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欧美对决(冲向综艺创新最前线)

导言:由深圳卫视和搜狐视频倾力打造的创新综艺《对口型大作战》从开播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对口型大作战》的录制已经过半。2月26日下午,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CEO兼搜狐视频代理CEO张朝阳先生和搜狐视频市场推广中心及内容运营中心高级总监张平豫先生来到北京星光星光影视城探班《对口型大作战》现场,并与当期的明星嘉宾宋小宝、陈赫就节目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此外,搜狐视频节目部总监王一、《对口型大作战》制片人鲁艺在探班现场接受了各家媒体的采访。

中日韩欧美对决(冲向综艺创新最前线)(1)

明星档期成最大问题 挑选艺人最看重配合度

——在制作前期,和明星沟通会遇到哪些问题?

王一:很多明星会先关注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节目,在哪个台播出,这个节目需要我做什么。有时候还会看这个节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期望留给观众的印象或者标签相符合,尤其是大牌明星。其次才是钱的问题。

——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大的困难

鲁艺:第一个是艺人的档期,这个节目中是两位艺人PK,如果一位艺人来不了,那可能这期的主题需要更改或者两位艺人都换掉,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王一:这个节目在引进时我们做了本土化的改进,那么在录制中的确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广告植入问题,美国版权方会对它有一定的戒备或排斥,包括观众也会反感,那如何以巧妙的形式规避,这些问题我们在第一季中已经解决。那还有一些问题,这一季中发生了我们还没有解决,希望在未来的一季中能够解决。另外有些困难呢,就是实打实的,包括很多节目也会遇到的,就是价格的问题。明星价格的确很高,这一点凭我们单方面努力是无法解决的。还有就是我们中国版没有美国版那么High,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早与艺人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会让主持人于莎莎、李晨加大现场的气氛与互动,让现场活跃起来。

中日韩欧美对决(冲向综艺创新最前线)(2)

——一期节目有2-3个明星,如何确定哪几个明星上同一期节目?

王一:一方面档期问题,在这个档期内把两个最适合的明星放在一起。其次需要考虑到两个明星之间不同性格产生的反差是否有惊喜。

——挑选艺人看中哪些点?

王一:最重要的一点是艺人的配合度。

——像现在很多小鲜肉会有偶像包袱,假设未来这个节目会请到小鲜肉,会不会为她们而修改节目的规则?

王一:小鲜肉可以迅速托起节目的话题量、流行度,但是出彩的东西往往在于一些黑马艺人身上。

——现在像这种搞笑的节目也比较多,怎样保持自己的风格?

王一:这个节目可以把娱乐性最大化,表面上是音乐模仿秀,实际上有舞蹈、表演,有各种发挥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有时候我们看《跑男》、《极限挑战》,更多的时候我们想看我们喜欢的明星在节目中展现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个节目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将明星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是最大的一个亮点;第二点这个节目的碎片传播化;第三,这个节目覆盖的艺人是很广泛的,各种各样名人都可以来,只要能放下包袱都能来。

中日韩欧美对决(冲向综艺创新最前线)(3)

90后成收视主力军 与深圳卫视达成长久合作

——《对口型大作战》在深圳卫视播出,为什么会跟深圳卫视合作,看中它们哪些特质?

王一:深圳卫视也播出过很多欧美的引进节目。一方面是气质上的相符合,大家都走欧美范儿,搜狐也是。另外一点是和深圳卫视长久的合作。而且在未来还会有一个大的合作框架。

——这节目一开始制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他定向的收视人群,播出之后有没有做过调查,它主要的收视人群是哪个群体?

王一:在美国它的观众是很多年轻人,比如90后、00后。在中国,对口型一开始是因为小咖秀而广为人知,小咖秀的使用人群就是非常年轻的群体。所以这些人将是、也是《对口型大作战》的忠实观众了。目前为止从我们看到的数据来看,更多的还是年轻人比较关注这个节目。

——那有没有考虑过把它的收视人群年龄层次扩大?

