12毒气探测设备,DP-5V放射性物质测量设备和净化装置,该车辆原本是供团级部队下属的化学防御排使用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10)

BRDM-2RKh装甲侦察车,注意车尾的KZO-2设备

BRDM-2RKh最引人注意的是它车后两侧的箱型物体,这组装备被称为KZO-2,进入污染区域后,可以在车内遥控KZO-2放下,检测到放射性较强的区域时,KZO-2设备就能够插旗标识该区域,这是在外观上区分BRDM-2RKh和普通BRDM-2最明显的一点。由于BRDM-2RKh仍然是标准的战斗车辆,所以炮塔上的那门14.5毫米KPV重机枪和7.62毫米PKT同轴机枪也得以保留了下来。执行疏散命令时,BRDM-2RKh能够起到维持通讯,保持治安的作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11)

BRDM-2RKh车尾的KZO-2装备,用于在受污染地区插警示旗帜

此外BRDM-2RKh还有一个升级版本BRDM-2RKhb,增添了生物检测功能,增加了气溶胶探测器,此外由于该车辆有厚重的防辐射衬板,所以改进型炮塔内的14.5毫米KPV重机枪被取消了,主武器换成了两门7.62毫米PKT通用机枪,车尾的KZO-2设备也缩减成了一个。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12)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善后工作完成后,这些曾经参与救援的车辆沾染了大量放射物质,已经没有修复和再利用的价值了,这些剩余物资和维修工厂在普里皮亚季的郊区,仍然是当年匆匆撤离时的样子,目前这里由乌克兰国有公共服务系统接管,不过也已经废弃很久了,所以当年苏联投入这些装甲车辆,是因为这些车辆本来就有三防能力,并不是都市传言中为了对付什么变异生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