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

记者 | 原祎鸣

编辑 |

提到科技、医学,你会想到什么?

理性?规则?抑或冰冷?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向我们表明:科技,是战胜病痛的决定性武器;医者,是奋斗在一线的温暖战士。

事实上,不仅是新冠肺炎带走的110万生命,我们还有3.3亿的心血管患者、被抑郁症吞噬的9000万人口,每年会新增393万恶性肿瘤患者、100万不健康的新生儿……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

医学与科技,正在努力缩小这些数字。

11月8日,腾讯医学ME大会如期而至。这里无关商业利益,不谈政治博弈,只为那些有关生命的点点滴滴而呼喊。今年,ME大会把目光聚焦在了“痛点”之上。

痛,是身体里的微观世界向宏观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原始海洋中的有机大分子团会对伤害有感受和反应,单细胞的草履虫懂得躲避有害刺激。生命起源,“疼痛”随之而来,催促着生命开启进化的可能。

痛点,是我们在解决不了需求时的懊恼和遗憾,是用户内心需求对互联网和科技进步的深切期待。一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痛点”面前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科技和医学的连接也将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一天,全球顶级的医学领军者、科学家聚在一起,向我们分享科技是如何切实扭转了疫情的局面,又如何推动人类与各种疾病的战斗进程。

在这里,医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而科技的进步也将给医学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如钟南山所说:“前沿科技在疫情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也是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变革性力量。”

科学的发展没有终点,有关医学、有关科技,是个永远诉说不完的话题,这里包含着太多的失败与挫败,却也包含着太多的努力与期盼。我们用一万字来回述今年ME大会带来的医学领域的头脑风暴。

一万字不长,想道尽任何一种疾病的攻克过程与原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一万字不短,很难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争夺读者的耐心。但我们衷心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静下心来,看看在医学领域,这些在各自的岗位上走过半生、不舍昼夜地为上千万患者赢回生命的科研人员,是如何用科技的力量,与人类之痛持之以恒地抗争。

这场斗争,输赢未定,人类可能永远战胜不了所有的病痛,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却永远不会停下挑战病的脚步。

科技之大,亦理亦善。

医者之大,亦士亦侠。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1)

钟南山:医学研发的实践应该投入科技力量

“钟南山来了,人民的心安了。”

今年的冬天,对中国人来说,是21世纪以来最漫长且黑暗的冬天。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举国民众彷徨无措。当年非典时期站在战场最前线的钟南山,如今已83岁高龄,而这一年,他再一次站出来,给了中国一根定海神针。

这一次,钟南山来到了ME大会上,为我们讲解了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在抗疫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为什么可以迅速的遏制疫情?在钟南山看来,这次中国防疫最大的成功之点,或者说抓住的痛点,就是社区的群防群控,这意味着在上游就实现了控制疾病蔓延。同时,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医学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让公众消除了恐慌的情绪,理解和遵守社区联防联控措施。

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科技有多重要?钟南山回顾到,AI、大数据、5G云网络,在疫情的预报、疫苗的研发、病情的诊断方面都给予了团队巨大的帮助。回归到常态后,这些科学技术也成了预测病情、快速诊治、找寻疾病规律等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助手。“腾讯提出了 ‘科技向善’,我很有共鸣。”钟南山感慨道。

这次的疫情,让无数人敬畏的是医学的使命,而此次ME大会上,钟南山也提到了这个使命。“马化腾先生说过,互联网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痛点。这跟医学的使命也很像,我们医生也要解决人类最根本的痛点,当然最根本的痛点就是生命之痛。”钟南山说。

在生命之痛的面前,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取得了防控疫情的第一个阶段的胜利。但全球来看,新冠疫情仍然在蔓延,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确诊新冠,并且带走了超过110万人的生命。因此,钟南山认为,全球的医学专家需要共同建立一个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共同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拓展人类医学能力的范围,未来的医学研发的实践还应该积极的投入前沿的科技力量。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2)