王一:这个当然是有的。这个节目是台网联动的一档节目,在深圳卫视播出,深圳卫视是传统媒体平台,而我们是一个新媒体平台,所以说在卡司选定上,有些人人是纯互联网属性比较高的,比如乔杉,那时候可能广为人知的是乔杉的一些网络剧。同时我们又会选韩庚这样的电视咖,他的粉丝比较广,不止年轻人知道他,我们的爸妈也知道他,所以说这是一个互补。

——超级马力工作室在制作《对口型大作战》之前做过别的节目吗?

鲁艺:超级马力工作室之前在天娱工作。

王一:马力曾经是湖南卫视的总导演,对音乐类节目非常热衷,而且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首先拿到了节目模式,马力对这个节目模式也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有一些非常创新的想法,同时深圳卫视也看上了这个模式,所以三方一拍即合。

——这个节目本土化方面怎么做的?

王一:首先因为在深圳卫视播出,通常电视节目需要一小时的时长,原版是三十分钟的时长。所以需要增加一些内容,比如我们增加了“后来居上”这个环节,这是第一个创新点。那第二个就是原音回放,比如说杜江唱《好日子》,最后我们会回放原音,会发现他可能不在调上,这又是非常娱乐的效果。

中日韩欧美对决(冲向综艺创新最前线)(4)

美国版权方提供节目宝典 中美联合进行质量把控

——从美国引进时有没有到什么问题,美国版权方有没有什么要求?

王一:任何一个版权方对他们的节目本地化的时候都会戒备,比如现场广告植入,这在中国非常常见,这需要跟美国版权方不停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市场。因为一个节目进入中国不能做一个很好的本地化处理的话,那我觉得这个节目肯定没法在中国继续存活下去。

——沟通过程是不是比较困难?

王一:这方面还好,因为搜狐视频从2009年就开始跟好莱坞片方、版权方打交道,所以在沟通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机制了。

——原版的团队会过来给这个节目一些支持吗?

王一:会的。他们通常提供两个服务,一个是非常详尽的宝典,宝典中包含每天的日程表,现场录制需要多大的棚,需要多少机位,如何协调艺人。另外会有海外的顾问过来,或者以电话等形式进行一种咨询的辅导。甚至还有原版节目会送我们的人员到海外进行培训,编剧、导演、总制片人都会进行一对一的培训。

——那版权方会为了节目在中国的质量保障,会有限制吗?

王一:质量保障的话,不光我们这边对节目进行质量把控,美国版权方也会对节目进行质量把控。如果在节目中有什么问题,比如广告过多,比如这个环节不符合对节目的预期,他们会提出修改需求。有些修改可能不适应中国本土市场,那我们不一定采用,如果有些修改确实很中肯,那我们会接纳。

——我们在引进版权方面,哪些节目值得引进呢?

王一:好的节目模式,可以传播,可以回归,可以延伸。可以传播就是这个节目做出来,它的传播性、话题性会很强;第二可以回归就是做了第一季之后还会有人想看第二季、第三季;第三个是可以延伸,这是一个比较高的预期,比如《跑男》,做完节目余热没有散,还可以出大电影,出游戏,这样才是一个好的节目模式。

——越来越多节目引进中国,网上也有人指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一:这是一个事实。第一是因为中国市场比较火,各个广告主、电视台、视频网站都在想为它的用户服务,那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自我创造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外国节目模式,这是市场现状决定的。第二个,中国的确有跟风的情况,在国际模式市场上,模式商会给我这样的反馈:在中国一个节目模式放了很多年无人问津,突然这个节目火了之后会有很多人问他这个节目模式。那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未来几年内会有所改变,因为我们本身可能逐渐趋于理智,不会再迷信海外的模式,另一方面自我的创新能力以及自我研发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会产生自己的模式。

公众号: Vlinkage

合作/投稿请加aiming_278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