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1)

苏青:和张爱玲齐名,赞美过大汉奸的鼻子,被骂为“文妓”

文/张秀阳

在上海近代有个“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为止。

就是这短短几年时间,成就了两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有人称之为“孤岛双姝”。她们就是张爱玲和苏青。

张爱玲已经有太多文字去写她了,我现在说说苏青的故事。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2)

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原名冯和议,字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

1933年苏青考入民国第一学府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外文系,但一年后因结婚退学,后移居上海。

苏青中学时候就迷恋写作,被同学看作“天才的文艺女神”。后来,与李钦结婚,十年后离婚。为抚养三个儿女,她被迫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苏青一开始靠赚取稿费为生,后因稿费微薄,就办起了《天地》杂志,也就是这个时期,她跟当时的上海市伪市长、大汉奸陈公博曾有过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3)

当时,在沦陷后的上海,张爱玲如日中天,而苏青的杂志要想办大,势必需要知名作家的稿子来撑场面。而此时上海的大作家,或转入后方,或隐居不出,张爱玲就成了最大的角,况且,为了出名趁早,她又对约稿、文学界活动之类,来者不拒。

苏青给张爱玲写去的约稿信也是新颖别致,“叨在同性”这几个字让张爱玲动了心,第二期就有《封锁》登场。

就是这篇《封锁》,成就了之后的胡张之恋。这是后话,暂时不表。

那时的张爱玲和苏青关系,据知情人说:“好得很,经常一同逛街一同看电影,还互相换裤子穿。”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人,最终因为一个人,而导致两人最终的反目。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4)

这个人,便是胡兰成。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相识,苏青在其中做了类似于红娘的角色,虽然苏青并不是有心去做红娘的。

苏青比张爱玲认识胡兰成更早,有次苏青寄本杂志给胡兰成,里面恰巧有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胡兰成一见张爱玲的文字,即刻倾心,于是写信给苏青,问作者是谁。苏青回答,是个女子。

就这样,这世界上该发生的关系,终于还是会发生。张爱玲不可救药地爱上胡兰成,而胡兰成也跟苏青有过一段暧昧,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让这两位奇女子的由此分道扬镳。

苏青在自传体小说《续结婚十年》中,以“谈维明”来影射胡兰成。这个谈维明“当过什么次长,也做过什么报馆的社长”。“他虽然长得不好看,又不肯修饰,然而却有一种令人崇拜的风度。他是一个好的宣传家,当时我被说得死心塌地地佩服他了,我说他是一个宣传家,那是五分钟以后才发觉的。唉,我竟不由自主地投入了他的怀抱。”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5)

多年后的那个十年特殊年代,苏青在狱中交代过胡兰成出狱后在苏青那住过一段时间的事。这件事在张爱玲的《小团圆》中也有涉及。

在《续结婚十年》一书中,“谈维明”和“我”上了床。结束之后,“谈维明抱歉地对‘我’说:‘你满意吗?’我默默无语。半晌,他又讪讪的说:‘你没有生过什么病吧?’”

泼辣敢当的苏青当然是被激怒了,毫不客气地说:我是不满意。在我认识的男人当中,你算顶没有用了,滚开,劝你快回去打些盖世维雄补针,再来找女人吧。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6)

在张爱玲的《小团圆》里,亦有类似的文字:“文姬大概像有些欧美日本女作家,不修边幅,石像一样清俊的长长的脸,身材趋向矮胖,旗袍上罩件臃肿的咖啡色绒线衫,织出累累的葡萄串花样。她那么浪漫,那次当然不能当桩事。‘你有性病没有?’文姬忽然问。他笑了。‘你呢?你有没有?’”

胡兰成是个喜欢卖弄女性缘的男人,张爱玲如此写来,大概是听他讲述的。

总之,胡兰成遇到张爱玲后,苏青与张爱玲也永远绝交了。

防火防盗防闺蜜,从张爱玲时代就开始有了。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7)

1942年冬天,婚姻生活出现裂痕的苏青,在《古今》杂志发表了一篇笔触尖锐的散文《论离婚》,被时任伪上海市长、大汉奸陈公博赏识。

1943年3月,《古今》杂志发行周年纪念特大号,苏青用一篇《<古今>的印象》回报陈公博,在文章中,她这样描写陈公博:“在辣斐德路某照相馆中,他的16寸放大半身照片在紫红绸堆上面静静地叹息着。他的鼻子很大,面容很庄严,使我见了起敬畏之心,而缺乏亲切之感。”

苏青赞陈公博的鼻子,很为时人所诟病,高鼻子在国人的知识中,与男性的某种器官有关,赞美男人鼻子的背后之意,成年人都该懂得。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苏青或许并不懂这个,于是一句赞美,就被人笑话了。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8)

抗战结束后,上海出版的小报小刊都曾把苏青与陈公博联系起来,苏青也没有站出来澄清。

按说,这样的秘事,外人难以得知真情,苏青的事,自己不说,但却有人替他说了出来。这个人就是《续结婚十年》中的谢上校,也曾经是苏青的情人。

蔡登山先生已经考证出,谢上校其人,就是后来的作家姜贵。他在五十年代香港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回忆录《我与苏青》,把苏青的很多秘事都翻了个底朝天。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9)

姜贵在《我与苏青》中谈到苏青与陈公博:苏青的离婚,“原是陈公博怂恿促成的。”陈公博拆散人家一对夫妻,当然是为他们自己方便。

苏青后来就市府专员之职,“陈公博送给她的是一本复兴银行的支票簿,每张都已签字盖章,只等她填上数字,便可以支现。”“陈公博接见她,常在国际饭店某楼的一个房间。”

这样看来,苏青称赞陈公博的鼻子倒是出自内心的赞美了。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由于苏青与大汉奸陈公博的密切关系,苏青备受舆论压力,被骂作“文妓”、“性贩子”、“落水作家”、“汉奸文人”等。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10)

1946年陈公博被捕,被执行枪决。

苏青晚年极为凄凉。身患多种疾病,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

1982年12月7日,苏青去世。终年69岁。病危时,她很想再看一看《结婚十年》,但家中没有这本书。

苏青死后两年,上海市公安局作出了《关于冯和仪案的复查决定》,称:“经复查,冯和仪的历史属一般政治历史问题,解放后且已向政府作过交代。据此,1955年12月1日以反革命案将冯逮捕是错误的,现予以纠正,并恢复名誉。”

张爱玲眼中的苏青(苏青和张爱玲齐名)(11)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张爱玲的被“发现”,苏青也被挖掘出来,《结婚十年》等旧作大量印行,重见天日。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