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

1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出忠告:

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

近年来,因为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生活的例子越来越多。

14岁的初中生,暑假玩游戏成瘾,开学后因头疼休学,不让玩游戏就发脾气;

24岁的男性,因为玩游戏高考成绩不佳,毕业后不愿继续上学、工作,整日在家玩游戏;

27岁的名牌大学生,因为沉迷游戏外出4年不回家,工作也丢了,窝在脏乱发霉的出租屋混日子......

游戏成瘾”的话题,亟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2019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成瘾认定为新的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容易对个体的学习、生活造成各种影响,比如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导致睡眠问题,诱发焦虑、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加重攻击性行为等。

近九成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1)

2

为什么青少年和成人都会出现游戏成瘾呢?这和游戏的设计有关。

游戏设计者在设计游戏时,往往会满足游戏玩家的以下内心需求:

一、即时反馈

在玩游戏时,往往能得到及时反馈,这些反馈往往简单、直接而有趣,不自觉地就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比如,在玩游戏打怪时,游戏玩家通过各项技能攻击怪物,怪物受到伤害就会掉血。

看到即时的反馈结果后,游戏玩家就可以通过反馈调整自己的游戏手法。

这种即时反馈会让游戏玩家产生一种“还没有玩多久”的感觉,不自觉间拉长玩游戏的时间。

二、目标设置

在游戏中的目标,往往是比较简单而容易实现的。

当游戏玩家在游戏中轻而易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而这种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得到。

比如想要考取好的成绩,就需要平时多在学习上下功夫。

如此一来,很多人自然愿意通过游戏来获得现实生活中不曾得到的成就感。

三、社交需求

在游戏中,可以互加好友,也可以一起组团打怪,还可以互相分享游戏心得,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玩家的社交需求。

有的游戏玩家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情感支持,而在游戏中可以得到认可、欣赏。

游戏中的人际关系刚好满足了他的内心的社交需求,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游戏成瘾。

近九成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2)

3

儿童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的脑神经发育特点使其成为游戏成瘾的最易感群 体。

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预防孩子出现游戏成瘾呢?

一、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就会选择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去满足自己。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欣赏孩子,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还可以帮助孩子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当孩子内心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也就不会再从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寻求支持和理解了。

二、从儿童阶段引导

当孩子处于儿童阶段时,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比如,规定好每天用电子设备玩游戏的时间;

当孩子嚷着要玩游戏时,可以通过亲子互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自己以身作则,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避免孩子模仿自己等。

三、树立正确的认知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游戏观念。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适度的游戏可以放松身心,但过度沉迷游戏会导致严重后果。

比如,如果因为玩游戏荒废学业,就可能会导致退学。

四、培养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的生活只有学习,难免感到枯燥、无聊,想要通过游戏来寻求新鲜和刺激。

这种情况,父母不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音乐、运动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比如逛公园、参观科技展、参加公益活动等。

这样,孩子就能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而不是沉迷于游戏之中。

近九成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学生因游戏被取消学籍)(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