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

1666年,英国发生了一场瘟疫,在剑桥求学的牛顿只能回到家乡,在家乡隔离的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人生,直到一个苹果掉了下来......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1)

在1666年这个神奇的年份,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研究了光的分解,还创立了一个令所有大学生都闻风丧胆的东西------微积分。牛顿最早称其为流数术,并在之后很多年中不断研究,形成了一套体系,但是,他没有对外发表,仅仅是把手稿给过一些关系较好的科学家们看过。

10年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开始研究微积分,1684年,莱布尼茨发表了关于微分和积分的论文,首次在世人面前描绘出微积分。

3年后的1687年,牛顿出版了鼎鼎大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巨著里,牛顿写了几句话:“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莱布尼茨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但是问题在于,牛顿当时为了不让莱布尼茨知道太多,这部分内容用的是密码形式书写,而莱布尼茨表示自己没看明白那段密码,他后来的发现与这无关,矛盾就这么产生了。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2)

艾萨克·牛顿

事情从牛顿和莱布尼茨的争斗逐渐演变成了英国与欧洲间的争斗,在牛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后,对莱布尼茨展开攻击,而他在《原理》中所提到的那封信,就是他的证据。莱布尼茨也在这时候告诉全欧洲,他是微积分真正的创立者,而他的一个学生约翰·伯努利趁机发起反击,他向全欧洲数学家提出“最速降线”问题挑战,并且专门寄信到英国皇家学会,牛顿看到后,不禁呵呵一笑,轻松解决了问题,毕竟这是牛顿啊。结果就是,约翰·伯努利的这次反击被牛顿瓦解,牛顿趁胜追击,联合了诸多英国科学家,盛产莱布尼茨剽窃了他的研究成果。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3)

莱布尼茨

在牛顿集英伦之力地猛攻之下,莱布尼茨遭到打压,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就任英国国王后,甚至都因此没有带上莱布尼茨一起前往不列颠岛,莱布尼茨因此而备受打压。顺便提一句,为什么英国国王会找一个德国人当,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总之,当时的德国还不叫德国,叫神圣罗马帝国,这位汉诺威选帝侯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诸侯,他的母亲是英国前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当时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绝嗣,因此他成为了英国的王位继承人,而莱布尼茨在这当中对他进行了很多的帮助。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4)

乔治一世

被乔治一世国王抛弃后,莱布尼茨的支持者越来越少,他在之后几年孤独地生活在汉诺威,直到去世。

虽然牛顿赢得了这场微积分争夺战的胜利,但是欧洲大陆在使用微积分时,依然用的是莱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也就是如今高数教材上的符号,而英国为了维护牛顿的权益,坚持使用牛顿所发明的符号,这也间接导致了英国与欧洲在科学交流上的障碍,导致了在英国的科学研究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而欧洲大陆上却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数学家。直到很多年后,英国才不得不采用莱布尼茨的方法。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5)

至于到底是谁抄袭了谁,至今还是个争议,但是有一点没有争议,如今的微积分,采取的基本是莱布尼茨发明的符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牛顿还是莱布尼茨,都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在微积分上,还是莱布尼茨的贡献更大一些。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算发现还是发明(牛顿和莱布尼茨)(6)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