张文宏:人,必须要跑到病毒的前面

“我们跑赢过病毒性肝炎,相信这次也能跑赢新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硬核医生”张文宏,曾经带领团队在72小时内,为感染了“非洲昏睡病”的患者锁定了病原体,并从WHO申请到对症药品,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曾在全球病毒史上首次确认了猪疱疹病毒的跨种传播。

11月8日,他也来到了ME大会的现场,讲解新冠疫情现况以及疫苗的作用。

“就全球范围来讲,没有哪一种疼痛会胜过今年这个新冠疫情,全世界都在为这场疫情带来的灾难感到疼痛无比,中国刚刚从这场疫情当中喘了一口气,但整个世界仍然处于黑暗之中。”走上演讲台,张文宏直击“痛点”。

如何消除“痛点”,结束战疫?张文宏在ME大会上总结中国经验。“一开始中国各地的医疗队伍向武汉开拔的时候,事实上脑子里其实并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最终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在和病毒的不断斗争当中形成的。”张文宏看来,中国经验并不是第一天就有的。

然而在武汉,“没有经验”的医疗队伍依旧打了一场胜仗,其中最关键的措施就是百分百封锁城市,两个月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套方式是成功的。在当今,中国对已经爆发的疫情的采取措施就是百分之百的防控。

张文宏说到,虽然眼下阶段,中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全球是一个抗疫的共同体,当世界的疫情没有结束,中国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一直以来,中国都不断地会有一些散发的输入性病例出现。武汉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把病毒全面的围剿之后,还要做到跑的比病毒更快。所以今天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疫情的时候,政府都会迅速对该地区进行集中控制,同时对相关接触人群进行检测,甚至扩大检测范围,不错过每一个病例。

很多人会问,这种措施是不是太严格了,是不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人跑的没有比病毒快,病毒一但蔓延,我们就要面临着医疗资源是否足够把这场疫情重新控制住的考验。所以中国的经验就是,比病毒跑的更快。就是在这样的策略下,北京、新疆、大连都在一个月内控制住了疫情。”

对中国经验做了大体的总结之后,张文宏把目光对准了疫苗。现阶段,国际间交流十分不便,世界如果一直这样关闭下去,经济、政治、文化都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那大家在等什么?很显然,所有人都在等绝杀的武器——疫苗。

但新冠疫苗一来,是不是世界上从此就不会有新冠病毒?并不一定。历史上曾经诞生过诸多的疫苗,麻疹疫苗问世后,麻疹至今还存在;水痘疫苗诞生过之后,水痘还存在;流感疫苗一直存在,但每年的秋冬季节流感还会卷土重来。

而且,疫苗问世之际,在国际范围内也不会百分之百接种的,有些国家接种30%,有些40%。但疫苗的作用,是让最危险的人群就可以受到保护,整个社会群体的病死率就会大幅度的下降,世界重启的机会也就来临了。

但这也意味着此时,中国将面对着世界重启,同时病毒依然存在的挑战。因此,中国要通过疫苗更高的接种率来保持超低水平的本土病例,同时,疫苗问世也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

“新冠疫情在中国已经控制的非常好,”张文宏的话里带着战士收刀入鞘般的骄傲,“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度过最黑暗的时候,而且曙光已经在地平面的远方出现,我们终将从至暗的时刻当中走出来。”张文宏说到。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3)

埃里克·鲁宾:全球有11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高级阶段

人类已与传染病斗争了数千年,唯一不变的,是人类超越自我、不断进化的勇气和决心。

今年是极具历史性的一年,新冠病毒席卷了全球,带走了超过110万人的生命。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曾经美好的家庭,也隐藏着无数次绝望与对这场战争的胜利的期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世界上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医学期刊,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埃里克·鲁宾(Eric Rubin),是世界上最杰出和最高产的结核病研究人员之一,发表过百余篇科学论文的他,是传染病领域公认的领导者。自新冠疫苗开始研发以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持续快速更新着最新的权威科研进展。今天,埃里克也来到了ME大会的现场分享了自己对新冠肺炎疫苗成功可能性的看法。

