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

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褒贬不一,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的观感不同。

有人吐槽布景太灰暗,有人吐槽结局太夸张,铺垫了一大堆就是为了一首众所周知的词而已,还有人说这就是一部利用大众爱国主义的老套片子。

有人吐槽就有人说好,赞赏演员演技在线,也夸赞影片剧情紧凑,总之林林总总的评价不一而足。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1)

《满江红》这部影片以南宋为背景,“靖康之耻”、“岳飞刺字”、“奸相秦桧”等事件为引子,引出“蝼蚁”在民族大义面前的隐忍与牺牲。

提起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背负了千古骂名的秦桧,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1090年(北宋哲宗年间),秦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县令,也就是说,秦桧如果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一个官二代,可惜秦桧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他爹早早的去世了,爹没有权利了,谁还买儿子的账呢?

靠山倒了,秦桧的日子也一落千丈,最潦倒的时候还要去私人的学堂里做教书先生,不过毕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从小就没有拉下过教育,在公元1115年,秦桧骑马游街高中状元。

中了状元就等于一脚踏入了朝廷的官僚体系,那一年秦桧才25岁,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北宋非常重视文人,在电视剧《清平乐》中,仁宗与韩琦对话时,就提到了韩琪中举时的情形,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一气呵成,好不荣耀,所以秦桧从中状元那一天开始,就被有权势的人家订下了。

相中秦桧的是宰相王珪的孙女,品貌出不出众不知道,但是她的家世背景却很出众,秦桧初进京城,需要仰仗的地方很多,即使王氏是个丑八怪,他又敢怎样呢?

传说秦桧惧内,能不惧吗?秦桧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青年学子,就像《满江红》里的一句台词,我没有背景只有努力,可努力在背景面前始终显得有些苍白。

王氏还有一门远亲,那就是李清照,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是王氏的爷爷,但是李清照一门清廉,很不屑认这门亲,宋廷南迁时,她还作诗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2)

111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和辽国形成对峙的态势,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国家,宋、金、辽。

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体现在三国之中,金与宋达成海上之盟,同伐辽国。这一年的大事与秦桧无关,因为这一年他刚刚进入大宋的体制内,还是一个没有背景,只有努力的小青年。

公元1116年,刚刚上班一年的秦桧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会,正月刚过,春寒还未退去,金兵一路溜达着到了汴梁城,他们肯定不是为了散步的,总要拿点什么走吧。

都打到都城了,再打的话,宋钦宗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于是他与金人签订了城下之盟,合约里要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割让给金人,这可是富庶之地,不说银钱问题,就是三地的位置也足够威胁宋王朝的安全。

金人一撤退,朝廷就吵翻了,生意亏本就不说了,这口气实在难以咽下,于是朝廷中一队人主战,一队人主和,最开始秦桧是主战的,也是跳得最欢的,这也让他成为了主战派的主心骨,很快他就被提拔为御史中丞,短短一年时间,秦桧就成为了监察部门的二把手。

可惜秦桧还没有来得及施展身手,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徽钦二宗还有王孙公子、妃子公主们都成了俘虏,被金国尽情的侮辱,什么“牵羊礼”、什么“阶下囚”……都成为了北宋的耻辱。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3)

秦桧虽然跳得欢,但是他运气很爆棚,留守在了朝廷。

金人在苦寒之地,粮食、金银自然没有中原丰富,那怎么办呢?他们把皇帝弄到手里做人质,然后让留守的北宋官员们另立新帝,然后让新帝治理国家,每年给金国拿岁币、金银以及美女。这就相当于自己做总代理,又去其他地方收购了一个新的公司。

被收购的大宋有限公司内部又开始吵起来了,公司倒闭就算了,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公司的侮辱,新的继承人就成为了大家争吵的关键,有人推荐张邦昌,有人推荐赵家的宗室子弟,而秦桧支持赵家的人。

可是两派人争吵没什么用,最后拍板的还是金人,金人怕赵氏子弟上台会有二心,便定了张邦昌为皇帝,并改国号为楚。

新帝拥立之后,秦桧被押解到了金国的会宁,就是从这时开始,秦桧变成了一个求和派,这其中经历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

就在秦桧去往会宁之时,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金人肯定不愿意看到有人与自己分庭抗礼,而宋徽宗也想立功,便写信让赵构老老实实的孝敬金人,而代笔之人就是秦桧。

