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只求半称心(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太师、太傅和太保三个官职合称为“三公”,是大臣们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可能是由于地位太过尊崇的缘故,三公的称号,皇帝一般只给死去的大臣享用。

但是,即便是这样,太师和太傅这样的官职仍然是高不可攀。谁家若是出了一个太师或者太傅,其家人定会开坛祭祖,告慰祖上。

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拥有太师、太傅之称的人只有寥寥几人。而在活着的时候就荣获这一称号的,就只有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一人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只求半称心(水满则溢月满则亏)(1)

作为手握重权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在生前位极人臣,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可是,万历皇帝的心思确实很难捉摸。他一直把张居正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对张居正十分尊敬。但是,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就下令将张居正开棺戮尸,并将其家人流放,全面否定了张居正的所有功劳。

关于万历皇帝这么做的原因,后世之人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张居正掌权的时候得罪了太多人;也有人说张居正独断专横,轻视万历皇帝,被皇帝追查是罪有应得。更可笑的是,有人竟然造谣说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有私情,这才惹怒了万历皇帝。

种种说法,令人眼花缭乱,难辨是非。

身居高位者,遭到别人的非议是难免的。更何况,张居正还是一个行事非常高调的人。抛开别的不谈,张居正的生活简直奢侈到了极点。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群起而攻之,就与他的这一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时,朝廷大员在出行的时候基本都乘轿,以此来展示自己尊贵的身份。官员们的轿子,大多使用的是四个轿夫。有些爱讲排场的官员,也只不过是坐着八人抬的轿子。但是,像张居正这样硕大无比的轿子,可真的是绝无仅有。

一般的街道,张居正的轿子根本无法通过。因为,他的轿子实在是太大了,内部面积已经达到了五十平米,光是轿夫就用了三十二个。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恐怕只有宽阔无比康庄大道才能任其通过吧。由于此轿的空间实在是太大,张居正还别出心裁地布置了一番。

他把轿子的两边设置成敞开的过道,以便于自己随时观赏周围的景物。至于轿内,张居正则将其分为一室一厅一卫,即客厅、主卧和卫生间。乘坐这样的轿子出行,想必和在家里没什么两样。旅途中令人难以忍受的颠簸,已经在三十二个轿夫的肩上化为了乌有。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只求半称心(水满则溢月满则亏)(2)

除了讲究轿子外,张居正还非常喜欢精致的饮食。当上首辅后,有些官员通过对张居正日常行为的观察,揣摩到了张居正的心意,把数不清的山珍海味摆进了张府。张居正看了之后食指大动,当即便在心中记下了这些官员的名字。等到有了合适的机会,张居正对这些官员一一提拔,以示回报。

慢慢地,前来为张居正进献美食的人越来越多。像熊掌、燕窝、鱼翅这样难得一见的名贵菜品,张居正很快便吃腻了。为了继续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张居正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种名为“鸭舌羹”的菜肴。为了给张居正做出这道菜,厨子往往要杀上数千只鸡。当然,张居正在尽情享受奢侈生活的同时,皇帝的清算也在逐步向他逼近。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张居正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

按理来说,像张居正这样功勋卓著的首辅,其家人定然会受到皇帝的恩赐。但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万历皇帝竟然全盘否定了张居正的一切功劳。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命人将张居正开棺戮尸,并抄了张居正的家。当然,抄家的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这个权倾朝野十余年的首辅大臣的全部家产竟然只有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这当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然而,与外界所谣传的张家积财百万相比,又算不了什么了。而抄家的官员为了逼张家人拿出莫须有的百万白银,不惜将张家人锁在自家宅院里,对其断水断粮,以至于,最后开门时张家已经有数十人饿死,尸体甚至都化作了野狗口中之食。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不愿受辱,留下绝命书,称:抄家的官吏“丘侍郎、任巡按”是“活阎王”。后毅然自缢而死。即便如此,张敬修死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恨意依旧不减。他下令将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流放,并将担任翰林院修撰的张居正三儿子张懋修削职为民,以此来展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张居正生前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不料却落得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只求半称心(水满则溢月满则亏)(3)

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张居正在处于顶峰的时候肆意妄为,追求奢侈,一点也不懂得谦虚谨慎之道。张居正毫无界限的奢侈行为,已经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三十二人抬的轿子,其排场甚至已经超过了万历皇帝。而在万历皇帝的心中,这就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战。然而,没有了张居正制约的万历皇帝,最终更是走上了一条穷奢极欲的道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