新冠疫苗研发究竟到了哪一步?是否会发挥效用?埃里克在ME大会上公布数据:在短短几个月内,全世界已有11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高级阶段,其中最早的一种腺病毒疫苗来自中国。在过去,想要将想法变成安全有效的疫苗,通常需要10年以上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我们已经能够将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浓缩成几个月,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埃里克透露,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以D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最为理想。但由于在疫苗研发史上,有一些相当严重的疫苗副作用在大量人群接种几个月之后才显现出来,所以接种疫苗的人越多、等待的时间越长,科学界对安全性就越有信心。因此,几个月后,经足够的病例和足够的疫苗接种者试验,就可以判断疫苗是否研发成功。

为了让普通人能够更了解疫苗的研发机制,埃里克从疫苗的重要术语讲起。

抗原,是一种可以为免疫系统所识别的蛋白质。免疫系统第一次遇到抗原时,会产生相对较小的免疫应答,这就是初次应答;打了加强针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非常强的免疫应答,这就是再次应答。

免疫被分为两大类,即细胞介导免疫和体液免疫。当细胞受到受到病毒感染时,细胞表面会显示出病毒抗原,而T淋巴细胞可以识别这些抗原,从而杀死受感染细胞,清除体内病毒,这就是细胞介导免疫。

应对位于细胞外的外源物质,主要就是依赖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利用的是抗体,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结合并破坏位于细胞外的抗原,这就是体液免疫。

这两种免疫对于抵抗病毒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很强的细胞介导免疫应答或很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已经足以抵御感染。天花、牛痘都有共同的蛋白质,而牛痘在人体内相对安全,并且可以促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免疫应答。这就是疫苗研发中的一个常用原理,即用不会使人生病的病毒感染人体,然后诱导产生免疫应答,新冠疫苗的研发也是这个原理。

两百年前,天花像如今的新冠病毒一样,摧毁了无数健康的生命和美好的家庭。然而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注意到,英国一地区的牛奶女工没有得天花,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发现挤奶的牛奶女工常患一种被称为牛痘的疾病,便取出了牛痘病毒并给其他人注射,后来注射了牛痘病毒的人也都没有再得天花,预防天花的疫苗就这样诞生了。至今为止,天花也是唯一一个人类战胜的病毒。

现代医学史上,疫苗的出现是个伟大的进步。面对新冠,疫苗能否再造奇迹,我们距离答案揭晓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新冠疫情毫无疑问是今年的主要话题,但它只是我们人类承受的众多病痛中的一个。人类学会行走,垂直的脊椎却让分娩产生剧痛和高死亡率;人类大脑容积扩大,变窄的下颌骨却让牙痛出现。疾病、细菌、病毒、瘟疫……伤痛是人类生命长河中面对的永恒挑战。

当抑郁症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热词,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癌症、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肩颈腰背疼痛成为标配,年轻人如何改掉“社畜”的不良生活习惯挽救自己的健康?当环境、压力、高龄、遗传病等问题带来的生育难题,如何从胚胎开始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ME大会上,还有更多医学领军者,讲述现代医学挑战病痛的最新成就。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4)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到3.3亿,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影像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将疾病检出率由不足5%提高到95%以上,这一成果编入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并被命名为“葛氏现象”享誉全球。他首创了“逆向导丝技术”,使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从不足65%上升到90%以上。他研发出 我国首个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支架,每年造福超过10万例冠心病患者,为国家每年省下15亿元的医疗支出。

今天,葛均波来到了ME大会的现场,为大家分享了医生是如何治疗冠心病,和普通人如何防止冠心病。

得了冠心病,该如何治疗?葛均波从治疗方法的源头讲起。1977年,德国医生Andreas Gruntzig想要扩张患者狭窄的血管,来缓解远端的缺血,当时还没有支架,他是用一个气囊来扩张的,术后,患者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但后来人们发现,单纯用气囊扩张不能从根本解决心肌缺血,血管经常会发生急性闭塞。有一些医生就想,现在是建立了一个有可能塌下来的隧道,那么放一个架子进去,是不是隧道就不会塌了?于是医生们就用一个不锈钢的钢管,把它镂空,放在这个气囊上,再通过导管送入狭窄的地方,把气囊打起来,用支架撑起来,最后再把气囊拿出来,这个架子就留在了血管里,这就是冠状动脉支架手术。

