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何能逆势增长)

近日,第五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官方配套论坛—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暨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2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指数逆势增长,贸易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成为驱动双轮,重点产业区域协同能力增强。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何能逆势增长)(1)

近年来,全球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产业规则体系正在加快重构,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贸易与产业的协调度,增强中国经济内外循环的韧性、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是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基础,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次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2022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报告认为,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结构优化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根据2022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测算结果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指数逆势增长,贸易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成为驱动双轮,重点产业区域协同能力增强,上游供应链呈现进口和区域“双高”协同特征,出口需求与本地需求共同带动下游产业链。重点行业看,新能源汽车和精细化工“双循环”优势明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处于“爬坡迈坎”的关键时期,未来应进一步围绕产业国际竞争力,打好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组合拳”,按照短期“补链”、中期“强链”,区域“整体提升”的路径推进,在产业链上游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增强对全产业链的治理和控制力。

研究报告负责人、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表示,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优势在于“开放”和“创新”,贸易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呈显著逐年上升态势;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大致保持波动上升态势,区域竞争力指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产业政策与优惠税收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越发展土壤和环境,韧性强劲。

“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是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上海社科院,多年来共同形成的年度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研究成果,为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适应国际规则变化,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新路径提供了智力支持。

支持中小企业用好最新国际规则、标准等提升国际竞争力

论坛上,上海市商务委、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商务部特办代表共同启动“一区一品”系列活动,为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盟单位授牌。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通讯制造行业协会等重点商协会和园区代表作为联盟单位,共同发起2022年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盟倡议书,联盟将遵循“发挥优势、相互促进、资源整合、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推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的协调联动、合作交流、影响力推广、创新探索,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并引领长三角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区一品”系列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要求,围绕各区核心产业要素禀赋特点,搭建市区联动、政产学研互动的新型公共服务和交流平台。本次论坛聚焦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将杨浦打造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彰显了杨浦的特色优势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