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

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1)

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2)

文 | 韩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杂志社”(ID:GlobeMagazine),原文首发于2022年5月4日,原标题为《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

今年是系列电影《生化危机》首部影片上映20周年,它改编自游戏,在全球有很大影响。这个电影或者游戏的主角是丧尸,但核心是病毒,病毒感染了人类,把人变成丧尸。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以丧尸或僵尸为主题的游戏、漫画、小说、电影。

人们为什么会对这种主题的艺术形式感兴趣呢?可能是它有着强烈的现实映射性吧。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一次又一次遭遇瘟疫,死伤惨重,而敌人,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敌人在“暗处”,让人感到无措而恐惧,于是人们赋予其形状,便有了丧尸。

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3)

2017年1月13日,在韩国首尔,影片《生化危机:终章》主演、美国演员米拉·乔沃维奇(左)和韩国演员李准基出席首映式

丧尸意味着危机,《生化危机》的艺术灵感即来源于此——人类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变成丧尸,丧尸会通过抓挠、撕咬的袭击方式将正常人变成丧尸,从而导致病毒的感染速度和烈度无可比拟。眼见社会结构瞬间崩塌,道德和法律消失殆尽,文明解体,一夜回到原始社会。丧尸咬人吸血的行为,便是对这野蛮状态的隐喻。而当丧尸占领地球、人类覆灭时,这便应了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所言,是一种“行星级危机”。而在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看来,能摧毁人类文明乃至更高级行星文明的武器,最可能的便是病毒。

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4)

万圣节前夜,青年人们装扮成科幻电影中的丧尸出行

即便不是全部灭亡,残存的人类也会陷入孤绝处境。丧尸造成的典型意象是“隔离”。日本作家今村昌弘在《尸人庄谜案》中写道,14个少男少女被“今年谁来当祭品”的纸条吸引,聚到暴风雪山庄,被丧尸围困和袭击,跑不出去,还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电影《我是传奇》中,主人公被丧尸包围,与世隔绝、独自在曼哈顿疫区生活了1000天。这隐喻的是对异种生物取代人类的恐惧,而只有隔离才能阻止病毒入侵。在中国作家雷钧的小说《希望你是人类》中,幸存者也只能自己组织起来,与丧尸拉开距离,躲入堡垒,但漫山遍野的丧尸仍像会走的树木,跨过大桥和田野,沉默着涌向人类的据点。人类难与丧尸共存,《我是传奇》的主人公,在与他作伴的狗也染疫死去后,决定与丧尸同归于尽。

但深入地看,所谓对异类的恐惧,其实是对同类的恐惧。丧尸反映的,是人对人的害怕。因为丧尸仍然是人形,是异化的人,他们在感染病毒前都是普通人,是家人、邻居、同事,但眨眼间就变成了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的魔鬼,它们把正常人当祭品,一定要令对方也变成同样的暴力性生物才罢休。在《希望你是人类》中,弱者成为牺牲品,孕妇受袭,修女被杀,以致人即丧尸,丧尸即人。无论平时道德多么高尚,谁都有可能成为丧尸。这时病毒便有了别样含义,它代表了人类内心的阴暗,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滋生出种种恶。

但人最终是要战胜丧尸的。这个希望来自人类仍是理性的、有意志力的,而且是能团结互助的,这使人可以区别于丧尸。所有的丧尸艺术最终都在表现如何让人不要变成丧尸。如《尸人庄谜案》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找出凶手,最终令幸存者回归文明;《我是传奇》的主人公被同伴解救并逃往隔离区的人类复兴营地;而《希望你是人类》展示了另一条拯救途径,主人公提出令人惊骇的方案:丧尸以吸人血为生,那么能否就用人血,来挽救丧尸?让大量新鲜血液直接进入血管,以将病毒杀死。主动为丧尸输血,而不是被动受戮,竟然就把丧尸变回了人。这里体现了自我牺牲和救赎精神,象征了科学的力量,喻示着文明仍可驱逐野蛮。这样一种对暴力和愚昧的反抗,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坚守,使人类终能生存下去。

丧尸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所有丧尸电影最终人都会战胜丧尸)(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