一开始手术用的支架是不锈钢材质,血管会产生局部炎症反应,会再次狭窄。1999年前后,有一名医生提议把抗炎药涂到这个支架上,这是药物系统支架,到今天临床还在广泛的应用。

但后来医生又发现支架表面的涂层不可降解,患者做了手术之后血管还是有闭塞的可能。于是葛均波带领团队研发了可降解的带药支架,这是当时第一个完全可降解的涂层冠脉药物支架。

科技的发展及人类不止步的探索让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可能,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成本,远比治疗低。葛均波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过桥”,患有高血压,相当于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过桥;如果高血压同时再抽烟,这个包袱就更沉重;假如是高血压又抽烟又有高血脂,就会把桥压断。

葛均波提到,想要轻松的过桥并不难,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有70%-80%的机率可以预防或延缓发生。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少吃钠盐、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保障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情、定期体检。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5)

黄荷凤:技术赋予了生命新的可能

每年,有80万到100万不健康的婴儿出生。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说,每30秒钟就有一个缺陷儿诞生,这给无数的家庭带去了痛苦,也为国家带来了医疗负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从事妇产科、生殖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长达30余年。她始终关注着试管婴儿领域,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为实现途径,带领团队研究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通过胚胎植入前的筛查,检测出含致病基因的胚胎,实现了从源头阻断致病基因的遗传,为有遗传性疾病的家庭的父母带去生育健康宝宝的希望。

在黄荷凤看来,人类的生殖是一门医学艺术,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都值得守护;而科技正在带给原本会有遗传性疾病基因的新生儿,以全新的可能。

在ME大会的现场,黄荷凤表明,辅助生殖技术在控制中国的人口出生缺陷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领域,中国和国际上是同步的。

今年是“互联网 医疗”迅速发展的一年,黄荷凤指出,5G的应用,也让医疗变得更有效率,更加便捷,改变巨大。

从前,病人需要到妇产科医院治疗胎儿,但妇产科医院没有足够的能力检查肾脏,患者还需要跑到肾脏科医院去检查肾脏。但现在有了5G远程超声,患者可以做到在同一个医院获得一站式服务,医院可以通过5G远程超声来让另一个医院的医生进行检查,也可以在这家医院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超声医生的诊断。

5G也让远程的会诊也更容易。黄荷凤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她接诊了一个异地的新生儿,新生儿出现了多种急性症状,黄凤荷第一时间让当地的医生采集新生儿的血液,在当地的公司检测,传上到了5G云平台,黄荷凤同时请了儿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进行会诊,得出最终结论:这个新生儿患有一种叫做鸟人综合症的罕见病。黄凤荷团队也在第一时间抢救了这名新生儿。

“5G的远程会诊免除了病人来回往返各家医院所耗费的时间与金钱,也让国内最顶级的医生进行多学科的会诊成为了可能。”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6)

蔡三军:希望人们可以少“挨刀”

全国有393万新生恶性肿瘤患者,平均每7.5分钟就有一个人患癌,中国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成以上的人会发生恶性肿瘤,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对生存率仅为40.5%,而美国同期达到了66%,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蔡三军,用简练却生动的一段话,讲出了中国的恶性肿瘤现状的原因。

中国的恶性肿瘤患病率高的原因大体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寿命延长、生活方式改变(运动减少、饮食中荤菜比例大)、环境污染(食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

为什么中国恶性肿瘤(生存率)这么差?

