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诗是出自《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之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年,《诗经》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非常时髦而且实用的经典当时的人们聊天说话,都有“言必称《诗经》”的风气,就是要时不时地引用一句《诗经》中的诗句来装点一下谈话的门面,以示说话水准与权威,或显示自己在学识与领悟力,下面孔子与自己弟子子贡的这番对话就是当时这种社会现象的实况再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类似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类似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类似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

这句诗是出自《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之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年,《诗经》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非常时髦而且实用的经典。当时的人们聊天说话,都有“言必称《诗经》”的风气,就是要时不时地引用一句《诗经》中的诗句来装点一下谈话的门面,以示说话水准与权威,或显示自己在学识与领悟力,下面孔子与自己弟子子贡的这番对话就是当时这种社会现象的实况再现。

一、借机告诫弟子对待贫穷与富贵的态度

在《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是可以的。却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追求道义,虽富裕而又愿意遵守礼仪。”子贡的意思是,人在贫困时,并不去讨好富贵者,而富贵者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优越而傲慢无礼。子贡认为自己想得还不错,于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孔子虽然也赞同子贡的想法,但孔子明显比子贡想得到更深更远。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是处于贫困之中,却仍然满腔热情地去追求“道义”。孔子说的“道义”,当时他指的是仁义道德,但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为,即使个人目前的处境很艰难,但仍然要充满希望满怀热忱地去迎接每一天,认真过好当下的生活,作好当下的工作,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一天。而富贵者不因为自己的地位优越而忘乎所以,胡作非为,反而比普通人更加尊重礼仪,那么可以想像,这个富贵之人一定能非常受人尊敬。

二、借用《诗经》中的诗句告诫弟子学习要融会贯通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这句诗有意思的点颇多,一是孔子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二是要求人们能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三是赞赏子贡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四是引用的诗句与“贫而乐,富而好礼”之间的联系。

将《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几句诗引用在这番对话中,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认为人就是应该不断的磨炼自己,修养身心,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而子贡在老师面前将老师教的《诗经》中的诗句引用在这里,的确是显得非常机敏,无怪乎老师非常高兴。

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要善于“领会老师还没有说到的意思”,学习时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