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

近日,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的事,一下子燃爆了国人的怒火!愤怒的国人又联想起近些年有关日本文化入侵的种种怪事,不禁细思极恐毛骨悚然!显然,那个吴啊萍的所做所为,绝不是孤立事件,更不象表面所反映的那么简单。放眼国内,已在多地发生了许多侮辱国格人格、伤害民族情感、愧对死难同胞和革命英烈的事,事态不可谓不严重!再看国人,从大学教授到文化名人、到演员记者到普通的人群,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精日分子、媚日分子,可以说“文化伪军”已然列队上阵。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战争,早已打响,我们理应立即开展文化领域的全面抗战!

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1)

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2)

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3)

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4)

文化侵略,是近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一贯做法,并不是新事。他们无论在占领台湾期间,还是侵占东北三省时期,都非常注重文化的灌输,強制被占地区中国人说日文、写日文、弃中文,切断中国人文化血脉;武装进攻同时,辅之以政治诱降,在各界别培植亲日汉奸。可以说,文化进攻一直是日本鬼子惯用伎俩。其实,文化侵略比武装进攻更加高明,因为只有让被征服民族认同征服者的文化和文明才是彻彻底底的征服。

对于侵华战争,日本虽然迫于压力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但并没有从心里真正认输,更没有发自内地进行自我反省。他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政要纷纷至供奉多名战犯的靖国神社拜鬼,为沾满中国人民和亚州被侵略国家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招魂。他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企图让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无时无刻不想再次侵占中国。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已完全不同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日本鬼子现阶段已不敢拿枪扛炮明火执仗地“进村”了。那么,他们势必加紧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从而实现他们前辈用枪炮没有实现的目的。

文化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输不起的战争。

“七七事变”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及各界爱国力量的大声疾呼下,国民政府发动全面抗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回了老家。

目前,在日本文化进攻面前,我们也理应发起文化领域的全面抗战!

第一,要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居(社区)、进一切公共空间。要对小学、中学、大学全程全域涉及的教材进行严格审核,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作为硬性内容,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团校、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内容,纳入各级各类企业党组织、工会组识教育学习内容,纳入村民、居民大课堂教学内容。清理整顿街道、广场、车站、商场等公共空间宣传广告,坚决清除不良文化、低俗文化污染,增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宣传内容。压缩减少娱乐明星商业广告空间、坚决剔除在政治、法制、道德、文化诸多方面有问题不良艺人代言的广告。大幅度增加自古以来历史上著名爱国人士、近代反帝反封建爱国英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宣传。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把近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史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坚决驳斥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掩盖罪恶的丑恶做法;另一方面,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不忘国难、保持警醒,要时刻牢记日本人对侵华罪行从未作出真诚反省和真诚道歉,国人绝不能不计前嫌、不能忘记国仇家恨!

第二,要对文化领域进行全面排查整顿。以已经发现的问题为线索,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文化交流活动等各领域进行全面梳理排查,一旦发现问题,坚决予以取缔,并深挖背后黑手。对以文化交流面目出现的文化入侵事件,坚决停止,并严惩主办者。

第三,坚持依法打击文化伪军。修改《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罪”“叛国罪”“间谍罪”等相关罪名条款,或对有关罪名重新做出司法解释,从而能够对一些明显做出危害家利益或民族利益的民族败类依法进行惩处。

第四,打好人民战争。公开举报方式、畅通举报渠道,放手发动群众,鼓励群众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文化入侵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利益的人和事,不管鬼子还是伪军都让他们无处遁行。

第五,做实意识形态工作责制。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要象抓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那样抓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为重要位置,对失职渎职主管地方和主管领域出现重大意识形态错误事件、造成恶劣影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还是老人家那句话“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计划(对日本的文化侵略)(5)

七十多年前,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败了扛着枪的日本侵略者及众多汉奸卖国贼。今天,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起反击文化侵略的新的全面抗战,一定也能取得文化领域对日斗争的胜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