首先,中国发病的恶性肿瘤跟美国发病的恶性肿瘤是不一样的。中国发生率比较高的是(预后)比较差的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等癌症;而美国发生率比较高的是(预后)比较好的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其次,中国的诊疗的规范度不够。再次,因为早期筛查不足,中国的发现早期癌症比例比较小。

蔡三军也已大肠癌为例,详细解释了我国癌症治疗所面临的状况。蔡三军是最了解大肠癌的人,他参与的临床研究项目,证实了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实现肠癌筛查,为提高肠癌治愈率和生存率来了希望。他被业界称为“腹腔一把刀”,2019年,蔡三军所在的复旦肿瘤医院将大肠癌(Ⅰ-Ⅳ期)5年生存率提高至了71.2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诸多的癌症中,大肠癌是位列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可事实上,大肠癌却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数据:三分之一的肠癌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肠癌可以治好,三分之一的肠癌可以延长生命改变生存质量。中国的一期肠癌仅仅占10%,而美国的一期肠癌占25%到30%,一期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怎样扭转这个局面?蔡三军提到,最重要的是注意早期筛查。目前一共有7种筛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模拟肠镜、磁共振模拟肠镜、大便DNA分析和Septin9。美国最新的研究告诉表明,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优于其他筛查方法,只要参与筛查都会有所获益。

蔡三军也提到了技术对早期筛查的推动作用。“只要可以拿出完整的数据,AI就可以分析性别、职业、家庭史等各个方面对大肠癌发生率的影响,这可以帮助医学界更了解整体人群的发病率。

那么得了肠癌怎么办?蔡三军强调了外科治疗的决定性地位,“大肠癌治疗的五年生存率的85%到90%是由外科来决定的,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等都在大肠癌的治疗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蔡三军说到。

如果说外科是“主攻”,内科就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科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中,后两种治疗虽然很难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但在提高大肠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还是有所帮助。

蔡三军提醒,治疗肠癌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规范诊疗。目前在肠癌领域,已经有了卫健委的诊疗指南和CSCO指南,只要按照指南去做,就可以获得世界五年生存率的中位水平。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7)

陆林:治疗抑郁症不能只靠自身,还要相信科学

中国有6000万到9000万人,正在经受着抑郁症的吞噬与折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陆林医生在ME大会上,援引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话来形容抑郁症患者的苦楚,“抑郁症的感觉是身心宛如处于人间炼狱,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抑郁症的欺凌。”

发病率超过5%以上的疾病被称为常见病、多发病,现如今抑郁症也逐步成为了其中的一个。

今年的疫情冲击,为无数人带来了生活的变动、精神的冲击、经济的不确定性。而陆林也分享了自己的团队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在疫情的影响下,接近三分之一的普通人群出现了情绪问题甚至精神性质的问题;一半的医务人员在疫情后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三分之二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出现了抑郁、焦虑、失眠,和应激症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称,新冠肺炎可能在一两年有可能被控制,但是对全人类的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是十年以上。

如此庞大的人群患有抑郁症,这个局面该如何打破?陆林反复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性。

现有的抗抑郁药物非常多,也有很多新的抗抑郁药物正在临床试验。此外,许多物理治疗方法,例如经颅磁治疗、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还有深部脑刺激的治疗都以被证明可以十分有效的治疗抑郁。

尽管抑郁症的复发率很高,但通过维持治疗,很多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仅大约有20%-35%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有些残留症状需要长期的治疗。因此,治疗抑郁不能只靠自身,更要相信科学的疗法。

除却相信科技对抑郁症的作用外,陆林还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给出了建议,对患者自身来说,自我心理健康的训练可以很有效地减少抑郁症的发生,例如增强体育锻炼、扩大与人的交流、积极配合医生工作等。

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对待抑郁症患者来说,没有误解和偏见的社会。陆林表示,目前中国大众对抑郁症仍然有很多的误解,比如抑郁症患者就是矫情、抑郁症患者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抑郁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儿童青少年不会得抑郁症等等。种种偏见增加了患者的病耻感,造成了很多患者拒绝承认自己的抑郁症情况、拒绝治疗。

陆林也呼吁大众了解抑郁症的知识,形成理解、尊重、关爱、陪伴、支持抑郁症患者的氛围,因为对抑郁症的包容接纳关爱也是对我们自己、对我们每个人的包容关爱和接纳。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8)

