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盒子汽车的诞生之源)

“定位定天下”,明确的定位是一款产品的灵魂与核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定位为爆款产品的诞生奠定基础。盒子汽车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产品定位的呢?今天我们与盒子汽车产品规划部负责人王平深度沟通,一起探寻盒子汽车的诞生之源。

美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盒子汽车的诞生之源)(1)

顺应时局,抓住机遇

近几年,已有部分车企将产品拓展至B端,但依然没有完全针对B端市场的品牌和产品诞生,B端市场的大部分车型也都是属于C端减配产品,盒子汽车将产品聚焦于“人迹罕至”的B端市场,研发B端专属车型,是出于什么契机和考虑呢?

王平表示,盒子汽车聚焦B端市场的契机主要来自于三点,一是“英伦风出租车”引发的灵感与深思,伦敦的“黑色出租车”以其标志性的英伦风外观闻名于世,是城市形象的代表。近几年,三亚等国内多个城市也提出打造中国城市出租车典范和对外宣传名片的建议。二是国家和地方政策针对新能源B端市场的趋势利好,国家双碳政策、出租车网约车新能源化等相关政策频出,如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信部《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等文件都在推动网约车、出租车等向电气化迈进。三是国内出行车市场足够大,根据对出行市场数据的统计与预测,目前出行年活用户4亿,月活用户1.6亿,年出行人次超600亿,中国网约车出行渗透率为3%,新能源出行车辆需求最少为800万 ,年更换量200万 。

美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盒子汽车的诞生之源)(2)

市场利好、政策利好、城市需要、用户需要,这就是盒子汽车诞生的契机,B端市场需要一款顺应政策趋势,满足市场需要,传播城市形象,解决用户痛点的专属车型的诞生。

挖掘需求,寻求痛点

盒子汽车选定B端市场之后,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供给侧出发,挖掘多方用户需求。在产品开始研发前组织产品规划团队深入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走访调研。王平说:“我们主要针对三类人群进行调研,首先是车辆的真正使用者,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我们深入到城市中,以乘客的身份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与司机沟通,了解司机的真正需求和痛点;其次是乘坐B端车辆的主流人群,我们到中高端商场、写字楼附近,进行问卷调查,挖掘乘客痛点和需求。第三是运营公司,我们与多家运营公司高管进行面对面沟通,深度了解其运营中的痛点和对运营车辆的需求。经过多频次多区域调研,共收集到运营公司、司机和乘客痛点130多个,分门别类建立需求场景库,然后再基于场景库进行分析和拆解。

问到在调研中是否有遇到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或者遇到过什么困难时,王平说:“在与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沟通的时候,他们误以为我们是传统车企或运营平台,对于我们需求的捕捉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调研人员基于品牌和产品理念介绍清楚之后,司机了解到盒子汽车是针对B端市场的专属车型,为司机解决痛点、提高收入,便非常愿意配合,并积极反馈自己的痛点和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运营中的B端车辆并没有完全满足司机所需,厂商、平台、司机之间存在一定的需求沟通障碍。从运营公司、司机和乘客的角度出发,挖掘需求,研发产品,解决三方痛点,是盒子汽车的品牌和产品宗旨,也是贯穿始终的服务理念。

确定需求,找准定位

找到用户需求之后,就可以确定产品定位了,王平表示,B端车与C端车从产品本质属性上就是完全不同的,C端车对于用户是资产属性的消费品,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而B端车对于司机是服务属性的生产工具,为使用者创造收益,获取价值;社会属性上,B端车辆承担着城市流动名片和形象窗口的使命,承载着城市服务能力、智慧交通建设、社会公益等功能;品牌方面,B端与C端品牌并不兼容,C端车企布局B端,会存在品牌影响力下降和C端市场销量下滑的风险;车辆的主要服务对象上,C端车更多是满足司机的驾驶需求,而B端车除了司机之外,更需要考虑乘客的乘坐需求,乘客才是B端真正的服务对象,如何最大化满足乘客需求,强化乘坐者的座舱智能化体验,是B端车辆需要优先考虑的。

美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盒子汽车的诞生之源)(3)

总的来说,B端市场体量足够大,且之前并没有专属品牌和产品诞生,B端出行赛道是一片蓝海,需要1-2家专注于B端市场的企业来抓住政策和市场趋势,精准定位,定制产品,解决市场痛点,满足用户需求,打造真正的“全民出行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