到底是什么让秦桧转变了立场,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益,他本来就是一个投机者,又何来立场呢?官场的那些规则,他比谁都懂。

金人本来就是以战争起家的,他们又何惧于赵构的小朝廷呢?你要建立是吧,那我就去摧毁他,果然当金人的战火燃烧之时,赵构的胆子都吓破了,直接跑到了南方。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4)

皇帝没有胆子,不代表百姓没有血性,在民族大义面前,蝼蚁虽小,却是有胆有识的,完颜宗弼一路抢劫下去志得意满,可他没有想到平静的长江之中,突然冒起火光,这是韩世忠的队伍。

梁红玉击鼓,韩世忠杀敌,戏曲里常演的剧目开场,完颜宗弼被打得无还手之地,不过后来他登小船逃跑,遍寻能人,找到了破阵之法,韩世忠被击败。

完颜宗弼带着士兵即将离去时,在牛首山又遇到了岳家军,又被痛打了一顿。

总之,这一次打劫之路很不顺畅,完颜宗弼的心情也很不好,皇帝窝囊无话可说,那些爱国将领的本事,还有平民百姓的决心太让人心悸了。

从外部硬攻可能不行了,那么内部瓦解呢?也许更容易一些吧,公元1130年10月,秦桧带着家人投奔赵构。

其实没人信秦桧可以从重兵把守的金营逃出来,可是南宋王朝刚刚建立,人才稀缺,加上在国破之时,又有几个人的后面没有故事呢?所以赵构选择留下秦桧。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5)

在朝中摸爬滚打的秦桧,情商智商都是很出众的,而且他那一手好字确实让人钦佩,在秦桧的“甜言蜜语”下,赵构的心也被迷惑得稀里哗啦。

公元1131年,这年出了一件大事,宰相范宗尹被罢免,秦桧的机会来了,他本就得皇帝欢喜,这个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他悄悄对皇帝说,我有两个计谋,可以安定天下。

南宋朝廷之所以收留了秦桧,还是因为内忧外患,而此时秦桧说出两个计谋可以安定局面,赵构当然开心,不过他也不能因为秦桧一句话就让他做宰相,于是秦桧的考验期到了,吹牛的话还是经不起推敲,他提出的平天下计策不过是求和,这自然让朝中的主战派不满,经过激烈的讨论,秦桧被排挤了出去,赵构再次决定罢相。

南宋偏安一隅,金国那边风云诡谲,金国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要管理那么多土地,他们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还有各部落残余,根本无暇打理,于是金国派使臣与宋廷和谈,归还陕西、河南部分领地。

和谈就必须选派使臣,看来看去,只有秦桧最合适,朝中大臣有影响力的都在喊打,求和派中只有秦桧各方面条件都突出,在此种情况下,秦桧再一次被启用,1137年,秦桧给南宋王朝办了两件事情,和谈与治理宋徽宗及显肃皇后的丧礼,那一年秦桧被认命为枢密使,他又一点一点的回到了权力中心。

秦桧求和,朝中就有主战的,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时刻都以靖康之耻为训诫,誓要报这奇耻大辱,可惜宋朝从立国开始就防备武将,让岳飞的北伐大计毁于一旦。

北伐之所以失败,秦桧对赵构吹的“耳旁风”功不可没,就连宰相张浚离任时都说秦桧此人阴得很,他向赵构推荐了赵鼎,赵鼎上任后,秦桧又各种巴结讨好,最后连赵鼎也被他的“糖衣炮弹”拿下。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6)

南宋朝廷风雨飘摇,金国也正经历着阵痛,覆灭北宋的主要将领完颜宗翰去世,那一刻赵构的心平静下来,秦桧实时的对赵构表示了忠心,并且表示这是中兴的大好机会。

金国的野心很大,可惜内部的变化也很大,在南宋王朝这里占不了便宜,便放缓了进攻的步伐。不过赵构的一系列操作确实让人无语,战事已缓,他主动向金廷求和,说要是能接回母亲,即使称臣也无怨无悔。

求和的事情,谁来办呢?朝廷中的人没有谁会接这“烫手山芋”,当然只有秦桧来接了,秦桧知道自己会被人唾骂吗?当然知道,他甚至知道会因为此事遗臭万年,可是他不管那么多,生享荣华富贵,哪怕死后再下无间地狱。