彭宝淦:脊椎病正在年轻化

读书久坐,上班久坐,自从来到了工业社会,似乎坐着就成了常态。在正常人群里面,每100个人中,就有26个人正在患颈腰痛。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吗?也许并不意外。除了读书和工作需要,现代人缺乏运动,连休息时间也大多选择玩手机、打游戏,每日步行一万步就差不多能登顶朋友圈步数排行榜。这样的生活习惯下,脊椎病正在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彭宝淦教授,曾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腰痛的各个环节逐一深入研究,提出了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的新理论——炎症机制。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又提出一种创新的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1支亚甲蓝费用仅仅约为1元,如果国内1年有10万人应用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总计节省医疗费用可达50亿元。这一天,彭宝淦教授也为腾讯医学ME大会的观众带着对颈椎病的现状如何、治疗方法等问题解答。

以前,脊椎病是中老年人或者体力劳动者多发,现在脊椎病却呈现了年轻化趋势。

首先,职业因素,电脑操作员、司机、会计、教师、医生等,颈胸腰背每天都处于高度的负荷状态。

其次,教育领域的竞争带来的压力也给青少年的脊柱带来了压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竞争已经开始于幼儿园时期,各种补习班、课外班、特长班,使幼儿及青少年身体备受压力,以及学校的桌椅板凳的更新与青少年近年来,普遍身高过快增长不协调、不匹配。

其次,大众需要“坐板凳”的时间延长了。彭宝淦提到,现在大学招生率已经非常高了,现在又扩招了硕士博士的数量,读书时间明显延长了,这样使脊椎病越来越年轻。

患有了脊椎病,该如何治疗?彭宝淦介绍,保守治疗是医生面对非特异性颈椎病、腰椎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才会考虑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通过带颈托或者腰围限制来限制患者的颈椎或者腰椎的运动;服用消炎止痛药与肌松药等药物;物理理疗、按摩治疗等理疗;针灸、小针刀等中药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五点支撑”跟“小燕飞”等患者恢复训练等等。

微创治疗,即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是把脐带间充的干细胞注射到退变的椎间盘里面,从而让退变的椎间盘再生,同时消除腰痛的症状。彭宝淦表示这种微创治疗方法,中国领跑世界,而且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看来疗效较好。

另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由彭宝淦团队发明的亚甲蓝注射治疗慢性腰痛方法。椎间盘疼痛主要是因为神经末梢长到了椎间盘里,而亚甲蓝能够灭活神经末梢,同时抑制炎症反映。效果好,操作性也很强,只需要把亚甲蓝注射到发炎的椎间盘里面。

治疗不是最好的办法,脊椎病重在预防,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彭宝淦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办法:要尽量避免卧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日常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注意视线与屏幕保持平视或者微仰视5到10度,一小时左右休息一下,避免长期的低头工作;睡眠时候避免高枕或者无枕;避免风寒潮湿,夏天避免太凉,避免电风扇直吹;还有注意外伤……如他还特别强调重视青少年的脊椎保健,防止脊椎病的年轻化。

有赖于这些医学领军者及亿万万全球医学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在一个个具体的病痛面前不在束手无策,生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在这场大会上,众多发言的专家在医学之外,也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另外一个词——“科技”,讲到了AI、5G和大数据对疾病控制及药物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ME大会上,则系统性的描绘了医学数字化创新的三个路标,即连接、算力和智能化。他认为,互联网打破了真实的物理围墙,让医生与患者的连接更加多元。同时,医学世界的研究突破,正在进入数字化驱动的阶段,算力正成为医学研究者最便捷的工具之一。人与机器的携手,共同探索生命的奥秘,将给到医学未来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9)

汤道生:用科技为大众搭起认知生命的桥梁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给到全人类上了代价高昂的一课,它在短时间内蔓延全球,传染力强、防控难度高。在防控的诸多环节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信息科技、数字技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的发展潮流。

汤道生表示,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也成为了推动信息社会前进的技术引擎,向我们展现了通向医学数字化创新的三个路标。

第一个路标就是连接。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打破物理围墙,让医生与患者的连接更加多元。汤道生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互联网连接的重要性:在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来自上海的女医师周雪加入了线上义诊,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为1300多名的病人答疑超过40万字。除线上问诊之外,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还有张文宏教授等专家也通过腾讯医典等科普平台向亿万网民科普抗疫的知识,缓解民众的焦虑情绪。

互联网医学科普、在线问诊等模式加深了医生与患者的连接,让医患双方的沟通从诊室的几分钟扩展到线上的24小时。“疫情加速了医疗健康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新的空间。”

第二个路标是算力。生命的奥秘与宇宙一样深邃,人体的细胞像星辰一样浩瀚,算力的提升,计算方式的革新,能让我们把复杂的生命变化以数据的方式来呈现,以数字化加速医学的前进。例如,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将曾经需要耗时14年的基因测序,缩减到了短短一周,并且让个人也能负担得起,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了解自己是否有遗传病的基因,从而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预防、改善健康。

此外在抗疫的过程中,云计算的高性能与高弹性也被用于破解病毒入侵的机制、筛选有效的药物、助力疫苗的研发等多个环节中。医学世界的研究突破,正在进入数字化驱动的阶段,算力正成为医学研究者最便捷的工具之一。

第三个路标是智能化。就是以机器来辅助医生决策,缓解医生的压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目前的阶段来看,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的结合已经非常普遍,机器可以辅助人类医生通过金标准数据,来发现微小的病灶特征。

汤道生也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是如何帮助医生发现未知的疾病规律的。“当一位新冠病人被送到医院,预测它会不会发展成为重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儿。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的AI工程师合作,用算法来确定了10个最关键的患者特征,并构建了AI模型,实现了对于不同患者重症概率的预测,这在极大程度上帮助了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精准分诊。”汤道生说到。

在汤道生看来,医学是温暖的,数字技术也不是冰冷,科技应当向善,与医学结合,共同助力消除人类的痛点,让每个人的健康,变得可度量、可管理、也可改善。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7岁,而上海以83岁成为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但增长的寿命,也让慢性病、癌症高发,医疗的痛越来越突出——人生1/3到1/4的时间要与病痛相处。同时,也给医保、医生、医院等医疗资源带来愈发沉重的负担。如果要算一道医疗支出数学题,那么预防的成本总是远远低于治疗。如果我们有更多人能掌握正确的医学知识,于个体及社会都将大有裨益。如何让互联网做好医学知识的放大器?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分享了互联网医学科普的最新探索。

腾讯科技的最新理念(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身体的大会)(10)

黄磊:用科技赋予医疗科普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的新冠,是21世纪以来,全世界第二次面临病毒的挑战。上一次是17年前的SARS。对比两次疫情,新冠在传染性上比非典更难对付,但我们却取得了比非典更好的防控成绩。这背后在医学的进步之外,还多了一个重要的变量——互联网。2003年,互联网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普及度很有限。到2020年,国内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8.54亿人次。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互联网在知识科普、全社会动员、在线问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ME大会上,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分享了互医疗科普在抗疫中的作用以及腾讯医典在医疗科普方面的下一步计划。

黄磊阐释了互联网的普及在疫情信息的发布、全社会动员,以及普及正确防控知识,谣言治理方面作用。例如,2003年,人们只能通过守在电视机前、或给医疗机构打电话咨询的方式来了解非典疫情。而这一次,热门资讯全天候播报、多维度查询已成为常态,各大主流媒体和医学科普平台,都推出了疫情专区,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第一时间获取疫情动态和防护知识,采取行动。17年前,由于“熏醋可预防非典”的谣言,一瓶醋的价格被炒到几百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确的知识、辟谣的消息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很多科普平台都有辟谣专区,谣言刚有苗头的时候,很快就被澄清了,极大地抑制了恐慌情绪的蔓延。

新冠疫情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掌握正确医学知识的热情,当生命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人们对权威医学知识的“显性痛点”需求愈发明显:需求高频、主动获取、便捷实用。同时,“隐性痛点”需求也逐渐浮现:形式期待更加丰富,实现针对个人的订制化资讯服务,将医学科普与医学服务无感连接,所见即所得。