秦桧要富贵荣华,赵构也不傻,他知道秦桧的算盘珠子往哪里打,于是他一边派秦桧求和,一边发展本国经济,赵构之所以信任秦桧,也是基于现实问题,南宋王朝初一建立没有根基,而朝中大臣也搞不定这些棘手的问题,秦桧虽然混账,但是他的能力无法忽视,大家可以说赵构懦弱、没有气节,可在当时真的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怎么办呢?退而求其次也许是最后的出路吧。

秦桧一心求和,导致了朝中许多人不满,他被天下人唾骂,赵构不得不说,我是赵家子孙,怎么能受金廷册封。

无论反对求和的声音多么高亢,秦桧和谈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息,公元1139年,金国归还了陕西、河南部分领土,即使这样,朝廷中的主战派依然对金国保持着警惕,这其中就有徐俯、连南夫、岳飞等人,可是秦桧一回朝廷就把言论给压制下去了。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7)

南宋内部的声音停歇下来,金廷又发生了政变,完颜宗弼把内部的求和派统统杀掉了,之后便长驱直入直下江南,打算给宋王朝“好看”,可惜这一次武力不好用。

韩世忠的水战,岳飞的陆战,把完颜宗弼打得只剩一口气,朱仙镇一战差点被岳飞生擒,再来个直捣黄龙,不过可惜赵构胆子小了一些,在此时他召回了韩世忠,让完颜宗弼那块“大肥肉”跑了。

此战一结束,完颜宗弼心中越想越气,以前一打就跑的南宋军队怎么突然厉害起来,不行,这个仇一定要报,于是在次年再次进攻南宋,结果依然没有讨得半点好处,特别是岳飞,就差跑到金国老巢活捉完颜宗弼了。这边打得如火如荼,秦桧居然强令岳飞收兵,十二道金牌道道催命。

完颜宗弼知道打是打不过了,那就和谈吧,划疆而治,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如果南宋王朝可以在这十年内休养生息,好好发展经济,顺便强身健体,发展一下军事,也许还能逆风翻盘,可惜宋王朝防范武将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安定下来后,赵构最先解决了张俊、韩世忠等武将。

张俊和韩世忠都是妥妥的老江湖,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怎么会看不清朝廷的把戏,张俊马上给朝廷表忠心,而韩世忠很快就卸甲归田。

收拾了这些人,就剩下岳飞这一个耿直人了,他不谄媚,也不邀功,还不表忠心,一心北伐,无论你收拾不收拾我,我就要活捉金兀术那个老鬼。

完了,硬的不行,软的不行,秦桧也搞不定,搞不定怎么办?那就诬陷呗,于是秦桧的心腹万俟卨给岳飞炮制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就是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要了岳飞的命,岳飞至死也没有承认这个罪名,只在绝笔书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1142年1月27日,岳飞慷慨就义。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8)

岳飞死后,金国弹冠相庆,百姓为之哭泣,一国栋梁就此陨灭,百姓们骂赵构是昏君,把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呙铸成了铁像,让他们跪在西湖边向岳飞赎罪。

由于秦桧为朝廷立了“大功”,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宋史》对秦桧的描写都是迫害同僚,可如果秦桧一无是处必然也不会受到赵构重用,南宋时经济非常发达,农业、外贸、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形成。

杀岳飞、清除朝中不听话的人,这些活,秦桧一个人说了不算,他的权利大不过皇帝,即使求和,没有皇帝的授意,他也不能独断专行,秦桧在这些被骂的事情上站在了风口浪尖,他要的无非是荣华富贵。

秦桧本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却为了贪欲做了很多违背良心的事情,他娶王氏,也是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惜一生都被王氏所欺压,为了逃命,他又不惜委身于金国,做无耻的叛国者,为了荣华富贵杀岳飞,背负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秦桧遇到赵构简直是“天造地设”,一个窝囊,一个没有骨头,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允许赵构任性,十年战争打下来,国库已经虚空,一个空架子谈何稳定,他只能求和。

满江红里秦桧的形象(张艺谋满江红中提到的秦桧)(9)

可这是唯一的途径吗?当然不是,岳飞、韩世忠、张俊都具备抵抗金兵的实力,一点点收服失地,一点点恢复国力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惜赵构的确是个软骨头,同时他还有祖上传下来的毛病,害怕武将集团,总怕人家觊觎他那个位置,可是宋太祖是因为什么杯酒释兵权呢?他又是什么原因重用武将呢?赵构都没有分清大小王就敢“斗地主”,也是没谁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侵权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