“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通识教育课,更多医生投入科普,更多大众关注科普,更多平台传播科普。”黄磊认为,互联网医学科普从“劣币驱逐良币”的1.0时代,到“深水区”2.0时代,如今已迎来3.0时代:以社交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重塑科普连接,重构科普的“人-内容-场景”,知识的生产、传播、形态都更加开放多元。

首先是社交化,带来了科普载体、科普方式、科普生产者的变化。黄磊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科普应该在兼顾医学权威的基础上,让碎片化知识像拼图一样,即有局部,也有整体的线索与关联。在科普生产者方面将科普载体从文本向多媒体、可视化延伸,让科普从高高在上的“宣讲”走向接地气的“沟通”。而这些短小精悍的“轻科普”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带来结构性、系统化的呈现。与此同时,医学科普创作不再是少数、头部专家,而纳入了更多青年医生,为医学科普加入充满活力的有生力量。

疫情期间,腾讯各大内容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5000名医生在疫情期间开设了线上直播,总时长超过7000多个小时。与此同时,垂直疾病领域的患者社群,也成为医学科普传播的密集地带。社群中,成长出很多意见领袖,他们帮助患有同样疾病的患者,获取专业、可靠的知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温暖。知识不再仅仅是由医生到公众单向流动,用户也可以反向影响,参与到科普内容的生产环节。

其次是场景化,通过云端连接,医学科普知识得以扩展到各类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甚至硬件终端。同时人工智能和算法的进步,实现了海量内容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筛选、推荐,实现不同场景下精准的知识触达。信息围墙的打破,实现科普资讯的全场景触达,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想用、能用、可用的信息。与此同时,科普平台通过内容开放共享,可与不同平台相关服务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无缝连接。

黄磊表示,“医学科普的场景将更加便捷化、个性化、服务化,科普不只是存在于纸质书、APP中,而是出现在新闻客户端、天气预报等场景里。甚至通过云端连接,扩展到手表等智能终端上,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想用、能用的信息。”

应对医学科普在“人 内容 场景”上的新变化,黄磊也正式宣布腾讯医典启动三大计划——医学科普官计划、大众科普官计划、内容开放计划,期望汇聚更多专业医生、机构、公众力量,聚沙成塔、聚木成林,推动构建优质科普新生态。

其中,医疗科普官计划希望将wiki内容开放共建模式引入科普创作为用户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知识补给,致力挖掘更多新锐医学作者打造个人IP,帮助医生群体释放自己的专业价值,生产更具实用感、获得感、价值感的内容并与患者实现无缝连接。

大众科普官计划,将包含60000 篇专业医学智库内容、5000 专业医生交流指导、专业运营培训打包成标准化工具包,并整合腾讯全内容平台力量提供流量扶持,为活跃在科普社区、患者社群中的意见领袖提供系统、专业支持和帮助;同时,将基于腾讯医典的“圈子”社群创建病友社区,以“策展人”的角色培育患者社群意见领袖,让每个患者不再是孤岛。

最后腾讯还将延续内容开放计划,以API开源形式,与搜索入口、内容平台、移动应用、智能硬件等不同类型的平台建立合作,实现用户与所需资讯的在不同场景的精准匹配,用科技的力量赋予医疗资讯和服务模式更多的可能性和温度。

“我们期待更多医生投入科普,更多大众关注科普,更多平台传播科普。期望医学科普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弥合信息鸿沟,驱动公众健康认知进化,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提升。”黄磊说到。

再长的大会终将结束,再长的文章也有结尾。但会场外、文章外,科技对医疗的贡献、医者们理性外表下的如火激情依然在延续。我们将会很难忘记这个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这一年,上演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也有那么多的义无反顾。

眼下,新冠依然严峻,依然没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即便度过了新冠,人类也将依然面对更多的病痛挑战。但法国作家莫泊桑在小说《人生》中写道:“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你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着很长的路。”这正是医学工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勇气。

医者之心,既仁且勇。

科技之心,以智向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